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滴定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主要内容,而对滴定突跃理论的研究在滴定分析中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原因是滴定突跃的特征与滴定误差有着直接的联系,对于滴定突跃的研究,目前一般书中采用计算滴定曲线的方法来处理。在酸碱滴定中使用酸碱平衡公式,作一些近似处理,用代数方法进行计算(称代数计算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处理简单的滴定问题.如强酸碱滴定,强酸碱滴定弱酸碱等等。但对于较复杂的滴定如多元酸碱滴定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种难以解决的问题: 1、代数计算法很难证明强酸碱滴定弱酸碱的滴定条件为CKi≥10~(-8);二元酸碱分步滴定的条件K_1/K_2≥10~5  相似文献   

2.
用与讨论Ce4+和Fe2+的反应相似的方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对称反应,应该看滴定曲线上电位突跃点和化学计量点是否重合.重合者为对称反应,否则为非对称反应,若从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或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是否相等去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对称反应,有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只有把对称反应的电位突跃点当作化学计量点在理论上才是严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用与讨论Ce^4+和Fe^2+的反应相似的方法。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对称反应,应该看滴定曲线上电位突跃点和化学计量点是否重合。重合者为对称反应,否则为非对称反应,若从反应物之间的摩尔比或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是否相等去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对称反应,有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只有把对称反应的电位突跃点当作化学计量点在理论上才是严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由滴定终点误差公式出发,讨论了影响这类滴定的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给出了计算突跃范围的公式,明确了指示剂选择原则.并综合考虑滴定反应体系、指示剂以及酸度条件诸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图解方法,能简便、快速且较为准确地确定配位滴定的滴定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重铬酸钾法测铁中加入磷酸,可使滴定突跃范围增大,减少终点误差.在一般分析化学教材中,对磷酸的作用仅给予上述定性论述,现对此问题从定量角度作粗浅的探讨.首先确定未加入磷酸,介质为2mol·L~(-1)硫酸的条件下的滴定突跃.根据允许误差±0.1%作有关计算.当允许误差为-0.1%时,突跃下限电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严格的数学方法从理论上系统探讨了弱酸混合酸的分步滴定问题和总酸量的滴定问题,提出了在允许误差ε=0.2%、突跃范围ΔpH=0.6条件下的混合酸准确滴定判据。  相似文献   

7.
谈滴定突跃     
滴定突跃是分析化学滴定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滴定突跃,即计量点前后±0.1%误差范围内溶液PH(或PM)的变化范围。滴定分析一般借助指示剂指示终点,而滴定突跃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这正是研究滴定突跃的意义。在教学中滴定突跃一般是通过作图绘制相应的滴定...  相似文献   

8.
在酸碱滴定分析法中,强碱(酸)滴定弱酸(碱)的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大小,与弱酸(碱)的强度及浓度之间的关系,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从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概念出发,推导出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并应用于定量描述酸碱滴定分析的可行性确定和一元弱酸(碱)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计算。对灵活选择分析方法和酸碱指示剂提供了可靠依据。一元弱酸(碱)体系滴定分析的可行性,通常采用KC(?)10~(-8)来描述,一般来讲,这是符合滴定分析要求的。而对于一些强度较弱,或浓度较稀,即KC<10~(-8)的酸(碱)体系滴定分析的可行性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计算,未曾见到定量的描述公式。本文从滴定误差和滴定曲线PH值突跃范围的概念出发,推导出了它们与酸(碱)的强度和浓度之间的定量公式,并进行了一些有关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付清  赵巍 《天中学刊》1999,14(5):83-83
酸碱滴定是中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基本操作之一.在酸碱滴定中最重要的是估计被测定物质能否准确地被滴定.滴定误差的大小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①指示剂的选择,②操作错误.本文着重阐述这两个问题.以供实验教学参考.1酸碱滴定时适宜的指示剂之选择在滴定过程中怎样根据PH值的变化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直接影响着满定的准确度.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重要原则是:①指示剂的变色点(PH值)落在滴定曲线的突跃部分,②指示剂的变色易被操作者观察.表1列举了酸碱滴定时常用指示剂的变色点.表1常用指示剂…  相似文献   

10.
滴定突跃范围是滴定反应中选择指示剂的依据.文章就化学分析的四大滴定突跃范围给出了简便的计算公式,并做出了相应的影响因素的探讨,尤其是在浓度对突跃范围的影响方面做了细致的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聚碱式氯化铝是常用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废铝箔具有很高的回收再利用的经济价值。通过实验研究利用废铝箔制备聚碱式氯化铝的pH值、聚合温度和烘干温度等适宜条件,并进行净水效果试验。  相似文献   

