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拉祜族是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 ,由于其不断迁徙运动 ,最终只能定居在崇山峻岭之中 ,山区的封闭性和孤立性 ,使拉祜族产生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 ,形成了一系列的农耕祭仪 ,这些农耕祭仪对拉祜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拉祜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灿烂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他们传统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在内容、形式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变迁,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现代意义和价值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3.
以南美拉枯族自治乡为典型,追溯本土拉祜族社会发展历史,结合国家级贫困乡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寻求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促进云南边疆、山区、贫困民族自治乡的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4.
社会实践是"两课"教学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提高"两课"的教学质量,社会实践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是深化"两课"改革,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在组织社会实践时,要注意处理好有关的问题,保证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重要内涵之一是男女两性的平等和谐。以倡导男女平等和谐为目标的社会性别研究,是拉祜族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检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拉祜族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社会性别分析研究,呈现拉祜族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和发展脉络,引发人们对少数民族社会性别多样性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理论、三元交互决定理论和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这些理论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风险社会"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而被提出来,并伴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成为一个关注热点。而橡胶种植作为一种经济媒介关联着全球工业社会市场体系,往往将橡胶种植地纳入到全球资本的风险社会中。在国内,对橡胶种植与风险社会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而对拉祜族橡胶种植的关注甚少。而作为一个传统的山地民族,恰恰是在橡胶作为一种动力的推动中,拉祜族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变迁。基于在西盟县拉祜族社会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阐述拉祜族社会在橡胶种植与市场经济背后传统的失序以及风险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从语言的词汇中折射出来.从"酒吧"的出现到各种时尚"吧"的流行,多姿多彩的"~吧"系列词语反映了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高职"两课"社会实践创新模式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教育模式的创新,特别是不断深入探索"两课"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创新,既是"两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两课"的教育研究方向.我们对高职"两课"的社会实践创新模式的探索经验主要有在内容上要体现社会性、时代性和职业性.在形式上依据不同学科特点确定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创建"两课"自己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和提高实践技能的平台;与专业课实习相结合,利用专业课实习实训基地,深入开展"两课"社会实践;借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创业激情;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激励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主动、理性地管理自己.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利益相关者、行为逻辑和集体行动进行了分析,为从深层次把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拉祜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和为贵"为核心价值取向,以重群体、重情感、重信义,轻个体、轻功利为基本特征,以人际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谐、民族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和谐文化。这种和谐文化是在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是建立在游猎游耕的经济基础和原始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甚至带有唯心主义的倾向,因而,拉祜族的和谐文化既有积极思想因素,对和谐文化建设、加强民族团结有积极作用,又有其自身的时代局限性,需要批判地继承和弘扬,并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变迁中的拉祜族村落民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村落是实在的共同体,它的规模虽小,却充分表现着思想意志的高度有机结合。民俗的变异性特征,决定了拉祜族村落民俗应和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迁。  相似文献   

13.
拉祜族是在游猎生产中崛起的民族,因而拉祜族文化最初为游猎文化。崛起于游猎生产的拉祜先民,在经历漫长历史岁月演进后,最终归宿于农业,创造出拉祜农耕文化。拉祜农耕文化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刀耕火种”的游耕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4.
魔巴是佤族社会中从事原始宗教祭祀的巫师。是人神的中介,历史上魔巴的存在增强了佤族先民与自然抗争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协调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佤族先民对和平安宁、富裕生活的向往,是佤族先民精神生活和民俗生活的载体和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在妈祖故乡湄洲岛元宵"闹妈祖"习俗活动中,舞蹈活动颇具特色。它是古代信仰物化形态的一种遗留,也是一种逐渐形成的自我调整机制。这些传统习俗依旧存在于莆田湄洲岛民众生活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祭神谢恩、群聚交际、宣传教化、娱乐健身以及新时期增加的促进两岸及海内外文化交流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拉祜族的世界里,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既影响到拉祜族对世界的看法.又影响到拉祜族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远古的原始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到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拉祜族的哲学思想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但它仍然进入了现代科学的领域,成为拉祜族文化范畴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浅议“腊呼羌”红绑腿的装饰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明了羌族的一支“腊呼羌”,服装美术中“红绑腿”的存在因素,探索了它的历史根源以及它的劳动观、宗教观的内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了“红绑腿”是“腊呼羌”的服装美术特征和服饰美的典型,进一步论证了“红绑腿”在“腊呼羌”劳动、装饰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赋予“红绑腿”中的羌族原始美术含义,同时认定“腊呼羌”红绑腿是民族服饰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是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东方人的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体现,它贯穿于整个拉祜族传统文化之中,同样也代表着拉祜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9.
郭秉文不仅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重要开拓者,也是我国现代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开创性人物。他的教育管理学思想有着鲜明的教育意味和"持中"感。一方面,他重视教育管理的教育性,主张教育要面向所有公众,教育管理应具有公共精神。另一方面,他也坚信教育管理是一种持中之道,认为合理的教育管理应恰当地处理西方与中国的关系,注重教育管理的本土情境;应深入地考察过去与现在的关联,提升教育管理的历史感;应审慎地辨识激进与保守的利弊,意识到教育改革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