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单元各篇课文叙写了普通人,表现了生活中各种形形色色的“爱”:《阿长和(山海经)》以动情的笔触,写出了作者对阿长的敬意、感激与怀念。《背影》让人感受到的是浓浓的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台阶》一文。从儿子眼中,我们看到了对创业维艰的父亲的无限关怀。《老王》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虽然穷苦卑微但极有道德良心、极其纯朴的好人的后半生。  相似文献   

2.
问题缘起《台阶》一文教学正在进行中,教师提出:"父亲为了造一间有高台阶的房子,他是怎样准备的?请以课文中的具体句子来回答。"学生从课文里很快找到了很多答案。"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杂志2007年第8期发表了杨先武老师的《可敬而又可悲的父亲》一文,杨老师认为:“‘父亲’把改变地位的希望寄托于加高台阶却是可悲的”。父亲的可悲在于“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更为中国农民的落后状态和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而叹息。父亲的故事不过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不能不道德相待并缺乏相互尊重的现象。父亲渴望赢得尊重,但他并不懂得怎样才能赢得尊重。只能迎合世俗观念.费尽体力筑高自家的台阶。”[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小说是一个结,读小说就是在解结。《台阶》这篇小说的结却不易解开。这篇小说的纠结处在于:1.小说意象的隐喻性文章中的台阶显然超越了实用的功能,父亲造台阶也并非为实用,而是因为台阶高等于地位高。台阶是地位的象征,是被人尊重的象征。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体现了他对渴望改变地位的追求,这是一个农民人性的觉醒。所以,台阶成了精神追求的隐喻符号。  相似文献   

5.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小说,通过描写父亲终年辛苦,积铢累寸,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而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在我们细细品读《台阶》之后,才发现父亲在台阶背后所暗藏着的更深层次的涵义.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八课是李森祥的小说《台阶》,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研讨”的“把握意蕴”部分从两个角度分析了该小说的中心——“①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  相似文献   

7.
一次公开教学课中,有位老师让学生质疑《台阶》,学生提出质疑:作者在《台阶》一文中对父亲是有思考的,父亲修建新房,将原有的三级台阶建成了九级台阶,但建好了九级台阶的父亲并没有享受到快乐,这是为什么?老师要求学生互助学习,其中一位同学认为:父亲建起九级台阶就衰老了,这是可悲的。老师对学生的这个问题并没有深究,而是简单地说:建新房,筑起  相似文献   

8.
《台阶》是李森祥的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通过讲述“父亲”操劳一生盖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中国农民式的父亲形象。这样一篇文章,如果只是根据文中的叙述泛泛解读.学生只能得出这样一个认知: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厚道谦卑、渴望受人尊重,有着愚公移山精神的人,作者充满了对“父亲”式的农民的同情与怜悯。这样的解读太浅,  相似文献   

9.
[设计思想]一、给解读文本找到高屋建瓴的台阶《台阶》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为了不低人一等,得到他人尊重,准备造一个高台阶的故事。为了这个目标,这位农民开始了漫长的准备,付出很多,充满艰辛,最后造了一个九级台阶,台阶增高了,父亲却老了。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有志气,有目标,为了目标充满坚忍不拔的精神,诚实劳动,不怕困  相似文献   

10.
李森祥的《台阶》有多种解读.有人以为父亲倾其一生造九级台阶不值得,王君老师的观点是必须要讲出父亲的伟大.以台阶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更高以及台阶背后的密码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父亲伟大的深层原因:父辈们为下一代奠定基业的良苦用心及由此而暗藏的人类前行的精神密码.  相似文献   

11.
听一位老师执教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一课,在分析探究父亲的形象时,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很有探究意味和探究价值的思考题:  相似文献   

12.
李森祥《台阶》中的父亲,刻画了老一辈农民特有的坚韧与谦卑,塑造了一个勤劳节俭、操劳一生、平凡而又伟大的父亲形象。然而,在作者的真实生活中,他的父亲却让人感到"残忍冷酷"。深入文本剖析父亲形象的同时,探寻追溯作者的真实生活,了解作者生活中的父亲,将真实的父亲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对照,力求挖掘出《台阶》一文的深层次意蕴:凝望台阶、读懂父爱;致敬父辈、树立人生的标杆;关注中国农民、寻找民族文化中的厚重台阶。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课本《背影》、《台阶》中父亲的形象,能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14.
《台阶》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文章写了一个老实厚道、毫无经济基础的父亲,却非常羡慕人家高高的台阶,于是花了大半辈子的心血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可是,台阶做好后,身体垮了心情也失落了,尴尬不已。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一般的教学重心是通过疏通故事情节,品析细节来感悟  相似文献   

15.
黄新囡 《现代语文》2009,(10):116-117
一、教学说明: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的单元主题为"疑为学之始",这个单元选编了内蕴颇为丰富的几篇散文、小说,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发问、独立思考"的平台。《台阶》这篇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贫穷而卑微的农民父亲为提升自己的地位,倾其一生的心血建成了九级台阶,  相似文献   

16.
实录呈现:(课前5分钟)指导学生读书。师:读完之后你有什么问题?生:"为什么这篇课文的题目为"台阶"而不是"父亲"?师:你呀,把老师问住了,等你深入理解完课文后自会明白。初读课文,文中出现了几个台阶?生:旧台阶和新台阶,师:旧台阶共有几阶?生:3阶,新台阶共有9阶。师:父亲对两个台阶的态度分别是什么?父亲总说我们家的台阶低.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语课堂学教育的缺失 我做了一个实验.让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和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同时读一篇他们都还没有学过的章——人教社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一篇课.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台阶》。之所以选这篇章。是由于这篇现代新字生词极少。甚至可以说写得十分浅白,可以“照顾”到那位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全除了“尴尬”一词外。几乎没有十分出彩的字句。不到20分钟。他们都读完了。我问:读懂了没有?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读懂了。,我逐一地问他们:这篇章说些什么?小学四年级学生回答:讲一个父亲把一座三级台阶的房子改为了九级台阶的房子。初中生显然嫌小学生的回答太简陋.补充道:主要是他家乡有一种观念,房子的台阶越多,房主人的地位就显得越高。初中生为他比小学生读出的东西要多一些而显得尤为得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台阶》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父亲修台阶为主线进行叙事,揭示了上个世纪农民渴望被人尊重的朴实愿景。本研究将《台阶》一文的解读思维、行文结构以“台阶”形式呈现:缺憾的结局带来的思想启发——把文章的终端化为读者深思的开端作为第一阶;明晰父亲悲剧的根因——思想束缚和欲望与空虚的无尽轮回作为第二阶;个体引申到群体——父亲的思想束缚背后更深更广的阶级观念为第三阶;助读者登上最后一阶——在悲剧中摄取个体的启示录。帮助读者沿着文章步步深入,在《台阶》之后看到更高的台阶,登上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9.
一、导入父亲,是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之一。和同学们一样,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刻画"父亲"的形象的?表现了"父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章题目和内容有什么关系?反映了"父亲"那个年代怎样的生活状况?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小说《台阶》。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8期刊登了杨先武的《可敬而又可悲的父亲——〈台阶〉意蕴新探》,同年第10期又刊登了王君《〈台阶〉的结尾是败笔吗?——〈台阶〉意蕴再探》。拜读上面两篇文章,我不由想起了自己2004年与作者李森祥的通信。他在给我的复信中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