12.
讨论由数域F上的一个n阶方阵A所决定的线性变换DA:Mn(F)→Mn(F),X→AX—XA的不动点。主要结果如下:(1)由DA的全体不动点组成的集合构成矩阵空间Mn(F)的一个子空间,并且这个子空间中的每一个矩阵都是幂零矩阵;(2)如果A是可对角化矩阵,那么由DA的不动点组成的子空间,其维数不超过ψ(n),这里n≥2,并且当n为奇数时,ψ(n)=1/4(n^2—1),当n为偶数时,ψ(n)=1/4n^2;(3)如果m=p1q1+p2q2+…+psqs且p1+q1+p2+q2+…十ps+qs≤n,那么存在一个一个n阶方阵A,使得由DA的不动点组成的子空间,其维数等于m,这里p1,q1,p2,q2,…ps,qs都是正整数;(4)如果DA是矩阵空间Mn(C)上的线性变换,那么DA有非零不动点当且仅当存在A的两个特征值,其差等于1。这里n≥2,并且C表示复数域。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芹菜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确定其提取的较佳工艺及稳定性的条件.采用乙醇溶剂振荡萃取法,在5l0nm波长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该色素的较佳提取工艺;研究了不同情况下芹菜叶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色素较佳提取工艺为体积分数85%乙醇溶液,料液比1:10,30℃,振荡30min.该色素耐光、耐热性较差;一些食品添加剂以及Zn^2+、Ca^2+、Mg^2+、Na^+对色素稳定性基本无影响,但Sn^2+、Fe^3+、Cu^2+、Al^3+会降低色素稳定性,加工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铜、铁、铝、锡容器接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进酸标准溶液标定方法。方法:在用GB601—2002方法配制时,尝试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作基准物,采用MATLAB小波工具箱函数确定滴定终点(化学计量点)并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结果:THAM作基准物可行,且电位滴定——小波变换法用于标定终点检测,其所得结果与手工滴定结果经统计分析,有95%的把握认为两种方法所得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电位滴定——小波变换法确定终点比手工指示剂法准确、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明半相合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抗中、高危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的机制。方法通过预实验确定输注最佳时间及最佳浓度,并检测此条件下加入去CD8^+T细胞和去CD4^+T细胞半相合DLs培养后细胞的凋亡率及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浓度。培果在最佳输注时间(培养后24小时)、最佳浓度(2.5×10^5/ml)下加入去CD8^+T细胞半相合DLs进行培养,淋巴瘤细胞凋亡率(17.6±2.5)%与对照组(4.6±1.2)%及加入去CD4^+T细胞半相合DLs(5.2±1.6)%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加入去CD4^+T细胞半相合DLs的培养液中IL-2浓度显著高于加入去CD4^+T细胞者和对照组。结论CD4^+T细胞在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中可能起着比CD8^+T细胞更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使用中,选择性去除CD4^+T细胞,可减少或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CVHD),并且不影响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IL-2在半相合DIs发挥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铅、锌诱导的高羊茅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铅、锌诱导下的高羊茅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高羊茅对Pb^2+、Zn^2+胁迫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低浓度(0.5mmol/L)的Pb^2+、Zn^2+胁迫均会使高羊茅叶片POD活性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但10天时还保持在高于对照的水平;高浓度Pb^2+、Zn^2+胁迫POD活性无论开始是否上升,至10天时均下降至对照水平以下.试验同时表明高羊茅对Zn^2+耐受能力要大于Pb^2+.  相似文献   

17.
f([H])=(Km+1/[H]+2Km+1Km+2/[H]^2+∧)-([H]/Km+2[H]^2/KmKm-1+∧).m为蛋白质可结合质子残基数,任意选取两个pH值,pHa、pHb,作为起始边界值,它们的f([H])分别大于和小于零,然后计算出pHa、pHb的均值pHc,若pHc对应的f[H])值小于零,则搜索范围缩小为[pHa、pHc],否则则为[pHb、pHc],逐步缩小搜索范围直至两边界值相等即为等电点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以ρCu^2+为0.01、0.05、0.1、0.2mg·L-1 4个浓度的溶液对稀有鮈鲫受精卵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Cu^2+对稀有鮈鲫受精卵胚胎发育早期的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稀有鮈鲫胚胎发育有显著的毒性.Cu^2+暴露组稀有鮈鲫胚胎的死亡率升高,心率减缓且伴随心率不齐;初孵仔鱼体长较短,心包囊和卵黄囊水肿;高浓度Cu^2+(0.2mg·L-1)暴露60h后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9.
铝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Al3+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以亚基蓝为污染物,在160W的高压汞灯下,考察了Al3+掺杂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l3+掺杂能够提高了TiO2光催化活性;Al3+-TiO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硝酸铝为掺杂前驱体,r(Al:Ti)为0.01,焙烧温度500℃时光催化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