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论家习惯说"80后"是缺乏历史感的一代。在描述、分析、梳理"80后"及其思想状态和生活方式的评论里,"叛逆"、"无底线"、"颠覆"是一些不易忽视的关键词语。但是在我看来,用"叛逆"、"无底线"、"颠覆"来规定一代人多少有些知识强权的话语色彩,因为这些命名很难涵盖20世纪80年代人的全部。因为作为一个群体的这一代人内部也有分层。  相似文献   

2.
“嚣张、叛逆、张狂、浮躁”,这是一些人对“80后”的认识;“能够无所顾忌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是另一些人对“80后”的定义;“能够快速成功从而缔造自己的事业”,还有些人这样看待“80后”。对于这些评价“80”后并没有太在意,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下谋求生存。以与“70后”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在职场中开始了艰难的行走,也形成另一种职场模式,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生存特色。专家也认为,从“精英”到“普通劳动者”的定位改变,是“80后”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垮掉的一代”?相当一批“80后”有着出色的技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奇特的教育现象:“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两个极具个性的群体,在21世纪的校园里相遇了。 所谓“80后、”,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群体。有人说,“80后”是畸形一代,他们颠覆传统,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又有人说,“80后”是超前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敢于突破条框束缚。  相似文献   

4.
“80后”简单的讲是指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群,从《三重门》的作者韩寒到写作《幻城》的郭敬明,再到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亚洲版封面的李宇春……这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一个个里程碑式的现身更使社会人士对“舳后”的争论层出不穷。网络等媒体上到处是“歧视”“80后”的现象,一些社会评论家更是把自私、叛逆、浪费、无责任感这一类的词语加到这个将近2亿青年群体头上。汶川大地震中大学生们的表现,促使我们对80后大学生进行全面评价,调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关心大学生思想成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李雷和韩梅梅”这一典型个案来解读“80后”青年亚文化风格。通过对此现象的文本分析发现,“80后”通过拼贴、颠覆和重建等风格来颠覆父辈的意识形态,生产出属于自己的文化,进行自我表达,获得群体认同感。“80后”进行自我文化创造的本意虽然值得理解,但娱乐至死的浪潮终将会淹没这种亚文化,这种文化创造并没有带来更多的价...  相似文献   

6.
近年,90后很火,他们在网络媒体上迅速崛起,盖过了80后的人气,淹没了80后对社会价值观的挑战。这一群体在无数70后、60后,甚至80后的大脑里形成了叛逆、目无尊长、甚至“脑残”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云南教育》2007,(10X):7-8
“80后”。原是指文坛对1980—1989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后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是一个拥有2亿人左右的一个庞大群体。  相似文献   

8.
在“80后”小说反成长叙事里,塑造了一大批另类的师长形象,他们对青少年只会起到反面作用,甚至是导致他们迷惘、困惑、颓废、叛逆、堕落、受伤甚至死亡的主因。与此对比,“80后”则以“反”和“拒绝”的姿态成长着,以颓废、反讽、游戏和调侃的姿态叙述着,呈现出一种当代人普遍“在路上”的彷徨、苦闷、焦虑、恐惧和忧伤的流离之苦。这些颠覆性的师长形象从反面表达了“80后”对能真正作为灵魂导师的师长形象的期待,有着非常高的精神高度。  相似文献   

