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要求大学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圳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探讨了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以期为促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国际化软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协同创新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详细研究与探讨了基于CDIO的创新型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卓越软件工程师"创新培养模式、基于国际化软件创新工作室的理论学习模式和技术学习模式、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国际化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项目开发的国际化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化软件工程创新实验室建设模式和校企合作国际化软件类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等基于协同创新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解决方案。本文为国际化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基于协同创新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软件工程人才的市场需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队伍,使软件产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示范性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树立及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示范性高职院校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性,指出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示范性建设院校的引领带动作用、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意识的缺失决定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应明确树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最后,探讨了国际化人才的基本素质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哈佛大学在成为全球性大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大批国际化人才。哈佛大学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经历了办学英国化、回应工业化、适应战略化、顺应全球化四个发展阶段。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点体现于:鲜明凸显的国际化培养理念;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师生丰富的国际经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校园氛围的国际化;具有分工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支持机构。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将“全球理念”融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愿景和使命中;将专业能力与全球素养的培养统一起来;将层次分明的组织部门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保障;将全面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贯穿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哈佛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经验对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借鉴价值,应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全球使命;促进我国一流大学“专业能力”与“全球素养”的统一;促进我国一流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催生旅游教育的国际化,介绍了浙江高职旅游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界定了国际化旅游人才的内涵,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涉外旅游专业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经验,提出了国际化旅游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适应电子信息类企业快速国际化的发展,需要我国高校尤其是电子信息类高校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为此,电子信息类高校,首先,应更新教育理念,开阔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视野;其次,要注重实训培养,着力构建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再次,要强化协调统一,积极营造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努力搭建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蕾 《成人教育》2002,(1):22-24
经济全球化离不开人才全球化,同样,也离不开人才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包括世贸组织与人才培养国际化;国际认证与人才培养国际化:网络技术与人才培养国际化;跨国公司与人才培养国际化;全球竞争与人才培养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以战略路线图的分析框架能够呈现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进程中需求、资源和措施的相互作用,挖掘在创新驱动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发展的创新点。建议通过创新国内模式来满足个人对国际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通过提高多个元素的国际化水平来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发展;通过完善国际资源引入机制来提高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主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技术、信息都在迅速发展着,国家对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极为需求,随着国际化逐渐进入我国的政治、文化等领域,具备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保障,而我国高校目前的状况还不足以满足这种需求,高校应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使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趋近"多方协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进行研究和探索,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知识经济的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内容、学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具备深厚扎实的国际化人文素养,具有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和开放的市场观念等.提高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当增加独立学院国际性课程的内容、加强外语教学、加强独立学院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两科教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的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内容、学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具备深厚扎实的国际化人文素养,具有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和开放的市场观念等。提高独立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适当增加独立学院国际性课程的内容、加强外语教学、加强独立学院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两科教学。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大学通过实施全面、在地国际化教育理念,开展全英文(双语)教学,构建“课内外一体化”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内在化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多维度营造发展氛围等举措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地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地方高校可以选择以提升全体学生国际化素养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以内在化制度建设为抓手,解决国际化教育内驱力不足;以一体化课程建设为核心,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全英文授课内培教师为重心,撬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全面推进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兵器学科作为一门国防特色鲜明的学科,其国际化人才培养对我国现代国防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南京理工大学立足国防发展需求,在借鉴国际人才培养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从课程国际化、教师国际化、平台国际化三方面对兵器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教育观念国际化、人才标准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市场国际化。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国际化的交流和积极发展国际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发展,标志着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进步。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存在的不足,其次探讨了优化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高校面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其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适应新时代形势变化的必然要求.高校可通过明确思想理念、开辟培养阵地、提升内容质量、创新培养模式、落实成果评价等途径化解风险,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涵义、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国际化对江西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的阐述和分析,总结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措施的经验,对比江西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政策和措施,寻找差距,并对提升江西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出建议,以期为江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很多公安院校开展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这是对公安院校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创新。公安院校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了公安专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强的高层次警务人才。本文对公安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措施、需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区域高校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培养出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就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已不能与之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与课程创新应运而生,为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职外语人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建立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了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目标定位和基本要求,提出了"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四个国际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新模式。通过对外合作办学以及遴选优秀学生进行人才培养实践,学校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取得积极成效,为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