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有段意趣隽永的文坛佳话 ,极为耐人品味 :郭沫若与茅盾都非常敬仰鲁迅先生。有一次 ,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 ,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 :“鲁迅愿做一匹为人民服务的‘牛’ ,我呢 ?我愿做这匹‘牛’的‘尾巴’。”茅盾莞尔一笑 ,接着说 :“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从敬仰鲁迅到学习鲁迅 ,郭沫若与茅盾的自喻蕴含着谦逊和献身的高洁品格。鲁迅自喻为“牛” ,郭沫若自喻作“牛尾巴” ,茅盾则自喻为“牛尾巴上的毛” ,这一个接着一个的比喻从大到小 ,由整体到局部 ,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相映生辉 ,使表意生动…  相似文献   

2.
知识卡片郭沫若和茅盾都十分敬仰一代伟人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了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鲁迅愿做一匹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匹‘牛’的‘尾巴’。”茅盾莞尔一笑,接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的‘毛’。”从敬仰鲁迅到学习鲁迅,郭沫若和茅盾的自喻蕴涵着谦逊与献身精神的高尚品格。鲁迅自喻为“牛”,郭沫若自喻作“牛尾巴”,茅盾则自喻为“牛尾巴上的毛”。这一个接着一个的比喻从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表达的意思更加生动形象,意趣盎然,从而给人以语言艺…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在文艺界召开的一次集会上,郭沫若说:“鲁迅愿意做牛,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为人民服务的尾巴。”茅盾接下去说:“那我就做牛尾巴上的‘毛’吧!它可以帮助牛把吸血的‘无头苍蝇’和‘蚊子’扫除掉。”这番话生动别致,不仅表现了茅盾的崇高志向,而且表现出了茅盾谦逊(xùn)踏实、真心敬仰鲁迅的品德。而他的一生也体现了这种可贵的“牛毛”风格。“牛毛”的风格——郭沫若和茅盾二位作家的对话$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顾春艳  相似文献   

4.
生:牛走独木桥。告:一口咬掉牛尾巴。春:谜面可以是“三人同日行”。也可以引入迷联:三人口中吞扁担,一夫胯下骑太阳。雨: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古:十张口。金:编成顺口溜“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和茅盾都十分敬仰一代伟人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鲁迅愿做一匹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匹‘牛’的‘尾巴’。"茅盾莞尔一笑,接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的‘毛’。"从敬仰鲁迅到学习鲁迅,郭沫  相似文献   

6.
写在前面的话: 一只狐狸,因为尾巴被鳄鱼咬掉,所以留下“秃尾巴‘呷呷’”这个不光彩的名字,他想改变大家对自己的印象,于是,便用实际行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终于获得大家的信任。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就全明白了。  相似文献   

7.
闹闹来到教室的时候,小静老师正在和大卫聊天。大卫是这学期才从英国来的外教,正在学汉语。 “我给你们猜个字谜!”闹闹兴冲冲地说,“‘一口吃掉牛尾巴’!哈哈,猜不出来吧?”  相似文献   

8.
“尾巴”     
一位语文教师上课,她在课堂上让学生“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随说道: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语音刚落,就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这时,教师却切地对他说:你能积极发言很好。你造的子从语法上讲没有问题。然而从科学上,笼统地说人是有尾巴的,不够妥当,因为代人没有尾巴。如果改为‘人类最早的祖是有尾巴的’就好了。”讲到这里,学生们跃起来,显示出了满意的表情。但这位教似乎意犹未尽,她继续发挥道:“不过,说人是有尾巴的’也不能完全算错,我们平时是也讲‘他有了点成绩就翘尾巴’这样的吗?大家可以想一想,这里的‘尾巴’和我说…  相似文献   

9.
曾听过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课,她请学生用“尾巴”一词口头造句。一个学生站起来贸然说:“人是有尾巴的。”他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和听课的老师全都笑了起来。不料,这位老师却亲切地说:“你能积极发言,很好。你造的句子从语法上讲没问题,然而从科学上讲,笼统地说人是有尾巴的,不够妥当,因为现代人没有尾巴。如果改成‘人类最早的祖先是有尾巴的’就好了。”讲到这里,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顿时活跃起来,显出满意的神情,而这位老师似乎意犹未尽,又听她继续发挥道:“不过,说‘人是有尾巴的’,也不能完全算错,我们平时不是讲‘他有了点成绩就翘尾巴’…  相似文献   

10.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妈妈说说笑笑,边走边聊。走着走着,我们三个人排成了一队:高大的爸爸是排头兵,娇小的妈妈是第二名,我这个小不点当然落在了最后。爸爸回过头来.冲着跟在他身后的妈妈和我说:“哈哈,快看,我有了两条‘尾巴’啦!”妈妈听了,冲着跟在她身后的我说:“哦。太好了,我也有一条小‘尾巴’呢!”我扭身一看,瘪着;嘴说:“哼,不好玩!我没有‘尾巴’!”爸爸妈妈得意地笑着继续;往前走。我灵机一动,趁着他俩不注意,快速跑到了最前面。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和茅盾都十分敬仰一代伟人鲁迅先生.有一次,他们谈起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深为鲁迅的精神所感动.郭沫若真诚地说:“鲁迅愿做一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茅盾莞尔一笑,接着说:“那我就做牛尾巴的‘毛‘.“从敬仰鲁迅到学习鲁迅,郭沫若和茅盾的自喻蕴涵着谦逊与献身精神的高尚品格.……  相似文献   

