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禹锡是中唐独具特色的优秀诗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诗歌在韩孟、元白诗派外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影响巨大。这与刘禹锡继承传统成果密不可分,更与其创新诗歌道路紧密相连。本文试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论述刘禹锡不同诗体的不同特点,多样诗式的多样成就,从而认识刘禹锡从继承到创新的诗歌创作的成功道路。刘禹锡创新诗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对题材领域的拓展与发掘唐诗的题材领域是极为广阔的。诗人们巧夺天工的笔触已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和情感世界的各个角落。刘禹锡对题材领域的拓展与发掘是不遗余力的,唯…  相似文献   

2.
刘禹锡以诗豪,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相提并论,笔者认为这个提法不够客观,有重新讨论的价值。刘禹锡的杂文是有感而发,短小精悍,或针贬时弊,或托古讽今,但题旨隐微,显得固陋陈板,《陋室铭》之外,发人深省的精警之作不多,而刘禹锡作品中'巴山'、'楚水'之笔甚是精彩,故这里便以刘禹锡与巴山楚水为题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写过不少讽刺诗,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毛泽东受过刘禹锡讽刺诗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一)圈阅、批注刘禹锡的讽刺诗;(二)引用刘禹锡的诗歌;(三)"桃花涛"的影响.毛泽东的忧国情怀和斗争精神与刘禹锡有相契合之处,凶而,容易与刘禹锡的作品产牛共鸣.这表明,刘禹锡讽刺诗对后世的影响除了因诗歌语言的经典性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其讽刺精神对后世具有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后世散文创作曾产生过较为明显的影响,故对其散文思想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该文在介绍刘禹锡的散文创作概况和成就后,从刘禹锡所提文、道的涵义及其诗论与文论之比较等方面对刘禹锡的文道观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研究刘禹锡散文当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后世散文创作曾产生过较为明显的影响,故对其散文思想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该文在介绍刘禹锡的散文创作概况和成就后,从刘禹锡所提文、道的涵义及其诗论与文论之比较等方面对刘禹锡的文道观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研究刘禹锡散文当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刘禹锡的七绝从其创作中凸显出来,受到诗论家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其中杨慎推许刘禹锡为元和以后第一家。在以盛唐诗为尊的主流观念下,中唐诗人刘禹锡的七绝能得到诗家的普遍关注,乃因格调说自发源之初便表现出对诗人才情和诗歌声律的重视。而清人王夫之的批评和接受,不仅展现了刘氏七绝自身的特色和贡献,而且打破了大多数接受者以盛唐绝句为最高典范的普遍看法,将刘禹锡推上了“小诗之圣证”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在中唐诗人刘禹锡坎坷的一生中,长安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文章以刘禹锡谪居外省期间与长安有关的诗歌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诗歌作品内容、情感和诗人的心态,从而论证长安这一特殊地域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禹锡的文学思想与韩愈、柳宗元有着明显不同 ,他认为 ,优秀的文学作品为是作者居高位时所就 ,反对韩愈等人的“明道”思想 ,并出于实用性的考虑 ,对骈文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因此而引来韩愈等人的不理解。除此之外 ,刘禹锡与韩、柳等人思想信仰亦不同 ,韩、柳重视孔、孟“仁政”的社会理想 ,并受孔、孟思想及人格的影响 ,而刘禹锡则对儒学真谛缺乏应有的认识 ,因此缺乏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为七绝大家,杨慎推许其为元和后第一家。刘禹锡在咏怀七绝方面,以时间轮换为主题,采取今昔相对、古今相形和物我相照的方式,感怀启悟时间对生命的穿透力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唐诗人刘禹锡坎坷的一生中,长安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诗人心中一个不变的情结。长安因此也成为了诗人诗歌创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刘禹锡的诗歌中,表现有关长安的诗篇占其全部诗作的43%,而且这样的作品贯穿诗人一生的各个阶段。本文以刘禹锡与长安有关的诗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诗歌中的“长安”描写,进而探究这些因素对诗人诗歌作品内容、情感和诗人心态的影响,从而论证长安这一特殊地域与刘禹锡诗歌创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和七年,太子宾客分司自居易将《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寄给苏州刘史刘禹锡看,刘禹锡回答了一首七言律诗,题为:《乐天见示防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皆有深分”这句话,意思很清楚,本不应产生误解,可是有些选注本却说,元稹(微之)、崔群(敦诗)、崔玄亮(晦叔)三人,是自居易(乐天)的好友,与刘禹锡(梦得)并无深交。这是为了抬高刘禹锡,不惜对刘禹锡的诗进行歪曲。为了尊重历史的真实,特撰此文对刘禹锡与元稹、崔群、崔玄亮的“深分”,试予论证。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主张,他有着自己的理解,这就使他的散文创作在古文运动的大环境下具有了得与失的意义。刘禹锡现存厅壁记共八篇,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出了他的散文创作思想,因此本文以刘禹锡的厅壁记为例来探讨刘禹锡散文创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4.
“骨力豪劲”——是五代诗歌诗评家对刘禹锡诗歌创作艺术个性的总的概括,但是“骨力豪劲”有点偏重于刘禹锡诗歌艺术的内在性,而个性的强烈张扬也是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鲜明特征,因此,“骨力豪劲”,再加上“意气飞扬”,才是刘禹锡诗歌创作艺术个性完整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一、刘禹锡的少年时代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死于唐武亲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他是我国唐代以努力学习民歌著称和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优秀诗人;又是一位积极参加中唐“古文运动”,以隽永畅达的语言,宣传朴素唯物主义和其他进步思想的杰出散文作家,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谈到刘禹锡的籍贯,一般人都沿《旧唐书·刘禹锡传》之误,而称他为“彭城人”。  相似文献   

16.
中唐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作写于长期遭贬谪期间。贬谪前期的诗作以自我为观照对象,借历史烛照自我心灵;贬谪后期的诗作集中于对社会盛衰的观照。他不但继承了前人咏史怀古诗的传统主题,而且有了新的开拓和深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订正旧史书中对刘禹锡父系的某些错误记载,我在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七年第三期发表《关于刘禹锡的氏族籍贯问题》一稿。今再写一稿,对刘禹锡的母系,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春访陋室     
今年三月,我到和县参加第六届皖江五市语文教育论坛,借机参观了刘禹锡的陋室。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朋友是可以患难相助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当刘禹锡因写玄都观观桃花的讽刺诗得罪当权者被再次贬到遥远之地时,柳宗元考虑到他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于是自愿代为前往。虽然皇帝没有批准柳宗元的请求,但也更改了刘禹锡的贬谪之地。十四年后,当刘禹锡再次回到长安时,好友柳宗元却已过早离开了人世。柳宗元去世前,曾将自己的手稿全部交给刘禹锡,还把儿子交给刘禹锡照看。  相似文献   

20.
卞孝萱先生与其子卞敏合著的《刘禹锡评传》(下称《评传》),是最近几年以来刘禹锡研究的又一部力作。是迄今为止刘禹锡研究方面最为全面系统的一部论著,是唐代文史研究的新成果之一。 刘禹锡(772~842)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进步的政治革新家和著名的文学家。《评传》是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一,共十章,二十九万多字。“前五章对刘禹锡的氏族、籍贯、出生地、家世、学习经过、科名、官职、交游等,重新考证”。“后五章对刘禹锡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人生观、文艺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