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3年"芙蓉姐姐"以凭借风格独特的照片在网络走红后,互联网进入一个"哥"和"姐"的时代,因择偶标准而备受关注的"凤姐",因混搭时尚的穿着而广为流传的"犀利哥",类似的传播符号层出不穷。近两年,微博上又兴起了以"马云爸爸"为代表的另一类亲属称谓合成符号,亲属称谓的泛化运用已然成为网络戏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当下的社会文化背景,着重探究亲属称谓泛化运用背后的传播机制,即亲属称谓怎样与传播主体相结合的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传播符号,在亲属称谓的选择和传播过程中,反映了网民何种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2.
"××哥"是因网络上"犀利哥"而流行开来的一种语用形式,这种结构来源于"哥"表示称谓的常用格式,但在意义上只保留了"哥"原有的指称男性的语义特征,其具体用例是通过借代方式产生的,同时通过仿词手段产生了一些衍推用例。  相似文献   

3.
从"网络哥姐"现象谈网民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哥姐"属于网络时代的特有现象,当一些人自身的某一特质被网络无限放大,同时又与网民的某种心理相契合时,便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在网络世界备受追捧,因此该现象的产生不是自发也并非偶然,而是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网络哥姐"这一独特网络景观的出现,对网民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俯卧撑""躲猫猫" "打酱油";"淡定哥""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姐的狂放" "哥的犀利" "让子弹飞";"童鞋们" "有木有" "泪牛满面"……如果说这些网络热词成了"潮语",那么,几所大学校长在开学(毕业)典礼上的运用,也起了广而告之的作用.自去年"根叔"大串烧网络热词给学生讲话受到追捧后,舆论因此而热闹.叫好的说:大学校长摈弃"官话"讲"人话"好!并且断言这是转变校风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象鼻"是古籍版本学中的专有名词,与"书耳""鱼尾"等都是古籍版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象鼻"虽是古籍版式中版心的一部分,但却从未在今存古籍中出现,而如叶德辉、张舜辉等文献学大家之作都无对"象鼻"一词的来源进行考证.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著作对于"象鼻"的界定通常一笔带过且说法不一,并常与"书口"的释义与功能相混淆.因此,笔者猜测,古籍版式中并无"象鼻"一说,"象鼻"是今人根据"鱼尾""书耳"等版式之形所新造的词.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2005年,新华社总编室发布了《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1批)》,其中很多禁用词也有可能出现在科技书刊中。为了帮助大家在涉及相关问题时正确使用规范词,特摘编如下,供学习参照。1)对有身体伤疾的人不使用"残废人""独龙眼""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2)报道各种事实特别是产品、商品时不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具有强型评价色彩的词语。医  相似文献   

7.
翻开西方报刊,几乎没有哪家报章可以忽略中国.可以不夸张地说,英国报刊国际新闻如果按国别检索,"中国"几乎是"美国"、欧盟之后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但如果细细品味这些连篇累牍的中国报道,不难发现,英国媒体报道中国经济时又几乎没有例外地与"环境""倾销""能源价格"等"问题"挂钩.  相似文献   

8.
有关两会的常见错误用语有哪些?怎样规避?如何正确使用规范用语?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梳理一番将有助于相关的报道工作。 1."×届全国人大×次会议""全国政协×届×次会议"这两个会议名称中"×届""×次"的位置不同,不要写错。"两会"一词因使用较广,可不加引号。"十五""十一五"均应加引号。 2.不要随意使用简称和略称。"政府工作报告"不要简写成"政府报告"。 3."提案"与"议案""建议"。全国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的网络江湖可谓风起云涌,"菊花教"、"芙蓉教"、"红衣教"等一批网络教派纷纷涌现.2009年,"春哥教"、"寂寞党"、"贾君鹏家庭"等也借势兴起,"信春哥,得永生"、"×××的不是×,是寂寞"等话语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掌握了各论坛的主流话语权,网络江湖一派兴盛.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18日,一名广东网友通过网络上传了一段录音,反映广州市法制办公务员态度蛮横,还大吼大叫,于是这位彭姓公务员遂以"咆哮哥"之名一夜暴红。近年来网络红人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各种"哥姐"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相似文献   

11.
正"届"相当于"次""期",常用于定期举行的会议或毕业(生)等。例如:本届会议、历届会议、应届毕业(生)。在实际运用中,"届"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还用于"××运动会""××赛""××展""××节""××周"等定期举行的活动。例如:第15届多哈亚运会、第75届日内瓦国际车展、第2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第1l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可见,在实际使用中,"届"是可以用于"××节"的。  相似文献   

12.
王金玉先生此前提出"文档"一词最早出现于明初,其依据为辽宁省档案馆现存的《明实录稿本》中出现了"文档"一词。但据笔者及其他学者考证,这份《明实录稿本》并不是明代作品,而很可能是清代的满语回译本。而"文档"一词应出现于满语译词"档子""档案"等产生之后,在清代中期才开始应用。  相似文献   

13.
"编辑""出版"最早出现时间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北齐·刭罔而非唐初 "编辑"是一个由联合词组凝固形成的动词.其中,古代汉语中的"辑"和"缉"在"连缀""整合""聚集""纂集"等意义上是通用的.现代权威的说法认为,"编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初李延寿所著<南史·刘葆传>中,其文日:"家有旧书,例皆残蠹,手自编缉,筐箧盈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网络社会中风行着各路以"哥""姐"为称号的人物,引发公众和传媒的热议,其中典型的如"犀利哥"、"凤姐"。本文认为,无论是否出于炒作目的或存在网络推手助推,这些"哥""姐"们接受的是大众狂欢式、围观式的消费。在传媒消费主义视域下,"哥""姐"现象之热背后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式微,人文精神和传统消费文化价值的沦丧,以及大众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弱化。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这个词现在已经常在报刊上出现,一些发达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多媒体到底是什么,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切的界定。可以这么说,人们碰到的录音机、计算机等是单媒体,多媒体[英文名Multimedia]就是把计算机、电视机、录音机、通信设备、游戏机等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汉语亲属称谓丰富繁多,且常被运用到非亲属成员身上。从多角度探析这些称谓使用的教化、凝聚、调适功能,有助于更好地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17.
称谓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源远流长的一大体系。从《尔雅》开始,《方言》、《释名》等书就陆续收载了大量的称谓词,且“厥后世代愈积,称谓愈繁”。汉语称渭词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在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直到清代梁章矩的三十二卷《称谓录》问世,“用为稽古之资,且增(?)词之助”,才有了专门汇集称谓词的专著。但此书所收约8000个词目仅为资料汇编性质,缺乏系统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含有"××门"的词语时常见诸各种新闻媒体。这种现象体现了"门"这个实义词的语法化及其泛化的过程。本文拟对这种现象从语用顺应的角度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保定"油条哥"刘洪安火了,连获"保定好人"、"河北省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成为草根创业的传奇。《保定晚报》作为这一新闻的首发媒体,在催生催火"油条哥"的系列报道中,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让刘洪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经营理念迅速在保定全市、河北全省乃至全国的餐饮行业内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宋代文档名词中,"文书"一词依旧占主导地位,"簿书"、"案牍"的地位明显上升,"文案"、"簿籍""文籍"等词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牍"、"文册"、"黄册"、"架阁文字"、"架阁文书"等词首次出现。本文对"文"、"簿"、"牍"、"案"、"册"等5大族类文档名词的特征与内涵进行了一一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