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工具,以手机为核心的文化传媒已成为新的文化因素嵌入到校园文化中,并成为校园文化最活跃的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谐校园文化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而手机传媒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高校手机文化传媒中潜藏着一定的危机,如不加强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将会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正视手机文化传媒的消极问题,是建立和谐校园文化、实现高校文化建设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手机文化作为一种校园亚文化形态,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与行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高校应坚守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理念上,以主流文化为引领,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对不同文化价值冲突加以整合,基于"手机——网络"双向互动的技术支持,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一起探寻应对策略,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手机文化,达到两种文化的共赢共生;在内容上,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丰富高校手机文化内涵,引领手机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手机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对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班级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和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手机文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学生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提出解决对策,使手机为建设一个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当前,手机、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网络信息的无序性、网民身份的复杂性、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从众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新趋势,指出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新特点,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双重因素影响下,大批明溪人出国到欧洲谋生成为新侨民,也使明溪成为"旅欧第一县"。新侨民在欧洲耳濡目染,逐渐对欧洲文化有了自己的认同。他们对欧洲的文化认同主要包含经济认同、文明认同、身份认同三个方面。在建设全面小康生活的现代化道路上,"海西新侨乡"应该对以农和儒为本的文化进行重构,充分树立并大力宣传"旅欧第一县"的文化品牌;以生态和侨资为抓手促进侨乡的经济建设;以欧式风格成为城镇规划的主体风格;在制度规范和教育两方面努力使侨乡成为文明和谐的县。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要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推进青海文明探源、优秀民族文化等领域研究,提炼展示新时代中华优秀文化的青海精神标识。通过探究青海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梳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丰富公共文化供给体系、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对青海文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在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历史超越、对科学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创新发展方面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自觉;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至上、提供“三大文化资源”、贡献“两大价值理念”方面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自信;从道路自强、理论自强、制度自强、社会文明基础自强、对外传播自强等方面赓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明自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只有守正创新,才能更好担当起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历史使命,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合理利用学校官网、手机媒体、楼宇电视等新媒体,与大学校园文化形成有效互动、交融与拓展,开创大学校园文化传播的新路径,才能不断增强校园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公路文化的兴起,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公路行业与时代和社会结合的产物.随着公路行业文化建设热潮的兴起,公路行业文明建设呈现出新特点和新形势.一个以物质的“文化公路”与精神的“公路文化”的建设发展态势正在形成,公路文化建设逐步成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构成新时期行业文明创建工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10.
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必须加强法制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针对进一步放开所有文化产业,允许非公有制资本自由进入,不设置障碍;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在培育市场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体系和推进综合执法;积极推进网络建设,发展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和手机文化产品,让新兴产业成为文化繁荣的生力军,引领文化发展潮流等四个方面,法制建设要因势利导,及时出台法律法规,为文化发展繁荣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乡风文明建设涉及文化、道德、风俗、法制、社会治安诸方面.目前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其有效途径可以在文明栽体强化、村容村貌整治、骨干队伍建设、道德素质提高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感恩情怀培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感恩的心态是社会文明发展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重要因素.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片面教育取向产生偏差等原因,感恩心态的培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热点.文章从传统感恩道德教育、综合教育、校园感恩文化培育等方面进行矫治研究.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手机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使手机网络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新兴平台,而手机网民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新群体。其中,大学生手机用户的增长态势突出,成为手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而了解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现状,分析手机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改变,是适应3G时代发展,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热点。该研究针对此问题,采用了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调查表",对重庆市四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手机网络使用率和依赖度的相关因素、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与手机网络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第五种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手机具有与其他传播媒体不同的特点,手机媒体以其独有的媒介特质对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乃至整个世界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从手机媒体的概念、手机媒体文化、手机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手机媒体研究的反思与展望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国内关于手机媒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相对客观、系统地梳理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在手机通讯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加强手机通讯服务中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些侵权行为主要有欺诈、强制交易、骚扰等几类,应从安全权、隐私权、安宁权等方面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本文论述了手机通讯服务中的侵权责任及手机通讯服务中侵权行为的法律应对.  相似文献   

16.
运用校园手机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手机通讯和手机网络相结合的重要手段,校园手机报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应重视手机报新媒体的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手机报编辑机构设置,规范管理运行体制;把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增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依靠短信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实现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创新校园文化载体,大力发展手机文化。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时期出现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输入西方新文明的思潮。发动此次思潮的新知识界希望国人能超越以往“创造文明”的文化自大心态,而投身到有助于救亡图存的“因袭文明”(彻底学习西方近代先进文化)的运动中去。此次思潮比以往的学习西方思潮表现出更多的彻底性:1.在文化价值判断方面,新知识界第一次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有更高等的文化——西方近代文化;2.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内容方面,新知识界第一次深入到对西方近代政治学说的层面进行引进与吸收,并以此为标准,发动了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的猛烈批判;3.在学习西方近代文化的速度方面,较积极的一派主张突破社会进化的渐进道路,而直接进行社会制度的全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18.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逐渐成为公众普遍接纳的一种沟通方式.作为引领短信文化发展的主力,高中生的成长和社会化进程深受短信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中生对手机短信的依赖情况,认为高中生对手机短信依赖程度较高,并对其人际交往、情感发展、学习生活等各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应采取必要的干预策略: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手机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手机短信在学校管理和高中生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政府加快相关法制建设进行和监控技术的完善,规范管理;建立社会、家庭、学校联动的监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关于大学校园手机"短信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高校青年大学生手机使用率的提高,由于手机而引发的校园短信文化也逐渐成为高校具有明显青年特色的文化的风景线.本文试着对手机文化的内容、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来应对各种社会诱惑和挑战.  相似文献   

20.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明的话题 探讨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也不是一个新现象.今天我们经常说的"全球化",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西方(主要是英国)主导的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对这种广义的全球化趋势的关注与研究,也是从19世纪开始的,比如卡尔·马克思就关注过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和原始积累的过程.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探索,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诸多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