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旅行     
总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来不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使书中的一个又一个结论得以验证;他们从来不盲目地听从书中的教导,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将世间美妙的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讲到“劳动的外化表现在什么地方时”说:“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一停止,…  相似文献   

3.
《当代职校生》2014,(3):26-27
成功不是和别人相比,而是了解自己,发掘自己的目标和兴趣,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  相似文献   

4.
教我们的学生学会爱自己,爱自己的生命,爱自己的一切,这比任何一课都来得重要。因为爱自己是学生一生幸福的基石,是第一重要的事。在人的种种需求当中,“自我之爱”是人的一项最根本的需要,是自己今后所走的人生路上一块坚实而厚重的“人生基石”。让学生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不是一种罪过,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和人性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  相似文献   

5.
角色     
番西茄 《高中生》2012,(12):15-15
人生就像一场戏,有些人在乎的不是观众,而是自己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微博妙语     
《广东教育》2014,(7):126-126
1.人生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的太多,而是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2.人生最愚蠢的:并不是没有发现眼前的陷阱,而是第二次又摔了进去。3.人生最寂寞的:并不是想等的人还没有来,而是这个人已从心里走了出去。4.人生最卑鄙的:并不是点燃了一根导火索,而是看到爆炸后的效果。5.人生最肮脏的:并不是出卖了自己的肉体,而是出卖了自己的灵魂。6.人生最痛苦的:并不是没有得到所爱的人,而是所爱的人一生没有得到幸福。7.人生最幸福的:并不是终于得到了一束花,而是永远被花包围着。8.人生最快乐的:并不是别人给你带来快乐,而是你给别人带来快乐。9.人生最富有的:并不是拥有一座金山,而是拥有一座金山买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爱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为自己和他人的精神成长而作的精神投入。  相似文献   

8.
马德  徐群 《英语沙龙》2009,(11):42-43
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 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很复杂。 桌上有一堆苹果,人们并不在意这堆苹果有多少,而是在意分到自己手里的有多少;单位里有一摊子事,人们并不在意这摊子事有多少,而是在意自己多千了多少。  相似文献   

9.
放低自我     
《同学少年》2012,(3):23
若是一粒砂,浮在空中,你只是尘埃;卧在土里,你便是土壤。尘埃与土壤,同是一粒砂,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如同我们自身,若把自己举得过高,得到的不会是瞻望,而是不屑一顾的轻视;若把自己放低,放低,再放低,得到的不会是鄙夷,而是由衷而生的  相似文献   

10.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而是生活;让我们共同分享教育带给我们的那份幸福和快乐!”.一直以来,就很喜欢这句话,也在自己的教学中实实在在的感悟着,享受着。如今,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使得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在课改的大潮中飞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  相似文献   

11.
6分钱的惩罚     
善待自己的每一个铜板,不仅仅是因为孩提时的一次小小的教训,而是因为一段长长的路,已经靠自己在走。  相似文献   

12.
“一个好教师不是自己能传授得多么好,而是有本事让学生进入一种琢磨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给学生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琢磨什么。学生在琢磨,他就会进步、就会提高。“这是曾荣获教育部“曾宪梓教学成果奖“、首都五一劳动奖  相似文献   

13.
“生活像一团麻,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教师由来已久的“平衡”心态正在经受着不曾有过的“挤压”,教师的心理问题已不再是问题,而是一种现实。但“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我们无力撼动坚如磐石的教育大门,唯有改变自己心态,为自己的心灵打开一扇窗。  相似文献   

14.
一、自然回归 本学期2005年2月28日在我所任物理的两个高二文科班中进行了一次学情调查,调查结果:75%的学生不希望老师用传统的“满堂灌”上课,而是希望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进行符合自己实际的个性化的自主学习。70%的学生不愿意老师把问题讲得透彻,而是希望得到方法的指示,然后自己解决。  相似文献   

15.
老张,不是别人,而是我们班的一位学生。一次数学考试,他在试卷的姓名一栏,居然不写自己的名字,而是龙飞凤舞地写了“老张”两字。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还振振有词地为自己开脱——是不小心写错了。有谁会将自己的名字写错?明知道他是在狡辩,但为了不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我还是耐心与他谈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正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职业幸福感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要自己调整心态,自我体味的。那么教师职业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专家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幸福进行不同的诠释。有人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也有人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  相似文献   

17.
补白     
尤今 《学习之友》2011,(11):63-63
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实际上,到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  相似文献   

18.
一、通过‘储、研、练”提高教师素质 1.“培”——专业引领.增强全体教师的前瞻性。一位成熟的教师绝不是简单地将学科知识、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就行。而是要在学习理论和亲身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信念,结合自己所处的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创造性地加以应用。好的教学绝不仅仅是预设的,而是始终伴随着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9.
书籍周     
昨天是书籍周的最后一天,老师同意大家不用穿校服,而是扮演自己喜欢的书中的一个角色。  相似文献   

20.
关于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自己觉得幸福。也许这只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落后了的大白话,而我却知道,有不少人,甚至很多人并非为了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与生活。因而窥察别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