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①《韩非子·五蠹》中有一个“守株待兔”的故事:传说战国时宋国,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相似文献   

2.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小说以欲望为主题,充分表现了欲望的巨大力量和人在面对欲望时的脆弱。欲望作为人的一个异化现象成为了人最大的异己力量,使人成为非人。德莱塞的很多小说都显示了他对欲望这种巨大异化力量的深刻见解和深入挖掘,从而从哲学高度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相似文献   

3.
欲望叙事作为一种元叙事袭向了儿童世界,对他们产生了这样的负面影响:童年消失,羞耻感衰微、欲望放飞,身体本位的生存演绎。对此,回避、禁止的性教育策略受到质疑,疏导、升华、陪伴式的策略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沈春梅 《山东教育》2005,(19):124-124
由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国、日本、美国三国高中生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回答“上课时常打瞌睡、常发呆”“认真做作业”“即便有不懂的地方也得过且过”“学校之外的学习时间基本不学习”这四个问题时,中国学生的表现均比日美两国的学生令人鼓舞。调查因此得出结论:中国学生学习欲望最强;日本学生最弱。  相似文献   

5.
浅论拉康的欲望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欲望问题可以说是精神分析学的核心问题。在此问题上,拉康有一些基本观点,如欲望根本上是一种对缺乏的欲望,欲望乃是“他人”(“他”)的欲望等等,这些观点虽然是从精神分析学特有的经验中得出来的,但是,从它们所揭示出来的那种深度来看,它们无疑已经具有了某种适用上的普遍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90年代的“无所谓”“寄生”“傍老”“啃老”,到随后的青年“丧”“废”“佛系”,直到如今被广泛使用的“躺平”话语,不断表达着青年“低欲望”的社会现实。青年“低欲望”现象开始于对青年另类表达的批评反思,流行于网络文化中的压力讨论,至如今已有泛化、大众化之势。青年“低欲望”现象是时代青年逃避现实、遭遇生命意义危机及自我效能感低下形塑的结果,是对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消解。对青年的心理韧性的塑造需从促进消极后果最小化的应对策略向积极后果最大化应对策略的转化,实现应对过程的韧性调节;通过社会责任品质的培养以促进其社会网络的联结,完善韧性保护机制;引导青年树立意义导向的生活目标以促进青年在积极情境中寻找意义、消极情境中创造意义,提升青年韧性能力。  相似文献   

7.
余华以“本能”状态下的欲望为艺术符号,展现人类真实的内心世界;以暴力话语、梦幻话语、历史话语为表现形式,构筑出独特的审美意象世界;采用音乐式的叙述节奏,直接扣击人类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阮籍生活于魏晋易代的正始时期,所面临的生存焦虑主要表现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双重冲突。首先是黑暗惨厉的现实政治使他既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且没有自由言说的空间;其次于个性觉醒时代中的阮籍以自身遭遇尤为深切地体认到生命终极有限性的不自由。因而在现实中找不到自由生存之路的他不得不凭借文学之途实现自由欲望话语的转移,即在《咏怀诗》里反复营构“飞”的意象来获得对自由生存欲望的一种想象性满足。  相似文献   

9.
东西方幽怨感伤的文艺传统实际上是一种隐蔽的文人式欲望叙事:欲望与自我抑制深深潜伏在幽怨感伤的文人审美、表达的温和外表之下,在岁月流逝与因因相习中,也已成为知识分子群体一种不自觉的处世态度、审美类型、表达模式与掩饰方式。  相似文献   

10.
阮籍生活于魏晋易代的正始时期,所面临的生存焦虑主要表现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双重冲突。首先是黑暗惨厉的现实政治使他既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且没有自由言说的空间;其次于个性觉醒时代中的阮籍以自身遭遇尤为深切地体认到生命终极有限性的不自由。因而在现实中找不到自由生存之路的他不得不凭借文学之途实现自由欲望话语的转移,即在《咏怀诗》里反复营构“飞”的意象来获得对自由生存欲望的一种想象性满足。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文题为考生提供一个宽泛自由,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话题,考生以“话题”为思想感受的引发点,是放飞思绪和多角度构思联想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一种新兴的青年亚文化——“低欲望”在社会上迅速风靡起来,受到青年的追捧和效仿。青年深受其影响,产生了自我怀疑、自我逃避、自我否定和自我虚无的错误观念,这与培养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意识的要求相冲突。面对温室型家庭教育机制、多元文化的群体感染、消费社会的负面效应和集体潜意识创新表达等多重困境,应从加强家风家教建设、优化媒介育人环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保障青年利益需求的角度出发,抑制“低欲望”现象的持续发酵,培育青年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重塑青年奋斗韧性。  相似文献   

