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常是指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现代经济学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两类,即粗放型和集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通俗地说,就是要选择合理的增长方式,不是简单地靠多投入来增长,而主要应依靠提高效率。选择什么样的增长方式,要取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还要取决于发展观。因为增长方式是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很大成效;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比如,我国的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增加。它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素生产率指单位投入产出量用百分数来表示。在经济增长各因素中,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无限的,因而,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今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已被人们普遍认识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今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粗放型和集约型是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而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相反,它是依靠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经济增长,它主要是将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以求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从而增加产品数量和产值。我国过去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带来。这里我们以改革前后两个时期我国国营工业部门总要素耗费指数平均增长速度与单位要素投入产出水平指数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权数,把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分为两部分,即由总要素耗费增加所带来的增长和由单位要素投入产出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增长,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在总要素耗费和单位要素投入产出水平各自内部的各种要素之间进行分配。如下表: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凯恩斯财政乘数理论和现代财政理论,相继讨论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以及转移支付对产出的乘数效应,共同得出的结论是短期利用外债来拉动一国经济的增长可以取得较好的乘数效应,但长期内只能依靠国内的投资拉动。并且由于政府支出与转移支付对产出的效果影响不尽相同,所以国债对经济拉动的乘数作用既取决于国债来源结构,又取决于国债的投向结构。  相似文献   

6.
经过依赖增加要素投入和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的工业化早期发展阶段的区域,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未来经济发展要将其资源逐步从传统产业转向技术性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引导区域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其发展路径要做到从依靠物质资本积累转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积累,从依靠传统要素投入转到加大对知识生产的投资,从依靠传统产业的增长转到充分发掘优势产业的技术发展潜力等相应转型。  相似文献   

7.
创新驱动是提升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级阶段,也是一个国家跨越依靠低成本获取比较优势和依靠大量物质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后的新阶段,创新竞争力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力提升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剖析创新竞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国家创新竞争力的内涵和要素,据此构建模型并以G20国家为样本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部分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创新驱动阶段,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还处于要素驱动或者投资驱动阶段。我国要加快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发挥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实现国家竞争实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实质是指以国民生产总值表示的产量的增加及其增加的过程。它包含着决定生产能力诸要素的扩张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集合的概念。中国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转型。目前中国具备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条件,转型势在必行。我们要通过向科技要效益、向结构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效益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真正依靠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以此为基础,利用“索洛余值”法对西藏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研究得出西藏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本要素的驱动,尚未形成全要素生产率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西藏2000-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支持西藏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得出金融的发展可以促进西藏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主要路径为:降低金融杠杆率、加大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融合、“一带一路”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可区分为直接效应和通过微观生产要素所产生的间接效应,利用我国29个省市区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查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被低估,其不仅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通过影响资本与劳动配置效率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依靠制度要素投入增加的"效率型"模式,但制度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已日趋衰减,下一步制度改革的重点应放在中西部地区的自由经济环境建设与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发展教育产业:我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性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一发展教育产业是我国经济 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新的世纪里,我国经济要快速、持续地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一个关键。人们在思索新的经济增长点时,往往想到高科技、房地产业、汽车工业和旅游业等,却很少想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的经济,将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无非是取决于物质资本生产力和人力资本生产力两大要素。在农业社会和前工业化社会,物质资本的投入在社会经济增长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当人类社会进入发达的工业化社…  相似文献   

12.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加速的当下,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相对放缓,人们日益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长期趋势。对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判断,离不开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计。通过应用HP滤波法、多变量状态空间法等经典方法估计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发现,目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相对回落,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的两位数回落到2012年的8%左右;考虑资本冲击因素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幅度扩大,近期下降程度较为明显,而资本冲击因素的影响取决于资本要素市场配置效率,因此,资本要素市场配置效率低是制约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原因。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动力的判断离不开如何向开放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中国新一轮"开放促改革"的突破口在于资本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并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先行先试基地。资本要素配置的市场化依赖于人民币对内对外价格的市场化,资本要素配置的全球化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技术与产业革命将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要素粗放型增长与发展经济模式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依靠创新驱动重要内容的科技创新驱动已大势所趋.科技创新对于转型来说至关重要,包括技术创新体系、新型产业体系、以产品创新形成新市场和经济增长点等,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核心命题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投入。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劳动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示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力量或第一推动力,因此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科技生产力思想的核心命题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投入。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的劳动者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力量或第一推动力,因此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现代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劳动,逐步转变为依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来共同支撑。本期再次发表三篇有关这个课题的文章,述及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广州,无锡,杭州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以及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高职院校可采取的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教育文摘     
一、教育是改善生产力要素的媒介手段.生产力有四个内在源泉,即劳动力、科学力、自然力和要素组合力,而教育则是一种与生产力诸要素,特别是与劳动力和科学力密切联系的媒介因素,是改善生产力要素的媒介手段.二、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职能,并且扩大为包括各级各类人才在内的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现代教育促进经济增长功能的递增,则正是教育通过“生产”现代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各种劳动能力而发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怎样实现经济增长。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振兴,除了政治社会稳定外,还必须解决好“三位一体”问题:即内部体制、增长方式和外部环境,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党确立了正确的国际关系战略和对外政策,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赢得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经过20多年努力,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选择合理的增长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取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还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增长方式是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当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一直把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方针 ,党的“十五大”更把它提高到我国经济生活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高度。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关键取决于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也就是说 ,要从主要靠生产要素的扩张、增加财力和人力投入 ,转变到依靠科技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提高科学技术和知识智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管理的现代化即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 ,是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三个根本途径。其中 ,劳动力素质是关键因素。因为…  相似文献   

20.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目前严峻的生态现状、所处的特殊国际环境以及特定的发展的历史方位等方面论证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批驳了关于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悲观论调,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仍是人类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要素中高能耗、低科技比重的现状,提出了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依靠科技进步,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最后论证了重视发展生态技术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