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默权源自英国,已在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承认,主要分为明示的沉默权和默示的沉默权,沉默权制度有利有弊,但总体而言,利大于弊,这也是现今世界诸多国家认可沉默权的缘由所在。沉默权在新刑诉法中的确立是保障人权、尊重人格尊严、贯彻无罪推定原则、限制甚或消除“刑讯逼供”、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若要使这项权利从纸面规定变为现实。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刑事沉默权 ,是指刑事诉讼中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享有的 ,可以对司法人员的讯问保持沉默 ,而不自证其罪的权利。它起源于英国 ,后逐渐被世界多数国家和许多国际性法律文件所接受。其道德基础在于沉默权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 ,以及应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为平等的社会主体来对待。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有四 :一是有助于抑制并消除警察暴力 ;二是可以加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防御力量 ;三是它加强了控诉方的举证责任 ;四是它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将从分析现行刑事诉讼法第50条和第118条入手,论证我国新刑诉法实质上没有默示沉默权和明示沉默权,也没有审判沉默权和审讯沉默权。沉默权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虽然若隐若现,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实质上没有确立沉默权。  相似文献   

4.
新《刑诉法》将辨认笔录作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但新《刑诉法》并未将辨认列为法定的侦查措施,而仅在司法解释和部门规章中予以规定。这种处理使得辨认作为侦查措施的正当性和辨认笔录作为证据的合法性成为问题。建议在下一次《刑诉法》修改时在侦查一章中增添辨认一节,从而使辨认走上法治化、规范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简论沉默权     
黄婷婷 《考试周刊》2009,(37):238-238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司法人员的提问拒绝回答或保持沉默且并不因此而受到追究的权利.本文概述了沉默权的内容.通过分析我国沉默权的现状和沉默权的意义来阐述在我国建立沉默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推行,我国诉讼民主、科学化的深入发展,沉默权成了一个不容回避、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文章从沉默权的概念、设立的必要性入手,对我国沉默权移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析解,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沉默权制度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刑事追究的一方有权对追诉方的任何发问所享有的拒绝回答、保持绒默、不作任何表态或者进行陈述的权利.沉默权制度至今仍然是我国立法的空白.随着"赵作海冤案"的发生,我国是否应当引进和建立沉默权制度已成为法学界和社会各界争议的热点话题.冤假错案的恶果不但会使无辛之人蒙受不白之冤,而且还会让真正的凶犯逍遥法外,最终影响的是我国的司法公正.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沉默权制度,但同时要立足于本国国情,还要考虑到我国目前的诉讼成本、民众的可接受程度,也就是我们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有限制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8.
沉默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制度却没有沉默权的相关规定.国内理论界要求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呼声很高,借鉴西方司法制度中的好的做法与历史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司法资源,应当建立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新刑诉法修订前,刑事和解程序在审判实践中已经有了相当范围的适用.刑事和解程序在新刑诉法中的明确规定以及对其在新刑诉法实施前后的适用情况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给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非监禁刑、行刑社会化等轻刑措施的实施,以图我国社会更加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通过在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阐述中国需要确立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12.
沉默权体现了在刑事诉讼领域对人权的保护,其最终价值在于对人的尊严的维护,但沉默权历来也是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由于现阶段我国还没有确立沉默权制度,导致司法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缺乏保护.基于此,从我国尚末确立沉默权制度入手,分析了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制定于1979年。这期间,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尤其是法治理念上产生重大变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入宪,这对有"小宪法"之称的刑事诉讼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修改要求。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尽管未就沉默权明确立法,但已向沉默权制度的推进迈出关键的一步,许多规定充分体现了保障人权这一原则,补充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不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就我国的司法改革的日臻完善,沉默权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已是大势所趋,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刑讯逼供影响极坏,危害巨大,其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偏见,缺程序正义的现代理念;无罪推定原则未完全确立,沉默权得不到承认。遏制刑讯逼供须要多方努力,关键是树立人权保护观念,切实保障被追诉者的诉讼权利,在立法上应当确立无罪推定原则,承认沉默权。  相似文献   

15.
新刑诉法对旧刑诉法作了诸多修正、补充和解释,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大成果和进步.但在施行中发现仍有一些问题难以把握,如不加以界定和完善,仍会影响司法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6.
公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职业教育应以警务化管理为主渠道,培养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公安业务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坚持全方位育人的原则,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注重实战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新《型诉法》的实施过程中,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应转变执法观念及改变传统作法。具体体现在:(1)转变案件管辖特权观念;(2)转变半封闭式办案观念;(3)转变重视查处犯罪,忽视保护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的观念;(4)转变定罪免诉观念,适应国际起诉便宜主义潮流;(5)转变轻视出庭公诉职能观念。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制度已在各国普遍建立并认同 ,我国至今未确立的原因在于权利意识淡薄 ,工具主义程序观念盛行 ;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证人权利保障不完善。我们应积极创造社会环境 ,在立法上确立沉默权。  相似文献   

19.
认定沉默权是被告人的一项诉讼权利,是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真正享有辩护权的基础之所在。是否确认该权利厦是否建立了保障其实现的程序机制。不仅体现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对实体真实与程序正当、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等相冲突的诉讼价值的选择态度,而且也反映出一国刑事程序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状况和刑事诉讼文明进步的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应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我国刑事司法需要的“沉默权”制度。  相似文献   

20.
新刑诉法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明文规定,是在程序方面对刑法修正案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相关制度的实体法上的对应。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相关制度的研究,可以探求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减少其回归社会难度的路径,以图推进我国法治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