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浙教版语文教材每篇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单元提示和课前提示,其内容主要有:一是对作家、作品、文体、背景等文章基础知识的介绍:二是对课文的思想内容作提纲挈领式的分析;三是关于文章写作特点、语言特色的说明;四是指出文章学习的重点、难点;五是介绍文章的阅读方法等方面。可见,“提示”无疑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材料或补充,可谓是教科书中的“指南针”。教学中,若能不失时机的合理运用,对提高课堂效率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有四条:“点”“线”“面”“体”。一、从“点”上突破“点”包括思想品德课中的观点、要点、重点、难点、疑点。一般而言,课文的要点、重点都集中体现了课文中的观点,而难点和疑点的解决又使学生更易了解课文的观点。根据不同的课文,可用不同的方法,如要点集中法、重点突破法、难点分散法、疑点排解法等来实现教学目从“线”上入手,贯穿教学目标,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又一手段。所谓从“线”上入手,就是指从思想品德课课文的观点、情节、形式、时间、范围、深度等不同线索来实现教学目标。掌握这…  相似文献   

3.
作文课如何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兴趣去写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写作题材,如自由命题作文,各种课外练笔等,即学生自己“找米下锅”;也可以结合课文教学,组织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让学生练笔,即教师“给米下锅”。“给米下锅”应根据课文的文体特点来灵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语文教育历史上,从没有课文提示到有课文提示,显示出我国教育观的变化———从“教学”到“学教”,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修订本)在课文前全都有提示,基本上分为二类:一是教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二是自读课文前有自读提示。从总体上看预习提示或者提供背景材料,或者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但着眼于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仔细分析可看出有的有益于学…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语文教育历史上,从没有课文提示到有课文提示,显示出我国教育观的变化——从“教学”到“学教”,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试用修订本)在课文前全都有提示,基本上分为二类:一是教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二是自读课文前有自读提示。从总体上看预习提示或者提供背景材料,或者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但着眼于语文教育的目的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仔细分析可看出有的有益于学生学习,有的不可取。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第一册语文教材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中新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选入的课文中有房龙的《〈宽容〉序言》。   这篇课文从写作目的来看是学习、了解序言,但课文形式上是散文诗,或者说是哲理诗、寓言诗。“序”的作用是介绍推荐某一著作,帮助读者接受理解,要说明写作目的、内容,以及写作的过程和背景材料;而“散文诗”“哲理诗”则具有“诗”的特质,有渗透着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有能引人身临其间的意境,有鲜明生动的语言,也有着启人睿智的哲理。深刻的思想与尽可能完美的形式结合,使得这篇序言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瑰宝。   这样一…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王俊鸣,矢志追求语文教学科学化。语文教学首先是科学,然后才谈得上艺术与风格,否则所谓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只能是空中楼阁。王俊鸣先生从“定性”“悟道”“讲法”诸方面构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认知体系。“定性”,即明确语文课的性质与任务;“悟道”,即理解读书规律、作文规律、学习者心理规律;“讲法”,即讲求依“道”而行的具体的操作手段。  相似文献   

8.
吕立 《贵州教育》2009,(18):36-37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此,每一篇课文必然要体现两方面的价值。其一,课文本身的阅读价值,即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感情、人生哲理、态度价值等等,它赋予学生精神成长的养分;其二,课文蕴含的教学价值,即语文学科的“语文味”,听说读写的教学内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走进文本,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还要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写作妙处,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真正做到以“他山之石,攻己之玉”。  相似文献   

9.
文以载道教以传道刘畅《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以文悟道”,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课思想教育的特点。“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中的一条基本原则,即语文教学和政治思想教育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生活的世界,纵看是历史,横看是社会。故历史教育.实即服务于我们生活与人生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与本刊编辑部合办的专栏“人教走廊”.亦即“借助历史进行人生教育的走廊”。旨在围绕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用全新的理念、开阔的视野、鲜活的思想、有效的办法,来解析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教学、评估学习……“人教走廊”应...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叶老的话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学语文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正体现了叶老的这一语文教育思想,每一单元都设计了一定量的课内自课文和参考阅读课文,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类课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目前语文教坛上对这类课文理解,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它当作讲读课,由教师“精雕细刻”;一种是让学生自由阅读,不组织、不引导、不检查效果。  相似文献   

12.
点面结合的教材处理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教学艺术。这里的“面”指的是课文的基本内容,这里的“点”指的是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课文“面”的处理艺术“面”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与把握。思路是理解文章的入口,也是理解文章的向导。理解和把握了文章的层次结构,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小说和戏剧的“面”就是作品的情节。情节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历史,只有先理解情节,才能理解人物。处理这类课文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情节,欣赏情节,概括情节,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情…  相似文献   

13.
“以文悟道”,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单宾“师其道而求于文”.“以文悟道”,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是语文课的一个特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进行了探索,有下面几点体会。一、深入研究教材是基础要使文与道结合得好,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德育...  相似文献   

14.
袁昌仁 《云南教育》2005,(16):33-33
《鲁本的秘密》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是:1.通过自主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结合自己实际,对照鲁本对母亲的关爱,从思想深处受到教育;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内容后,可紧扣“心动”、“筹钱”、“送礼”三个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研读课文,以达成上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现在正使用的中学(中专)语文教科书中,每篇谋文前有“预习(自读)提示”.中有“注释”,后有“思考和练习”,这是笔者为让学生学好语文所备好的资料。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预习(自读)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这些简要的文字是学生日老汉文的向导。纵观教科书中的“提示”内容,大致有四种:一是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的;二是指出文章作裁和写作特点的;三是点明课文中心和学习目的的;四是提供欣逢范例和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的。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预习提示…  相似文献   

16.
该成果主要是通过指导阅读者在阅读课文过程中进行“把握特点——突出重点——攻破难点”的整体感知、分“点”阅读的全程互动式阅读来增长知识,学会阅读。其基本模式是“三读四导式”:   “三读”是: 1.通读 (面读 )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认识与把握特点 (以“点拨”为主 ); 2.精读 (点读 )课文,抓住课文重点句段进行感悟、熏陶,深入领会和把握特点 (以“点评”为主 ); 3.研读 (线读 )课文疑难或新问题,攻破难点,以进一步认识与把握特点 (以“点化”为主 )。 “四导”是: 1.导语——有特点,新颖、恰当,富有启发性; …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就是例子。”的确,现行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名篇名作,无论从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谋篇布局还是从用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的运用等方面,无不独具匠心。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说:治学要先治史,“无论是攀文学的,学科学的,他应该先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龚自珍也说:“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这些都告诉我们知“史”解“情”的重要性。在语文科教学中结合“两史一情”教育不仅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但是,这并非是说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或历史课,而是要充分尊重语文科的特点,也只有在充分尊重语文科的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把“两史一情”教育搞好搞活。即教学目的、备课思路都应根据具体课文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两史一情”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渗透”上狠下苦功,使学生在教学中受到“史”的教育,因文知史,因史悟道。  相似文献   

19.
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组成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与载体形式,该类型的课文在新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编排比重较高。革命文化题材类课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借助阅读、思考与表达来更好地挖掘理解文本的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更好地彰显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最终实现文道统一。文章从文本类型和教学目标两方面探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的编排思路,围绕情感朗读、问题引思、情境促达三方面探讨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提高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效果的策略,以更好达成该类课文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这学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注意使学生改变过去学用分离的现象,让他们把学习课文同写作结合起来,表达三大革命的内容。这对课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从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写作能力两方面来考虑,讲授课文必须狠抓文道结合。“道”是通过“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