13.
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在生产力方面带来生产革新,生产自动化正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个变化为人们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的思考。这些问题涉及各方面,但终究绕不开一个核心:人工智能究竟能否为人?其实每当这个问题说出来时,就暗含着一个大前提:人工智能和人这两个语词之间已经被划分出一个界限,人工智能永远不可能为人。但这个问题又是大部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很多问题探究下去都最终要去追问:那么人工智能是否可以为人?本文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成为人类的"亲人"?这里的亲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而是伦理道德层面的亲人,即在社会层面和道德层面被承认的"亲人"。这个问题涉及很广,包括夫妻、子女等问题。本文将暂时悬置起一些具有概括性的问题,从具体内容入手探究,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成为人类的"亲人",判断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种田人在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后,天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更多的兔子来撞,结果庄稼全都枯萎了。那么,谁能告诉我种田人到底错在哪里,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呢?生:他不应该在捡到一只野兔后,还想天天白捡。生:我明白了做事不能有侥幸心理,应该好好干活的道理。生:要靠劳动才能换来幸福。师:谁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生:有一次,我买小食品中了两元钱奖,我以为还能中奖,又连续买了七八袋,结果都没中,还白白浪费了许多钱。这就是因为有侥幸心理。生:我和哥哥在马路边玩,捡到10元钱。我很高兴,第二天又和…  相似文献   

15.
给欲望剪枝     
在一家公司的营业大厅.一名流浪汉被保安从大厅赶了出去。不一会儿.又回来了。还是被保安揪了出来.再赶出去。流浪汉就这样被保安赶着,进进出出。流浪汉之所以固执地坚守在大厅.是因为此时是这个夏天最热的一天.室外的温度高达37度。而大厅里有巨大的中央空调施放着冷气。  相似文献   

16.
与欲望无关     
夏远 《成长》2005,(10):15-16
以前我不能理解同性之间的爱情,也无法明白一个男人如何既爱着女人也可以倾慕着男人。也许人对“异己”的本能是排斥的,被文化教育的妖魔化就演变为恶心、反常规、不道德的。  相似文献   

17.
江永彬 《学习之友》2008,(11):45-45
美国有一位富翁,去夏威夷岛上休养。他沐浴着阳光和风,躺在椰树下闭目养神,很是惬意,怎奈天有不测风云,一阵海风刮过,吹落了成熟的椰子,一个硕大的耶子恰好砸在毫无防备的富翁的天灵盖上,富翁顿时一命呜呼。  相似文献   

18.
快乐迷宫     
《广东第二课堂》2014,(6):41-41
小红帽又要去看望外婆了!别担心,这一次狼并没有尾随她,而是呆在自己家里“守株待兔”。只要小红帽走对森林迷宫,就能顺利到达外婆家。快运用你的“火眼金睛”,帮小红帽找一条安全路径吧!  相似文献   

19.
咖啡猫 《成长》2005,(5):40-41
小时候我像只快乐的小鸟,开朗活泼,无忧无虑。然而从11岁开始,我的性格开始变得越来越内向,到大二的时候,我一天难说两句话。大人说我长大成熟了,同学们说我冷漠,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内心所承受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欲望中的精神悲剧——试论《欲望号街车》的悲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欲望号街车》反映了深厚的生活本质,展示了人们精神上种种悲剧性存在,这包括女性在特定时代中的地位、命运、精神束缚;暗昧的理性所造成的精神悲剧;高雅、文明的精神与粗俗、蒙昧的精神的对立;丰富文雅的精神在现实中的异化;伦理道德下理性与欲望的冲突。该剧警示我们精神荒芜所造成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