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同志到人民日报社,同报社编委会成员座谈,听取了社长兼总编辑邵华泽同志的汇报;其后,又看了报社的一些材料。他对进一步办好人民日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殷切的希望。丁关根同志还会见了报社局以上领导干部,并很有兴趣地参观了电脑照排和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开始后,新民报经理邓季惺的胞弟邓友民到延安去了。邓和报社一个与友民要好的同志,邀请他给《新民报》写通讯,他表示同意。《新民报》由南京迁到重庆复刊后不久,原在报社工作的胡迦彤(宋迪夏)同志也去延安,报社负责人和与胡有关的人,又要她写通讯,她也同意了。还有报社的其他同志,也根据各自的关系,约请去延安的同志写稿,都乐于接  相似文献   

3.
为纪念解放军报创刊十周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同志,副总参谋长杨成武同志和副主任刘志坚、徐立清、梁必业、傅钟同志,于一月二十六日上午接见了报社全体同志。萧华同志、杨成武同志在接见时向大家讲了话。萧华同志在讲话中勉励报社同志今后更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坚决贯彻毛主席的办报思想做好报纸工作。解放军报一定要根据林彪同志的指示,在突出政治、宣传毛泽东思想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要抓好两头,跟党中央、毛主席,军委和林彪同志的  相似文献   

4.
4月下旬,苏北正是春色宜人。盐阜大众报的第一任老社长王阑西同志(前对外文委副主任)到盐城后的第二天,就兴致勃勃地来到报社,受到了全体同志的热烈欢迎。与王阑西同志一同来报社的还有曾经在苏北解放区工作过的新闻工作者方言、李扬、方徨、钱小惠、陶一波等同志。报社副总编严锋向王阑西同志一一介绍了在场的全体同志后,风趣地说:今天在场的同志有四十年代的,有五十年代的,有六十年代的,有七十年代的,也有八十年代的。今天的聚会可以说是“五代”同堂了。接着,  相似文献   

5.
江山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08,(12):F0002-F0002
由本刊编辑部主办、人民海军报社协办的“改革开放30年军事新闻事业发展”研讨会,11月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人民海军报社、空军报社、人民前线报社、人民武警报社及解放军报社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畅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军事新闻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13位同志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6.
今天是北京月报社庆的日子,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北京日报在北京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当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北京日报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是由于从创刊开始,在彭真同志、刘仁同志和当时的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范瑾同志、周游同志等一大批老新闻工作者,带领着当时报社的许许多多的同志,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培养了一个很好的作风。  相似文献   

7.
人民日报国际部李芾同志从事夜班编辑工作35年表彰会8月6日下午举行。总编辑邵华泽和副总编辑张云声分别向李芾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社长高狄还就夜班工作发表了讲话。高狄首先代表编委会和报社全体同志感谢李芾同志“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人民日报最辛苦的出版工作”,号召报社全体同志学  相似文献   

8.
5月5日,山东人口报社全体同志满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专程到地处沂蒙山区的蒙阴县野店乡北晏子村,看望各自结对捐资助学的孩子。去年,在希望工程建设中,报社每个同志与这个村失学和即将失学的一个孩子结成了对子,在经济上予以资助,不少同志还经常通信联系,鼓励孩子成才。为加深与资助对象的感情联络,促进希望工程的发展,报社党支部组织了这一认“亲”活动。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国际部李芾同志从事夜班编辑工作35年表彰会8月6日下午举行。总编辑邵华泽和副总编辑张云声分别向李芾同志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社长高狄还就夜班工作发表了讲话。高狄首先代表编委会和报社全体同志感谢李芾同志“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人民日报最辛苦的出版工作”,号召报社全体同志学习他不求闻达、默默奉献、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品德和精神。在谈到夜班工作时,高狄说,报社的一切工作,最终都体现在版面上,而最后负责出版的,就是值夜班的同志们。夜班的同志时间紧,责任重,风险大,在生活上也要付出很大牺牲。一个人上夜班,把全家的生活秩序都打乱了。再加  相似文献   

10.
报社领导体制的改革,是搞好报社自身改革的重要关键之一。本刊发表的《报社领导体制改革探讨》一文,是李家斌同志在调查了目前上海三家主要报社领导体制的情况之后,经过分析和研究写成的。他在文章中,对报社领导体制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设想和具体意见,值得大家一阅。希望新闻界的同志们就这一问题,发表意见,积极探索报社自身体制的改革。——编者  相似文献   

11.
1998年6月30日,是一个阴雨的日子。就在这天下午,传来了王立行同志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的消息。报社的同志都被这突来的噩耗震惊了。7月6日,我随报社的200多名同志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向立行同志的遗体告别。我向这位我由衷尊敬的老领导三鞠躬,向他默哀......词时,立行同志积极倡导、支持新闻改革,关心、培养、爱护青年记者的一件件往事,不禁涌上心头,仿佛就在昨天......1982年,我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到北京日报社,感到报社有一种学习、钻研的气氛,我所在的农村部也是这样,对青年记者很信任,很放手。不久,我便接到了…  相似文献   

