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教育技击缺失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的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防身自卫主体需求之上。文章对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武术套路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从武术套路内容本身着手进行调查研究,指出武术套路教学内容需要包含更多的技击动作,以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动机,提出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以新的武术套路内容诠释武术的技击含义,保持武术的技击本质。  相似文献   

2.
攻防技击是武术教学的本质.如何让学生在习武中,由浅入深的体会武术技击内涵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学生对游戏的喜欢,巧妙的把简单的武术动作改编成武术游戏对练,运用游戏的胜负规则,初步给学生建立攻防意识;循序渐进采用隔空对练、“精灵球”对练、拳术对练简单新颖的对练形式体现武术技击内涵.  相似文献   

3.
技击性是武术的本质,虽然每个派别都各具特色,但都是历史的沉淀与凝积,随着人类科技发展,现代社会中武术技击的作用已发生转变。学校是体育的篮,是规范、普及教育的必由之路,因此,身为武术教学的传授者,需要反思一下如何使武术技击性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传授,使学生对武术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与积极情绪,使得武术的本质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术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武术的现象与本质.提出武术的共同本质是技击,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武术功法、武术艺术的特殊本质分别是技击含义、技击对抗、技击功力、技击艺术.并对武术本质的成因、作用及原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武术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没有突出对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武术课教学内容陈旧,割裂了传统武术文化内涵;武术教学重技能传授、轻理论学习;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是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对武术课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单一等。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通过高校武术教学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武术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攻防技击价值,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特点,武术才得以区别于其它的体育运动项目。目前,普通高校武术只注重套路教学,而忽视了武术套路的技击性教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武术套路的技击性,已成为当前武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全国7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必修课使用教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论证现行2005版武术教材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技术内容应突出攻防技击属性;加大武术教材中武德教育理论内容的编写力度,改变武术教材内容组合模式;协调武术教材编写者、武术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教师武术教学技术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从武术套路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套路结构的内涵和当下普通高校教学武术套路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高校武术套路教学内容改革。研究结论认为:武术套路结构的本质是指攻防运动过程在演练场地上的轨迹化;普通高校武术套路课教学弊端主要集中在忽视拳脚、架势练习的质量,片面强调布局的空间层次性;改革方向为:“优化难度、注重练法,突出技击、强调单式”——走培养健身武术与终生体育意识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在对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武术教学应体现武术的技击本质属性,“淡化套路、突出技法、强调实用”;教学的过程要“以技击为根本,以武德为皈依”,积极发挥武术“明礼修德”,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改革考评体系,着力提高学习兴趣;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实施模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湖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实施模式主要以半传统式、主副项式、半开放式为主,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点和不足,基本上适应湖南高校武术教育的开展。大部分高校武术课程开设指导思想、目标设置、考评方法符合新《纲要》要求,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待提高。教师武术课程实施模式选择,主要是考虑到学校、教师自身的条件,很少涉及到学生主体因素。湖南普通高校武术课程实施模式选择应尽量创造条件,尊重学生主观愿望,满足学生习武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体现武术的教育价值,文章根据当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结合武术蕴含的传统道德思想,就高校武术教学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武术思想可以从价值观、正义感、诚信意识以及宽容谦让等方面对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结论指出:高校武术课教学可以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高校武术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我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高校武术文化教育与大学生德育培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武术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及其修养过程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道德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加强武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培养,使大学生将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武术文化学习、体悟过程及武术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对大学生身体心理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武术文化的内涵,侠义精神、特点对大学生的性格、美德、审美情趣、身体素质、弘扬传统文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武术操是将武术基本功练习与节拍体操结合起来的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其特点是实用性、表演性、趣味性强,易于学习和推广。近年来,武术操在大众健身运动中备受青睐,其良好的健身效果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中也开始引入武术操,用以提高在校学生的体质与体能。高校在公体课教学中引入武术操的创编与应用,既能发挥其增强大学生体质与体能的功能,又能有效传承、发展中华武术文化,可谓一箭双雕。研究高校公体课教学中武术操的创编与实践应用,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武术课程在高校中开展不甚理想的现状,通过对四川省部分高校进行走访调查并查阅相应的资料总结得出目前高校武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运用逻辑分析法从武术自身特点、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场地设施五个方面分别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因素,并提出如何让大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武术课堂当中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教武育人"始终是贯穿在整个武术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武德教育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并查阅参考有关武德教育的各类文献,主要针对高校学生选修武术套路的武德教育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高校推广武术套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武术运动在体育院校的开展,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成立,为武术运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大学生是武术队伍中的生力军,重视大学生这个最活跃人群对武术运动的参与,对提高武术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针对武术项目培训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工作,本文提出大学生武术创业实训基地建设观点,为体育院校武术运动的教育发展和管理提供有益的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武术学习困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基础上,根据武术学习困难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武术教学规律,分别从武术学习困难大学生自身、外界环境、学校教育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旨在为促进武术学习困难大学生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身心素质差的问题,如何促进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传统武术是我国健身文化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在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高校体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重要价值,将传统武术精神纳入体育教育中,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学校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决于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对社会做出贡献,武术运动不仅仅是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促进心理健康,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近年来,中国传统武术已被规定为高等学校体育必修课程,并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总体趋势是积极的、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令人堪忧的情景。高校的道德过分注重形式化、理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改造往往只局限于在校的这段时间内,无法化育成性。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开展武术课的德育价值,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武术是一种特殊的德育教化手段与资源,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开展武术课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作用与影响是深远的、意义非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