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纵观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和探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是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来对社会主义进行认识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今世界并存的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制度,按着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割裂,把社会主义本质仅仅归结为共同富裕,与经典作家观点不符,也使人无法认定今天中国的性质,混淆了当代社会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为了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作者在本文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的关系;消灭剥削与允许带有剥削关系的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关系;共同富裕与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已经很长时间了,可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仍存在很多分歧,一般认为,对其内涵应从目标和手段两个层次来理解,可如果全面分析不难发现,从目标一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更科学,一方面,从目标和手段两个层次来理解有许多不足之处,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的确是从目标层次来进行的,这恰恰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独到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三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指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应该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的角度进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已经很长时间了,可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仍存在很多分歧。一般认为,对其内涵应从目标和手段两个层次来理解。可如果全面分析不难发现,从目标一个层次来理解和把握更科学。一方面,从目标和手段两个层次来理解有许多不足之处;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的确是从目标层次来进行的,这恰恰是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科学概括的独到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7.
8.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的理论来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邓小平着重从最终价值目标、根本任务、根本原则、最大优越性、根本要义五个方面,揭示和论证了“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把“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本质,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对这个关系到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作过有益的预测和探索。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二的辩证统一上作了科学的概括。这一概括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明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就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迅速发展,更加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辩证地论述了党的根本任务、宗旨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内在关系 ,深化了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只有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才能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姜喜咏 《天中学刊》2005,20(1):42-44
改革和发展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调整。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关系、人类社会重要的经济生活制度。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它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是内在于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构性要素。  相似文献   

13.
弘扬三峡移民精神,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定共同理想和信念.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三峡移民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一个不断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途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共同富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在和谐状态中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际,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再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揭示出邓小平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五个特点:以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健康发展为准则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超越教条、突破传统模式,立足现实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把现实性与理想性有机地统一起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以发展的、辨证的眼光动态地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五个特点,显示出邓小平界定社会主义本质的实事求是精神、科学精神和“管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列宁社会主义公式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回答。二者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强调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并要求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由于列宁和邓小平处于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因此他们的理论反映了不同的民族和时代特色,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列宁社会主义公式是静态的,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机制,构建社会共同“道德感”,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荣辱观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存在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其原因在于一段时间,我们一些同志过于注重效率和增长,忽视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片面地理解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党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论述,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在新时期的发展,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9.
社会和谐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革命和建设是同时存在的社会主义两方面本质内涵,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重大判断,凸现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和谐的实践主题,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创新;它立足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解决过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相统一,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提到了一个新境界;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科学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