9.
一名令家长、老师头疼的“叛逆少女”,参加了一个角色互换节目《变形计》,经历了山区七天的清贫生活后,竟然变好了。对待“叛逆少年”的教育,是一个难解的方程式,李耐阅的“变形旅程”或许能给人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精神是教师在信念上、追求上充分表现出来的风范与活力,具有服务性、专门性、长期性、创新性、自律性等多方面特征,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意义。“80后”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在“80后”教师专业精神和行为现状遭到社会质疑时,如何加强“80后”青年教师专业精神建设,就成为一个全新而重要的课题。必须采取弘扬传统、恪守底线、榜样导向、因势利导、人文关怀等策略,方能强化“80后”教师的专业责任精神、专业道德精神、专业进取精神、专业创新精神,以及优化专业精神环境,从而加快“80后”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田建国 《成才之路》2010,(8):I0002-I0002
对“80后”青年一代,一些社会舆论评价为“叛逆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政治冷漠的一代”等。然而.通过2008年的汶川地震、奥运志愿,我们深深感到他们是有担当的一代。值得信赖的一代,大有希望的一代。这些年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持续发生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谈论“80后”的轻狂与不屑,而提起“90后”,更是用“叛逆、早熟、自私”等字眼加以定论。 此次高考阅卷,正与第一批刚出炉的“90后”狭路相逢。纷繁多姿的作文令教师们兴奋不已,他们为不少高考作文能冲出“三段式套路”,表达真情实感,显现文笔才华而倍觉高兴;更令阔卷老师们深深震撼的是“90后”在他们的文字中对于社会深处的注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云南教育》2007,(10X):14-15
“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批人。不知从何时起,“80后”作为一个符号常被人们挂在嘴边。他们的所作所为总是被放大并呈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对他们的讨论似乎也一直没停过。他们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  相似文献   

14.
“80后”新生作家群作为特定的概念评论界已达成共识,观察“80后”文学,它们无不选择了以校园、青春以及爱情作为叙述的主题,整体上呈现出“焦虑”的特征,作者的内心独白中透出强烈的诉说愿望和苦闷压抑下的激情释放。在“焦虑”的同时,全球化、现代化、后现代、网络化、消费化、大众化共同构成的一种真正的“无主题变奏”恰恰释放了青年们自由的狂欢。  相似文献   

15.
韩素敏 《文教资料》2011,(18):30-32
“颠覆”和“抑制”是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两个相对的关键词。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颠覆”本是指对代表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而“抑制”则是对这种颠覆力量的抑制。在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作者通过对麦琪叛逆性格和行为的详尽描写.展现了她对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宗教、阶级压迫、男权社会等社会问题的一种颠覆力量:同时艾略特过度强调义务、良心、职责。又带来了主人公的自我抑制。“颠覆”与“抑制”两种社会功能相互制约并相互促讲其同引导了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世纪初,“80后”写作已经从《萌芽》1999年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正式出炉的“新概念族”,扩展成了一场普泛性的青少年写作热湖。经过几年的演练后,已逐渐由当初含混、青涩的少年写作逐渐成为了一道颇具市场效应的大众文化景观。然而,缺少人生历练和知识准备的不足,又总使他们的写作呈现出了狭窄、重复、雷同的类型化弊端和忧郁、沉闷的少年强说愁基调。而传媒与书商为了“共同体”利益,越演越烈的热炒,则严严遮蔽了“80后”写作的致命硬伤。因此,对主流评论界而言,对“80后”写作的及时引导与批评,已经不能再沉默与缺位了。  相似文献   

17.
文雨 《甘肃教育》2010,(17):1-1
“父母皆祸害”,这旬听起来有些惊世骇俗的话。并不是某个人的表达,而是一个被炒得很热的网络讨论小组的名字。这个小组的参与者主要是80后,交流的内容也主要是控诉父母是怎样“祸害”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在“80后”的众多写手中影响最大、明星效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位写手,韩寒成功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商业和文化层面的原因。文化工业通过对韩寒的“叛逆”文化符号的打造,在受众心目中造成韩寒反叛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印象。实际上,韩寒“叛逆”符号的能指后面的所指意义是空洞的。而受众之所以会追捧这种空洞的“叛逆”一方面导缘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反叛思潮,另一方面与这个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有关。  相似文献   

19.
水墨 《初中生》2008,(1):79-88
“80后”实际上是个时间概念,但现在一些社会学者多拿它泛指1980~1989年间出生的人,美国也把这一代人叫做“Y一代”。  相似文献   

20.
韩寒是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中的最早一座“丘陵”,文学创作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相比之下,其他“80后”写手有着更多的或显或隐的、各式各样的不足与硬伤。这样,“80后”写作形成了韩寒独大、众星烘月的格局。这种格局是否能够被其他写作者打破,仍然有着很多变数。超越韩寒,是“80后”写作进一步成熟、取得成就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