12.
报社领导体制的改革,是搞好报社自身改革的重要关键之一。本刊发表的《报社领导体制改革探讨》一文,是李家斌同志在调查了目前上海三家主要报社领导体制的情况之后,经过分析和研究写成的。他在文章中,对报社领导体制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设想和具体意见,值得大家一阅。希望新闻界的同志们就这一问题,发表意见,积极探索报社自身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近日,由全国铁路记协举办、中原铁道报社承办的全国铁路记协报社管理经验交流业务研讨会在开封举行。来自全国铁路系统五十多家报社及宣传部门的负责同志在一起进行了交流研讨。全国铁路记协主席郭安智、常务副主席锁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铁柱同志参加会议,并就新形势下端正办报方向、加强报社管理、提高报纸质量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据人民日报内部刊物《编采业务》透露,该刊编辑室按照编委会的意见,和报社各个部的同志一起,从最近两年来的人民日报上,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和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上,选择了100多篇写得较有特点的新闻,经过几轮筛选,选定20篇左右,加以简单评点,登在《编采业务》上,供报社同志研究、参考。该报总编辑谭文瑞还为此写了一篇短文,请大家都来研究一下新闻。报社编委会下这样大的功夫,在全报社提倡研究新闻(这里主要指狭义的新闻,消息),这是改进报纸,提高报纸质量的扎扎实实的举动,是值得在新闻界称道的。  相似文献   

15.
二月十三日,《北京日报郊区版》发表了《儿子“高堂”稳睡老母“冷宫”焚身》的报道,许多读者来电话、来信称赞这一报道抓得好。我们能抓住这个典型,是通讯员刘秉华同志热情工作、及时地向报社反映情况的结果。赵秀兰老人被烧死这件事是二月五日发生的,刘秉华同志七号早晨听说此事后,十点钟就给编辑部打来电话,报社及时派人去进行采访。这期间,刘秉华跑前跑后,积极配合报社同志工作。在报纸大样付印的前一天下午,版面急需一张赵秀兰大娘居住的小屋的照片,报社给他打电话说明这一情况,他接电话后的两个小时,就把照片底片  相似文献   

16.
正当新的一年刚刚到来,全社上下满怀豪情地庆贺军报创刊40周年的时候,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和军委其他领导同志来临报社视察席切接见了全体工作人员并合影留念。江主席对报社师以上干部作了重要讲话。如此盛事,在军报的发展史和我军的新闻史上尚属首次。这是对军挥全体工作人员的极大关怀,也是对全军新闻工作者的极大鼓励。解放军报是中央军委的机关报,它从创刊至今的40年中,一直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毛泽东同志曾为军报题写报名,并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接见报社工作人员;邓小平同志一直关心军报的宣传…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同志亲自书写的《萍矿工人报》报头,现在又重新与读者见面了。回想起这个报头的遭遇,令人悲喜交加。一九五五年九月,萍乡矿务局的全国人大代表郭清泗上北京开会。当时的萍矿工人报社代表萍矿工人的意愿,委托郭清泗同志带信给刘少奇同志,请少奇同志书写报头。会议期间,中间休息,在怀仁堂外的草坪上,少奇同志与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在一起交谈。郭清泗同志走拢去,拿出萍矿工人报社写的信,说明来意。少奇同志笑问毛泽东同志:萍矿工人报要我写刊头啦!”毛主席当即回答: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阳春三月,古城西安披绿盖翠,鲜花盛开。《陕西日报》迎来了她50岁的生日,连日来,报社大院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3月24日,报社在会议室里举行了一个热烈而简朴的纪念会。省委、省顾委、省政府、省军区领导同志张勃兴、章泽,白清才、牟玲生、王希斌及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何金铭、刘文义、高英杰、崔成五等出席。受人尊敬的各个时期在报社工作过的老同志和报社离退体职工欢聚一堂,自豪而又动情地畅谈报社的  相似文献   

19.
解放日报社最近根据党委的指示,同上海其他机关干部一起,在报社内部开展了回忆对比教育.报社全体干部,以总编揖到记者,都进行了回忆对比.经过这次回忆对比,报社同志都说:这是解放十四年来自己受阶级教育最深的一课!我们报社在进行回忆对比教育之前,先向上海别的单位学习了经验.一○六厂、上海汽输机厂等工人和干部广泛诉苦、忆苦思甜的经验,给我们以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期间,报社是拥有二百多支抢的活跃的游击队,在时敌斗争最艰苦的日子里,出过石印报、油印报,出过十六开的小报.为了坚持敌后的新闻阵地,报社先后有三百位优秀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