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说明分子运动和化学变化的实验将杯底内壁贴有被水润湿的酚酞试纸的太烧杯,先罩在盛浓氨水的小烧杯上,看到贴在杯底的酚酞试纸变成红色;再将上述大烧杯罩在盛浓盐酸的小烧杯上,看到已变红色的酚酞试纸重又变成白色,大烧杯内还有白烟生成。此实验说明了 NHs 分子与 HCl 分子的运动,以及 NH_2与试纸中的水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喷泉实验1.配制Na_2SiO_3溶液。称取10 g白色硅酸钠晶体于小烧杯中,加入10 mL蒸馏水并搅拌,使晶体完全溶解。2.制备硅胶。向小烧杯逐滴加入3 mol/L的硫酸,开始无现象,随着硫酸的加入,有白色胶冻状物质生成(用激光笔照射,有丁达尔现象)。当白色沉淀的量不再增加,停止加酸,充分振荡,用硬纸片盖住小烧杯静置24  相似文献   

3.
一、淀粉胶体往U形管中注入淀粉胶体50mL和食盐溶液50mL的混和液体,在两个管口分别包上肠衣,用胶圈扎紧,接着把U形管口朝下,一管插入装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烧杯,一管插入装有碘水的小烧杯.装置如图.五分钟后,见到装有硝酸银溶液的小烧杯出现白色沉淀,装着碘水的小烧杯,不发生变化.整个实验操作简单、省时,易观察,有很强的对比性.证明了氯离子、钠离子能透过半透膜,而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二、Fe(OH)_3胶体在烧杯里放入100mL水,加热使之沸腾,然后注入约3mL30%FeCl_3溶液,即生成红…  相似文献   

4.
一、缘起课堂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时,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教学片段。老师让学生用一根绿色小棒和两根红色小棒进行以下数学活动:先摆一根绿色小棒,再摆两根红色小棒,并且使两根红色小棒都与绿色小棒垂直,最后看一看这两根红色小棒有什么关系。(原题是在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5页)  相似文献   

5.
一、缘起课堂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时,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教学片段.老师让学生用一根绿色小棒和两根红色小棒进行以下数学活动:先摆一根绿色小棒,再摆两根红色小棒,并且使两根红色小棒都与绿色小棒垂直,最后看一看这两根红色小棒有什么关系.(原题是在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5页)  相似文献   

6.
研究背景从四年级起,我时常听见妈妈说她舌头痛、嘴唇痛。尤其是夏天,隔三岔五地看到妈妈痛苦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试图帮妈妈找出原因。经过六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妈妈经常说自己舌头和嘴唇痛是因为妈妈犯了口腔溃疡。一开始,妈妈舌头上只是出现了一个椭圆形的白色斑点,后来就慢慢扩大,周围的黏膜变成红色。过了一两天,白色斑点的溃疡慢慢变成了黄颜色,随后四周的黏膜便高了起来,溃疡的中心部位凹了进去。这时,妈妈便开始叫痛了,吃东西时更是痛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点评:小作者是个关爱母亲的好孩子,正是对母亲的关注才有了…  相似文献   

7.
梅花鹿     
宏业  费嘉 《启蒙(3-7岁)》2011,(11):20-21
梅花鹿自古以来就是健康、幸福、吉祥的象征。梅花鹿是亚洲东部的特产物种,在我国已是高度濒危动物,数量已经十分稀少。梅花鹿的毛色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夏季体毛为栗红色,背部有许多白色斑点,形状很像梅花,因而得名。冬季它的体毛呈棕黄色,白色斑点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题目 大烧杯重为5N,小烧杯重为3N,把小烧杯放在大烧杯内,现往两烧杯的夹空中注水,若要使小烧杯漂起来,则所注的水重( )  相似文献   

9.
游舜帝陵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们“小桔灯”的队员和老师去舜帝陵游玩,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开始出发了,一路上,我们看见了黄色的油菜花,白色的梨花,红色的杏花,真漂亮!  相似文献   

10.
1 材料 1000ml烧杯1个,100ml烧杯1个,生鸡蛋1个,生石灰水. 2 操作步骤 将生石灰锤成小块,放入大烧杯中约2cm高度,放入小烧杯,小烧杯内放一个小生鸡蛋加水没过鸡蛋即可.在大烧杯与小烧杯之间继续加块状生石灰约3cm高度,向生石灰中加水,至浸过生石灰时停止.注意观察.可看到生石灰慢慢上涨,发热烫手,热气腾腾,烧杯壁上出现水珠,听见咝咝之声.  相似文献   

