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史铁生的书,给人的感觉总与轻松无法联系上。他的笔触极广,涉及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很多。一般说来,是非要用脑用心去读不可的,一遍两遍甚至更多遍。细细地品味,认真地思考,想来有点累,但是,也许只在某一偶然的时候,你会从中领悟出一些东西,也就受益无穷了。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他最近出版的人生笔记,以下摘录了一些片断,也许您可以从中领略其写作的一些特点,并通过韩少功的读后感受来了解到这本书的一二。  相似文献   

2.
<正>合上这本最具灵性光辉的生命笔记,抬头,看到身边的同学或奋笔疾书,或冥思苦想——都在刷题。高三的日子一日少一日,在最初的豪情壮志被苦闷的生活磨去棱角后,有些丧气话已经渐渐听得到了。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一声哀叹,揉一  相似文献   

3.
病隙碎笔     
史铁生是别人眼中的我,我并非全是史铁生。多数情况下,我被史铁生减化和美化着。减化在所难免。美化或出于他人的善意,或出于我的伪装,还可能出于某种文体的积习——中国人喜爱赞歌。因而史铁生以外,还有着更为丰富、更为浑沌的我。这样的我,  相似文献   

4.
病隙碎笔     
《当代学生》2011,(7):38-39
一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写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写剧本的时候明白,之后常常糊  相似文献   

5.
病隙碎笔     
正一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写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须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写剧本的时候明白,之后常常糊涂,常会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其实谁也有"我怎么这么走运"的时候,只是这样的时候不嫌  相似文献   

6.
病隙碎笔     
一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写过剧本的人知道,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上帝深谙此理,所以“人间戏剧”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病隙碎笔     
史铁生是别人眼中的我,我并非全是史铁生. 多数情况下,我被史铁生减化和美化着.减化在所难免.美化或出于他人的善意,或出于我的伪装,还可能出于某种文体的积习--中国人喜爱赞歌.因而史铁生以外,还有着更为丰富、更为浑沌的我.这样的我,连我也常看他是个谜团.我肯定他在,但要把他全部捉拿归案却非易事.  相似文献   

8.
<正>每个人的生命,不可避免地都会经历一些挫折。很多时候我们会沉浸在困境带给我们的痛苦中,一味抱怨我们经历的挫折太多而幸运太少,进而使生活失去色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挫折与困境呢?让我们翻开《病隙碎笔》,跟随史铁生的文字,去感受那深刻的体悟和昂扬的生命吧。  相似文献   

9.
《病隙碎笔》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全书分为6部分,共计243则随笔。书中,史铁生以通俗优美的语言探讨了大量深刻的人生问题,比如死亡、信仰、宗教、爱情等等。这些讨论中流动着作家的生命力和智慧,给人激励,更令人深思。本期栏目,我们从中选编了4则随笔并略作评点,以飨读者。需要指出的是,为便于读者阅读,我们根据内容为每则随笔加了题目,而原书中只是标出了序号,没有题目。  相似文献   

10.
【阅读引言】史铁生,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  相似文献   

11.
残疾与爱情,这两种?肖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我说过,这样强调是恰当的。我只是没想到,史铁生在四十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1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重视阅读对学生素养的提升作用,并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学习任务群之一,并指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相似文献   

13.
皖籍现代未名社作家韦素园的文学创作大部分完成于1926年底病后,在内容上主要以病患者的独特视角,呈现由于疾病引发的各种心理体验,包括病患者的生命意识和爱情心理等。韦素园于病隙中的碎笔,既是二十世纪中国疾病文学的构成,也是读者窥视患病作家内心世界的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4.
15.
鲁燕 《师道》2014,(9):52-53
其实,很早几年前,我就将史铁生的很多本书买来,但是搁在书架上,几乎没有去读。这种距离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他的文字,而是,我在寻找或者说在等候一种与他相遇的极佳时机。我不急,可是他却走了。  相似文献   

16.
学堂碎笔     
我是在学校里摸爬滚打却依旧找不到方向的小小少年,手里拿着碳素墨水笔,写写画画,不知所云。我明白我们这类孩子的苦恼,也可以提笔写下我们这类孩子的悲哀。(一)上课的铃声总是不厌其烦地  相似文献   

17.
碎笔高三     
当六月逐渐走近,所有高三学生的紧迫感又增强了一分。高三实在是个很矛盾的时间段:远望时,高考像珠穆朗玛峰耸立在那儿,心中怀着深深的恐惧;处于其中,又是五味杂陈,紧张得来不及整理表达自己的心情;而一旦这一页翻过,便会觉得一切都是风清云淡。在大学校园里回想起高三,那时大概就是无尽的幸福回忆了。不管你是处于远望之际,还是恰恰身处其中,今年的高考又踩着鼓点将至。那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面临高考的高三生们是如何感觉高三的。  相似文献   

18.
史铁生 《高中生之友》2011,(1):48-48,49
史铁生,河北省涿州市人,1951年生于北京,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从21岁至今,历经三十余年轮椅生涯,他成了一位睿智的作家和思想者,将写作与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9.
《爱的教育》一书中的《病中的先生》,作者从老师谈话中体会到老师即使在病中也为学生担忧,怕他们学不好。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使我知道了老师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当我读到“先生每日教五小时的课,运动一小时,再去夜校担任功课两小时”时,心里不由得吃了一惊——上七小时的课啊!七小时是多么长啊,七小时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写两篇日记,读一本书……上七小时的课,听已经很累了,更何况讲课呢。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可当我读到“先生吃饭草草地吞咽,从早到晚一直没有休息”时,不由得深思起来:饭都吃不好,还要劳累一整天,中间连休息…  相似文献   

20.
杨绛小说《洗澡》以冷隽的笔致刻画了知识社会的人生世相,作为外国文学的翻译家和研究者,杨绛的研究与写作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