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群体腐败是个体腐败的变种,它以集体渎职、集体浪费、集体行贿、集体截流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现阶段,公共权力部门的决策权与其收入的反差、行政升迁动机和社会心理压力以及法不责众的社会现实是诱发群众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有效地遏制群体腐败,必须提供组织、制度、法制三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随着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力度的加大,个体腐败呈现下降趋势。腐败分子为了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实施了一种新的腐败形式——群体腐败。目前正向纵深发展,已成为反腐败的新领域。一、群众腐败的概义、特征和成因群体腐败,是指二人以上乃至团体共同合谋、行动,以谋求个人私利的违法违纪行为。群体腐败已开始渗透到我们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目前已查处的群体腐败的案件看,虽然发生的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但都具有共同的特征:一是涉案人员多,形成“窝案”、“串案”。群体成员主动或被动结合,彼此利用,互相得利。如厦门特大走私案,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集体腐败种种恶行的揭露以及对它所带来的严重恶果的剖析,告诫人们走出观念误区,不要以为腐败现象只存在于个体之中,它同样也存在于群体之中。实施“三严四自”工程必须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开展反腐败包括集体腐败的斗争,使党风和社会风气从根本上好转。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结合案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最初发生的个体权力腐败分为自发型权力腐败、后发型权力腐败两种类型。以此为出发点,从心理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角度描述了两种类型个体腐败的形成过程及个体腐败到群体腐败、结构性腐败的演变过程,最后绘制出权力腐败演变示意图。  相似文献   

5.
腐败已然成为当今中国最危险的社会问题之一,纵观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各类腐败案件,不难发现,其背后都潜藏着社会个体、群体和组织的行为表现.笔者尝试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论述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深层次心理原因,并提出防治腐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探析班集体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现在的班级并不都是班集体,因为群体与集体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笔者从十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看,班集体不是班主任单凭热情与愿望就能建立起来的,若要建立班集体就必须了解群体发展的心理规律,教育者若是忽视或背离这些规律,真正的班集体就难以建立,即使已经形成的集体也易于瓦解。本文试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索建立班集体的方法,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群体与集体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群体与集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班级管理中,教育者要致力于集体的建设,则需明了两个概念的差异。 群体的特点是:(1)不管是否意识到,其成员具有共  相似文献   

7.
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体,帮助学生进入社会的通道之一,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儿童教育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即跳出自己的圈子,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关心社会、国家,关心家庭、朋友和同行。通过集体生活,孩子们接触面扩大了。在集体中,教师的爱是集体成员积极上进的重要动力,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在集体生活中,模仿是指在集体的一定刺激的影响下而产生与他人相似的行为;在班集体中,越是有威信、有影响的人,其暗示效应越高,容易引起别人的模仿;在集体生活中,集体的情绪状态是一种影响集体心理气氛和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最完善的阶段。集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其成员是对于整个群体和每个个体都有意义的共同价值。学生班集体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使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集体腐败越演越烈,集体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观原因在于德性和伦理自主性的缺失。遏制集体腐败,法律和制度建设固然必不可少,道德和伦理自主性的培养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基层“微腐败”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也是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亟需破解的问题。当前,基层“微腐败”呈现出涉及面广、隐蔽性强、贴近群众等特点。基层“微腐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人民对党信任、破坏党内政治生态、容易诱发集体腐败。基层干部思想认识出现偏差、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较为薄弱、基层权力监督制约相对乏力是基层“微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效治理基层“微腐败”,需从加大惩治力度、强化权力监督、抓好思想教育等维度入手。  相似文献   

10.
我们现在的班级并不都是班集体,因为群体与集体这两个概念并不等同。群体的特点是:(1)其成员具有共同的社会目标,不管是否意识到;(2)它具有某种结构形式,从而保证共同任务的完成;(3)它具有自己的规范,并对自己的成员发挥影响和制约作用。而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指为了实现有公益价值的社会目标,严密地组织起来从事共同活动、有心  相似文献   

11.
权力腐败是我国当前各种腐败的主导性因素。权力寻租是权力腐败的产物,又是权力腐败最主要的过程和手段。权力寻租阻碍社会发展进程,对其必须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济转型给我国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失业、腐败等社会问题通过各种形式侵蚀着我党的政治权威。如何消弭这些负面因素,加强党的政治权威,成为新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小康”的首要任务。章通过回顾我国政治权威模式演变的三个阶段,分析我党政治权威在政策、过程、体系三个层次存在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转型时期加强党政治权威的三条途径,即:执政政策理性化、执政过程制度化、执政体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干部腐败问题现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反腐败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导致腐败的主要原因有: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权力监督机制的虚弱。要彻底遏制腐败,一要清除封建思想流毒;二要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三要构建强有力的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社会制度体系内的碰撞与调整导致了社会生活中的制度缝隙与制度真空地带,这为逐利者提供了经济机会,为腐败者提供了腐败空间。腐败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社会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和国家政策的实施,扰乱了社会秩序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破坏了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侵蚀了社会道德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它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的不满情绪,降低了政府威信和政策的可信度,危及执政党的社会基础,因此,必须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制度创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5.
增强政府权威是顺利实现社会转型的基本保证。当前政府权威流失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原因。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以增强政府的权威,即:治理腐败,提高政府领导集体的整体素质,规范政府行为,深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腐败问题自古有之,其本质的根源是"失去了制约的权力"。它是人们切齿痛恨的社会顽症,也是执政党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在体制转轨的今天,腐败问题的现状令人堪忧。通过对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特征、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可探求解决腐败问题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权力是人民意志的体现,针对以德治政、依法行政、行政监督;权力者的自律反腐;权力运行三个监督以及健全法制开展反腐败斗争做了历史性的回顾和现实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职业法官垄断司法权,司法独立举步维艰.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现象严重,司法权威不彰,法院无法有效完成"社会矛盾终端裁断者"之功能担当.在法院权威缺失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现有的司法资源进行制度整合,一方面弥合司法产品供给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落差,另一方面进一步推进司法改革的制度化程度,便成为推进改革的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职务消费的过度膨胀和腐败现象已成为整个社会问题,目前审计委托人或内部审计隶属人缺乏独立性是对权力层审计监督无效的问题所在。防止职务消费的过度膨胀和腐败的根本方法就是让老百姓参与到权力机制中来进行监督并让他们有发挥自身权力的机会。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审计委托人或内部审计隶属人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权力的腐败.反腐败的关键在于构建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权力监督机制的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依法监督权力主体,依法监控权力运行,依法矫正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