11.
▲将新鲜小肠用开水烫一下,观察小肠绒毛效果更好。这样使小肠具一定硬度,成管状,小肠绒毛会竖立起来,甚至肉腿可见。 云南个旧市二中(661400) 韩 飞 ▲叶绿体色素提取法改进:小烧杯内加酒精5毫升,加入绿叶约2克,隔水加热至叶子变黄白色,绿色液体可用于色素分离。  相似文献   

12.
蝴蝶     
多么美丽啊!哎哟,它们美丽极了!有的翅膀是深红色的,上面还有红色条纹;有的是浅蓝色黑圆圈;有的是硫黄带有橘红色斑点;还有一些是白色镶金边的。  相似文献   

13.
测温花插游戏用品:大烧杯4个大试管4个暖水瓶白色衬板滴管试管架温度计无水酒精蒸馏水冰水冷水热水(开水) 二氯化钴表演步骤:先在小烧杯中用50 mL无水酒精和5 g二氯化钴配成蓝色溶液,再用滴管吸取蒸馏水逐滴滴入上述溶液中,直到溶液变成粉红色。  相似文献   

14.
1.氢气燃烧的产物这样看得更清楚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的实验,照课本第70页图2—8去做,坐在离讲台稍远的学生很难看清燃烧生成的水珠。我对此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在干燥的烧杯里,先均匀撒上一层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然后点燃氢气。这样,烧杯壁就会出现红色的水珠。燃烧时间稍长,还可以观察到杯壁上出现红色液流。  相似文献   

15.
〔新大纲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中如何体现新大纲的要求 ,我校王老师的一节低年级数学课做得很好。〕巧妙引入 :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不同颜色的线绳(两根较短的 ,分别弯曲着绞在一起) ,猜一猜 ,哪根比较长?王老师的话音刚落 ,同学们便好奇地睁大眼睛 ,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两根线绳 ,凭借直觉猜测起来 :红色的比较长 ,白色的比较短。不同意见的学生反驳 :白色的比较长 ,红色的比…  相似文献   

16.
栗苇     
《中学生物学》2012,(1):48+2
封面照片说明栗苇俗名红鹭鸶。全长约390 mm。雄鸟前额、头顶及整个上体为栗红色;下体皮黄色,有稀疏的黑褐色纵纹;颏、喉浅黄白色,中央有一条棕褐色纵纹,向后伸达前胸;喉两侧各有一白色纵纹。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背部羽色较深,密布白色斑点,胸和腹部纵纹较多。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课本氨分子的扩散实验按教材的实验步骤现象很明显,滤纸上的红色小斑点很快由外到里出现。但笔者把变红的滤纸条拿出试管,由于氨分子迅速扩散,可以看到红色斑点逐渐变淡,不到1min全部褪色,再把褪色后的滤纸条放进试管,又出现变红的现象。学生观察由滤纸条变红→褪色→变红,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说明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对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改进@朱明发$重庆万州纯阳实验学校!404002  相似文献   

18.
读了《小学自然教学》1998年第12期中彭金荣老师写的《这样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好》一文,有些问题与彭老师商榷。 文章说,在做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观察实验时,发生了烧杯被(蜡烛火)烧炸,而蜡烛依然未灭的现象。可是我在演示实验和5个班的分组实验中,都没有发生过这种现象。原因何在?我想:这可能是操作过程中,蜡烛火紧靠烧杯,使烧杯壁受热不匀而炸裂。因此,在烧杯里放置蜡烛时,必须与烧杯保持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19.
在100mL的小烧杯里加入约40mL淀粉胶体和20mL食盐溶液的混和液体。 将两支半截试管,一端各用线扎紧半透膜,再倒入5~10mL蒸馏水,放到盛混和液的烧杯里。 0.5min后,向其中一支试管里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证明了氯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微孔;向另一支试管里滴加碘水,不发生变化,证明了淀粉胶体的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另取一支盛有混和液的试管,沿内壁加入一滴硝酸银,可看出生成白色沉淀再加一滴碘水即变为蓝色。两组实验前后对比,现象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1.实验方法在一个50毫升小烧杯中加人半角匙味精,再加20毫升水,搅拌,制成味精溶液.然后取A、B、C、D四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人高锰酸钾碱性溶液3毫升,在B试管中加入3毫升酚欧指示剂和1滴20%的NaOH溶液,在C试管中加入3毫升甲基橙指示剂和1滴1:4的硫酸,在D试管中加入3毫升硝酸银(2%)溶液·最后在A、B、C、D四支试管中各加人约1毫升味精溶液,并振荡,则可观察到:A试管中溶液渐渐由紫色变为绿色,B试管中溶液红色迅速褪去,C试管中溶液迅速由红色变为橙色,D试管中则迅速出现白色沉淀.2.实验说明商品味精一般含有20%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