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次,我与同是教六年级数学的曹老师突发奇想,互相调换到对方班级上一课。 虽然执教多年,每天都在上课,也作过很多次公开课,但互相调换上课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我不免有些紧张:学生一定会拿我的课与曹老师的课作比较。这次我可不能含糊。于是,我把早已写好的教案重新拿出来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2.
对换数码     
左式很明显是不成立的,但只要互相对换两次数码位置后,就可使这个加法竖式成立。怎样调换,请你试一试。  相似文献   

3.
最近,小周同学上课总是爱回头和后面的小敏说话,不仅自己不听,还影响了周围的同学。眼看就要参加毕业调研考试了,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得赶快把座位调换一下,没人搭理她了,上课自然就会认真听讲了。对,就这么办,上午第一节课时  相似文献   

4.
历来中小学生及其家长都非常关心学生的课堂座位,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上课有个好座位,自已或托人求班主任给予关照。因此,也有家长给老师送钱送物的,令老师感到为难,一时半时排不下座位。有人说个别班级的好座位被有权有钱有关系的子弟占有了。由此引起了其他家长的忿言愤语。听到这些议论,笔者不由得想起自己上初一时,班主任老师安排的座位公平、合理,谁也没有意见。学生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每周调换一次。每到周一早上上课前,不用老师管理,同学们主动地将座位按规定的办法调换好。调换的规则是这样的:每周竖行从左到右移动一行…  相似文献   

5.
丝乔 《家长》2013,(Z1):13-15
"王老师,谢谢您借给我的这套光盘,我看完了,还给您。"每隔一段时间,小源都会到办公室还我光盘。开始的时候,同事们觉得很诧异,后来次数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大家千万别以为我这是培养学生"不务正业",其实这是我因材施教的一次"教育实验"。一年前,我发现班里的生活委员小源每天都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上课还经常走神儿,回答问题也是答非所问,成绩直线下降。我正要找小源谈心,他却主动找到我要求调换座位,说他看不清黑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我被分配到张家界市特殊教育学校,担任律动课及学校舞蹈兴趣课的老师。记得第一次我伴着上课的铃声踏进了律动课的教室,用刚学会的手语表达了"上课"这句话时,同学们用异样的神情互相比划着我看不懂的手语,然后从上到下打量着我这位新老师,此时的我就像个外星人与他们格格不入,过了许久,孩子们才礼貌地用手语表达了"老师好",我生硬地用手比划了一下"同学们好",于是开始了我精心准备的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我发现学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以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但是,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那么,如何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呢?根据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结合学校的课题方案《践行"小先生制"的行动研究》,通过成立"你帮我小组"、调换座位、互相感应、互相学习、互相激励等措施,让我找到了有效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8.
师:上课之前咱们先做一个游戏,请两名同学上来。先请你们仔细观察下面同学的坐位,然后你们背过身去,老师悄悄地调换几名同学的坐位,看你们能不能发现谁被调换了。  相似文献   

9.
孙红 《考试》2011,(Z4)
如果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系数与另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系数的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互相调换,并且一次项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我们称这两个一元二次不等式为系数相关型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对于系数相关型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旨在介绍这类不等式的解法.  相似文献   

10.
写作背景一天,我准备上一节作文公开课,全校几十位语文教师坐在多媒体教室后面等着我上课。当我与学生互相问好后,突然发现教室里少了一个同学,当问及是  相似文献   

11.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和同学们说:“今天上课的内容——闲谈。闲谈什么?就是回顾暑假中的人和事。请同学们六人一组,互相自由闲谈。”室内顿时沸腾起来,几分钟后,在我的示意下,同学们安静下来,我请一位在闲谈中最起劲的男生谈谈自己的见解,下面是课堂实录:  相似文献   

12.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就是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接连上课或由同一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连续上几次。借助"同课异构"形式让师徒结对,既发挥了教师的共同智慧,促使教师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又让师徒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我  相似文献   

13.
廖传凤  徐勇 《考试周刊》2014,(23):70+80-70,80
<正>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64-65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理解相互关系(放音乐《最炫民族风》)师:同学们,刚才的歌,最炫民族风,听过吗,这首是凤凰传奇的作品,凤凰传奇,传奇凤凰,传奇凤凰,传凤,我的名字叫传凤,廖传凤,大家可以叫我廖老师。刚才大家认识了我,让我也来认识一下大家吧。你们是四年级几班的?你们四年级有几个班,为什么选你们班来上课呢?生:因为我们很优秀,很聪明。师:你们挺自信得嘛。优秀不优秀一会上课就知道。同学们,刚才你认识了我,我认识了你。这就算……互相认识了一下,你们怎么理解互相认识呢?生互相认识就是你认识了我我认识了你  相似文献   

14.
沈萍 《班主任》2014,(12):27-28
听说昨天下午放学后李进在校外打架,今早我本想问问情况,没想到他居然没来上课,打电话也一直没人接,于是我决定去他家看看。顺着村里的路,我边走边问找到了他家。这是我第一次到他家,周围邻居全是瓷砖新房,他家的木屋院子格外显眼。迈进门槛,地上是凹凸不平的石子,泥土早已黏合紧实,黑迹斑驳。一位中年妇女从里间走出来,我赶紧自我介绍,互相寒暄后,才知道这是李进的伯母。  相似文献   

15.
鲍宇 《江苏教育》2008,(1):60-60
新学期,因为课务需要。学校给我调换了班级,原来的学生都熟悉了,相处也很融洽.换个班级,又得有个新的开始。怀着不情愿的心态,我开始了和新学生们的接触。果不其然,无论学生的上课状态、作业完成情况还是教学任务的配合程度都与我原来的班级有很大的差别。正当我在办公室发牢骚的时候.一位同事提醒我:“你在学生面前也是这样抱怨的吗?”  相似文献   

16.
继续举手     
我有一个特大的烦恼,就是上课时一言不发。事情是这样的,上课老师提问,我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提问100次,我举100次手,可轮不到一次回答。于是我跟老师赌气,上课不举手发言了。  相似文献   

17.
真烦,真烦!唉,不知道为什么,我和我的同桌总是合不来,从开学到现在,我已经要求班主任吕老师给我调换了两次座位了。可这回还不到3天,我就又  相似文献   

18.
2008年4月9日,我参加了绍兴县教育局组织的首次“新生代”课堂教学比武。所谓“新生代”,是指教龄在3年以内(包括3年)的老师。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人参加,走上工作岗位的我第一次参加这么重大而又有意义的教研活动。每位参赛选手在上课前一天得知上课内容,在上课当天抽签确定要上课的班级,然后在上课前20分钟熟悉班级。  相似文献   

19.
一、我为什么用自己写的文章上课?作为教研员,这些年来,我以研究的方式来参与课堂教学。我坚持每星期至少一天深入课堂听一线教师上课,每学期至少一次执教大市层面的公开课。无论是听课还是上课,我都主张"教师带着学生从教材走向课程资源,从课堂走向日常  相似文献   

20.
那年冬天特别冷.记得那是一节作文课,上课铃一响。我准备按以往的作文模式让大家互相评点.然后让大家说说文章中存在的优缺点.争取下次写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