12.
点击脑细胞     
名人与“牛”你知道下面以牛自喻的名人是谁?1.“走进湖南长沙图书馆……我就拼命地读书,正像牛闯入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2.他要求自己“做人民的奴隶,受人民的指挥,做一条牛。”——()3.他在生日写的《谢寿》中用“我似老牛鞭不动”表达谦逊之情。———()4.他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5.“鲁迅愿做一头为人民服务的‘牛’,我呢?我愿做这头牛的‘尾巴’。”———()6.创作《五牛图》赞颂牛的勤劳,并把自己的画室取名为“师牛堂”。———()点击脑细胞:1.毛泽东2.周恩来…  相似文献   

13.
(适合大班朗诵)妈妈对人说,她有一个“小尾巴”;我围着妈妈转了几圈,可怎么也瞧不见它!早晨妈妈去上班,我袍着妈妈的腿不放她:“今天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晚上妈妈去学习,我把妈妈的书包往后拉:“今天晚上有好电视,妈妈在家!妈妈在家!”妈妈重重地叹了口气:“唉!‘小尾巴,缠着我,怎么能去搞‘四化’?!”我说:“妈妈,别着急,我来变个孙悟空,去把‘小尾巴,快捉拿!”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知道‘小尾巴,是个啥?就是咱字独生的小娃娃!”我的脸儿涨得象个红萝卜捧着妈妈的脸说:“好妈妈,以后我再也不做你的 ‘小尾巴,!”“小尾巴”…  相似文献   

14.
口字谜     
两个口是()字,三个口是()字,四个口是()字,五个口是()字,八个口是()字,十个口是()字,千个口是()字,一口咬掉牛尾巴是()字,  相似文献   

15.
教苑茶座     
幽默与漫画教师说吻一位大学教授给学生讲道:“古时候‘吕’是接吻的意思,口对口,很形象。”一学生问:“如果‘吕’是接吻的意思,那么小品的‘品’是不是三个人在一起接吻?”教授正待发怒,又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我看‘品’还好解释,兵器的‘器’呢?是不是四个人在一起和狗接吻?”全班笑成一团,教授摔书而去。文明用语老师批阅小新的周记,周记里写道:“考试不及格,我说是爸爸遗传造成的,爸爸骂我‘嘣嘣’!”“嘣嘣”究竟是什么意思?老师大伤脑筋,于是把小新找来问。小新说:“老师让我们文明用词,写‘放屁’不太文明,所以用了‘嘣嘣’替代。”…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我出示了一个病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事业。”让同学们修改。大家看后,即有人举手。我让一名同学先找出错误的地方,再修改。这个同学回答说:“‘发扬’和‘事业’搭配不当。去掉‘和发扬’。”并把修后的句子念了一下。我肯定了他的回答,转而问大家:“‘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这个句子还有别的改法吗?”一名同学回答:“‘发扬’可以和‘传统’搭配。这句还可改为‘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又有几名同学相继发言,把这句改为“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我们要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事业,发扬老一辈的革命传统。”教室里安静下来后,我又问:“‘继承’和‘发扬’可以和哪个词搭配?”一会儿,一名学生回答:“‘继承’  相似文献   

17.
幽默     
释义 一位大学教授对学生讲道:“古代‘吕’是接吻的意思,口对口,很形象。”其中一学生问道:“如果‘吕’是接吻的意思,那么‘品’字又怎么解释,三个人在一起接吻吗?” 教授正待发怒,又一个同学起来说:“我看‘品’字还好解释,‘器’字呢?四个人和一只狗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8.
“牛”老师     
一走进教室,那群小家伙便围到我身边来。“刘老师,张丽南骂你是一头牛的牛老师。”“李明也说你是牛老师。”……顿时,我心中腾起一股怒火,“这两个讨厌鬼,太没教养了!”“张丽南、李明,你们俩站起来!”我大声叫道。这两个学生低着头,慢腾腾地站了起来,都不敢看我一眼。教室里静极了,学生们都一动不动地盯着我。看着这一切,我倒不忍心了,于是静下心,平静地问道:“张丽南,你为什么叫我‘牛老师’呀?”“我……我确实不知道你是‘牛’还是‘刘’……”眼里已噙满了泪水。“李明,张丽南是刚转到我们班上的,她不知道情有可原,而你,老师教了你三…  相似文献   

19.
巩固低年级识字教学成果,以前我常用三步走的方法:一、拼读音节,读准字音;二、指导书空,记忆字形;三、抄写练习,默写考查。自以为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能学得好,记得牢。实际上机械的拼读,重复的抄写,呆板的考查,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僵化了学习的思想,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近年来,我改变了上述“三步”法,运用学生较感兴趣的形式复习、巩固字词。一、猜字谜。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用饶有兴味的谜语,展开学生的想象。例:学习了“告”字后,让学生猜出“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学习了“井”字后,让学  相似文献   

20.
我的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了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他高兴地给我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爸爸总是笑咪咪的……”我毫不迟疑地将“咪”改为“眯”,并虎着脸“纠正”他:“‘笑mī mī’的‘mī’应为‘目’旁,不是‘口’旁,要记住是‘目’旁!以后别再写错了!”我的儿子不服气:说“是‘口’旁,不是‘目’旁”。他倏地把课本翻到“笑咪咪”那一页,指着“咪”字给我看,我不禁楞住了。他又把《新华字典》递在我手上,我翻到“m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