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被纳入我国重大发展战略。在“双碳”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需要为可再生资源和减排技术的利用培养多学科交叉人才。依托徐州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背景和环境设计一流专业学科实践实训平台,构建了设计—材料—工程一体化思维创新培养体系,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和多学科交叉优势平台,改革教学和考核模式,实施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丰富第二课堂,开展“校企地”相融合的培养实践模式,密切关注社会需求,环境设计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的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背景下,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对多元化、复合型工程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尤其对航空航天特色高校中的工程力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航空航天特色下工程力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通过研判新时代航空航天行业工程人才的素质特质,摸索与实践了学科交叉与融合互通、校企协调与共享、国际化与特色化并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维培养方法,以及“新工科”背景下的立德树人新思路,从而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多元化的卓越工程人才,为“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对推动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空航天技术及力学学科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能源材料产业高速发展与行业专门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促使国内高校新能源材料相关专业的建立,但专业人才培养尚处于发展阶段,针对新能源材料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成熟。基于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背景,以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对新能源材料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江苏省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作为纽带和桥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新能源材料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田洁 《华章》2013,(27)
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转变,即纯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新医学模式,儿科护理学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如何针对学科和学生特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的高级护理人才是新医学模式的宗旨,而“体验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比较实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拔尖创新人才”主题研究起始于2002年,至2010年形成研究热潮.已有研究针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概念辨析,介绍不同高校、学科的培养实践,探讨不同教学方法的适切性与可行性,开展国内外经验对比.鉴于现状,建议进一步厘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钱学森之问”的应有之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投入,规避“拔尖创新人才”专属高等教育现象,避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乱象丛生”,寻求有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识.  相似文献   

6.
大材料学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型工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中南大学特有的学科特点,提出了“资源-冶金-材料-应用”的链式大材料学科理念,营造“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成长氛围。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立足学科群体优势,建立大材料本科人才成长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大平台。通过开展以大材料学科为基础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创立了“三导-三练-三动”的功能性学习模式,形成了以大材料学科为基础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日益成为军队院校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针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短板,空军预警学院电子对抗专业探索“为战研战、理技结合、战技融合”电子对抗实践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科学构建“三模块一认证”实践课程体系,打造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并结合“场景浸入式”“案例驱动式”等教学模式开展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教改实践。研究将完善电子对抗专业学科发展体系,为提高电子对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针对材料学科在宽口径模式下专业性教与学中存在的学生就业观偏差,对专业课程缺乏全面、系统的掌握,同学间团队合作少等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围绕培养材料专业创新人才的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具有高水平、高素质及高适应市场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社会输送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文章基于相关背景,首先阐述了扩招背景下一流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思路,然后论述了扩招背景下一流材料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0.
黄华娟  韦修喜 《教师》2024,(11):105-107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新工科人才的重要模式。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对计算机类研究生的培养要求,高校应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的特殊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产学研办学特色,培育更多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解析计算机类专业对“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特殊需求,并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研究生“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策略,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新工科创新型人才,更好地适应新经济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科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是职业技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能够适应因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所产生的人才空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和为提高就业率提供支撑,因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全面开展职业技术素质教育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下的教学资源共享,完善英语学科的“工学结合”学分政策,引入人才评价机制,通过构建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主体多元化的培养机制,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注重精英教育和教育公平的双重背景下,新加坡探索出了一条以中学综合课程为主要形式的集招生、培养与输出为一体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新路径。基于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的考察发现,综合课程的实践策略主要是:招生环节注重通过高竞争甄选具有特色学科天赋的优质新生;培养环节注重运用多模块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卓越能力;输出环节注重搭建深造平台助力拔尖人才持续成长。综合课程的实践特点主要有:课程设计兼顾专与博,聚焦学生特色学科能力培养;全流程“以评促培”,保障学生培养质量;重视“中大衔接”,疏通拔尖人才升学渠道。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综合课程育人模式,对当前我国深化中学办学模式多样化改革,尤其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改革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新农科”园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新农科”背景下提高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园艺专业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园艺产业的需求,本研究针对园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培养方案、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及动手创新的能力,以期更好地培养园艺专业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具有基础教育背景参差不齐、家庭环境相对较好、学习动力相对不足、自我意识相对偏强等特点出发,提出独立学院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人才培育模式,即培养目标多元,过程多流、方法多样的“三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化学工业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与挑战,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成为发展必然.在此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无法满足新技术背景下化学工业对多元化贯通式人才的需求.为了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四川大学化工学院融合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提出了基于“信息+”的新工科改革...  相似文献   

16.
在“新文科”背景下,我国语言学跨学科研究趋势日益显著。来自单一学科背景的外语人才不再能够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英语+法律”复合型外语人才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从国家宏观战略设计需要,经济社会发展、贸易全球化需要,以及高校英语专业优化、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厘清了人才培养现状,从人才培养模式、复合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师资建设等方面为培养跨专业人才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建设的提出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高质量制药工程领域人才是推动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策略。本课题重构了“3+1”教学和实训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建立了新工科背景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通过“对接”和“重构”,提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8.
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正在向纵深推进,迫切需要高校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环保工作者。南京大学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特点,发挥环境学科优势,探索了培养环境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实践表明,南京大学环境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双证书”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双证书”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的背景分析入手,介绍了CBI教学法的内涵和实践价值,明确了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基于“1+1 CBI”理念的“双证书”人才外语能力培养模式,并对模式下每一个环节的重点内容和实践方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学专业以培养化学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分析化学实验”是为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课程内容涵盖食品、医药、环境、农业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分析检测,应用特性突出。以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进行尝试性改革,将一些特定的实验内容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相结合,在保证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按照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开展实验,使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可以有效地与市场接轨。探索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提升化学化工类本科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质量,为国家分析检测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