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机会让给学生。在曾经实践的"快乐课堂"中,尝试把"课文范读"让给学生,通过实践,自觉甚好。学生通过研究学习,把文本读"通",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知此,还会知彼,在完成文字朗读的同时,促进阅读理解,为读"懂"、读"美"提供保障,这种学生的探究学习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聪明之举。"学生范读"较"教师范读"更有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新课程理念相符相偕。  相似文献   

2.
<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古人已经做了精辟的总结。事实证明,声调优美,抑扬顿挫的朗读不仅可以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够让学生亲近文本,感知文本的形象美,意境美和情操美,引起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无声的文字化成有声的音符,组织学生以"读"入文,奏响语文课堂最动人的旋律。一、范读,叩击文者的心灵之音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范读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引领学生肘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但是随着电教器材进入课堂,教师范读课文越来越少。很难见到教师声情并戍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范读。  相似文献   

4.
课堂预习指导“五读法”山西/穆枝一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在范读(教师范读纪录音范读)全文时,让学生带着“本文主要写什么”的问题去听读,从而使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范读结束后,教师可以采取层友、诱导、设问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整体感知全...  相似文献   

5.
语文文本,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媒介.教师要培养学生审美的眼光及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境的美,培养学生具有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和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潘红 《学子》2014,(8):29-29
一、教师范读。激发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向师性强,喜欢模仿是他们最明显的特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范读可以使静止的文字符号变成动听的音符,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自然地融入课文所营造的情感之中,从而和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范读”是语文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几乎都是听老师“范读”长大的。要是说教师的范读影响了我们大家朗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发展,大家可能接受不了。在新课改的今天,用新的教育理念来审视语文教师的范读,我们觉得将范读,尤其是将教师的“范读”前置确实弊端多多。教师范读似乎总留有对学生不放心的“教师主体”的影子。教师范读,学生只能模仿;教师范读里所流露出的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影响学生对课文其他角度的理解;用新课改理念来思索,它存在抑制学生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副作用。因而,要改变教师范读在课堂教学结构中的位置,应将教师的“范读”放在学生充分朗读、理解之后。这时,教师的范读就变成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一个参照:朗读的参照,理解的参照。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文艺的心理功能,先秦学者曾有过不少深刻的论述。《荀子·乐论》云:“穷本极变,乐之情也。”荀子认为音乐具有探索人们立身处世之本——伦理道德以及感情、情绪变化的功能。这里的“人”,既指演奏家、歌唱家,也指社会上的一切人,正如《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说的,“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朗读则是达到此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教师的范读在教学中积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是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读解的“催化剂”。但是随着电教器材进入课堂,教师范读课文越来越少。很难见到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共鸣的情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教师的范读。一、通过教师的朗读,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语感”,反映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运用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语道破了文章是情感的载体的奥秘.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去拨动、震撼学生心灵的"情"弦.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作者、人物同悲欢、共爱恨、以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正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能力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的关键。语感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逐渐养成的。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善于引导,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一、书声琅琅———把握语感的脉搏(一)融情范读,熏陶语感在范读课文阶段,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熏陶语感"的作用。教师在范读时,倘能够动情、入境,用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经验直接给学生以熏陶,使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准确、鲜明的感知,甚至进行深入的内心体验,学生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2.
范读是引导学生朗读的第一步。教师范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唤起学生的感情、丰富学生的词汇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着显著效果。声情并茂的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鲜明的情感,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3.
片段一:聆听自然之音,拨动心灵之弦,激发无限想象教师板书课题之后:师:(配乐班得瑞《翩翩起舞》)现在,竖起你们灵敏的耳朵,睁大你们明亮的眼睛,放飞你们想象的翅膀,听——《草叶上的歌》。(教师在美妙、动听的乐曲声中深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被教师深情的范读吸引,进入了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师:同学们,你们都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1:我仿佛来到了一块草坪上,看见了绿油油的小草!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在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范读课文的不多了 ,有时需要做示范也多靠录音机。这种现象越来越普遍。我认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范读很有必要 ,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积极影响 ;录音示范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手段 ,但在多数情况下不宜将教师的范读取而代之。范读 ,还需要适当加强。一、范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小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 ,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范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在范读课文的时候 ,学生可以视其人 ,闻其声 ,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 ,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一、范读引路,增强语言的敏感教师的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从而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感染力。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  相似文献   

16.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作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这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导向.语文课上,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表达,教的应该是语文,而不是课文.那么,怎样用好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思想感情的文本例子呢?我在教学<沉香救母>这篇课文时,努力尝试把课文作为例子,结合低段语文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让学生在具体而实在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触摸语文、感悟语文,向"藕花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17.
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四种怪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笔者在调研中,尤其在观摩一些多媒体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怪现象,在此提出,以待方家指正。一、教师不范读了以前没推广多媒体教学的时候,课文一般都是由教师先作范读,然后再指导学生诵读,整个课堂书声琅琅,声情并茂,文学气氛非常浓郁。也有老师用录音机事先录好范读磁带,到上课时放给学生听,但只是偶一为之,并不经常。但近两年来笔者却常在公开课上看到这样的情形:应该范读课文了,教师一躬身,轻点鼠标,从网上下载的名家就开始给学生“范读”起来……笔者并不反对播放名家的诵读录音,他们读得确实很好,在音…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读好课文呢? 一、注重教师、学生、媒体的范读 教师的范读是铺路的石子,织网的梭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教师的范读,无疑是一种最直接的引导.它是朗读训练初始阶段最常用的手段.哪个字要读得轻,哪个字要读得重,哪儿要读得快,哪儿要读得慢,一经范读,就能渗进学生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魏惠兰 《考试周刊》2014,(75):33-33
<正>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要抓好朗读教学,必须从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抓起。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一、精彩范读,让学生"想读"所谓范读,有教师范读与录音范读。这是教师常用的范读方法,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朗读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好  相似文献   

20.
要保证阅读课的质量,必须要牢牢地抓住“读“这个根本。朗读,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愈来愈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朗读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呢?我们的做法是:一、范读课文,传情。“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正确的范读最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这是给学生提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范例,也是给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好形式。《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课文,教师进行范读时可用关心、劝慰、感激、悲愤、激动、难舍难分的语气分别表现不同的内容、情感;通过准确的语音、节奏的变化、语气的不同、感情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