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舆论监督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人称其为“法宝”、“关键”。最近,中共中央颁发的《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特别单列一节“舆论监督”,突出党内外监督相结合。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作出规定,这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同时,也表明中共中央对舆论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相似文献   

2.
丁莉华 《新闻知识》2005,6(1):26-27,16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因而,对权力的监督是极为重要的,否则,权力就有被滥用的危险。我国的监督体系中有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及舆论监督等等。前几项监督众根本上说都是一种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具有强制的效力,而舆论监督则只是从宪法和一些基本法律关于公民自由权利当中引申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了,这是我们党建党以来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党在制度反腐、制度建党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条例》以法规的形式,阐述了舆论监督问题,确立了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贾忠贤 《新闻前哨》2006,(10):14-15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5.
郅琳 《新闻采编》2006,(2):24-26
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形式,不仅与党内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民主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而且是几大监督中最特殊的一种监督形式。它不具有司法监督中所具有的强制力和约束力,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是一种最具威力的监督;它不象党内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那样特定化、具体化,但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和民主监督一样是一种软监督,但它本质上是群众监督。它具有其他监督手段不具备的特点,有着别的监督手段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不能发挥的作用。新闻媒体通过正当舆论监督,把一…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可见我们党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新闻记者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注意策略和方法,讲究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7.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谈到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监督时指出:“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很好的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果。”胡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赵浩嵩 《视听界》2012,(5):92-94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权力制约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正确认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和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具有社会监测和社会控制职能。新闻舆论监督反映时弊,反映公众对问题、事态的  相似文献   

9.
党内舆论监督被写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之中.舆论监督还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一个重要监督制度.然而,党内舆论监督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地方新闻媒体在党内舆论监督方面显得"痴呆",根源在于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问题.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新闻媒体要搞好党内舆论监督,可以借鉴"吕日周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新闻媒体的本质特性和固有使命,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落实好这一精神,对社会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是当前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齐鲁电视台的《提案追踪》系列节目立意独特,它选择一些社会上普遍存在、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的政协提案在电视上作公开报道,以公开促公正,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追踪政协提案的落实是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有机结合,应该说是舆论监督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监督合力”一词由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并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是对我国未来五年监督工作的总体指示,对于媒体及舆论监督研究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监督制度,已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朱镕基总理对舆论监督做过精辟的概括: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舆论监督被称为社会的瞭望塔、安全阀和社会民主的大平台。党和人民群众都十分关注舆论监督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正舆论监督,从其根本意义上说,是大众传媒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行为,也是大众传媒的一项重要职责。舆论监督有别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是一种特殊的民主监督形式,监督面广,影响面大,作用力强。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相反,如果做好舆论监督,就会对匡正时弊,严肃法纪,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做好舆论监督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腾种 《大观周刊》2012,(38):55-55
作者针对党内监督体制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影响 目前党内监督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加强党内监督体制建设的对策进行了全面梳理。  相似文献   

15.
敢于碰硬,积极履行监督职责 2003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33条规定:“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通过内部反映或公开报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听取意见,推动和改进工作。”第34条规定:“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能之一。近年来,舆论监督对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与群众监督、政府监督、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的有效结合,保证了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舆论监督也是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揭露、批评、抨击时弊。抑恶扬善。  相似文献   

17.
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新闻舆论监督已经和党内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一起.构筑起了现代社会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善于做好舆论监督,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改善新闻舆论监督的状况,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日益强大的影响力,是现代社会监督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途径一样,在反腐倡廉、加强党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以及解决社会生活热点和难点问题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13,(1):4-5
有些媒体已不知道什么叫舆论监督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有这么多的监督,为什么雷政富、周久耕、"杨表叔"都能够逃脱过去,要等到网络曝光后才倒台?这说明我们的监督体系还确实不够健全,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党首次把"四个监督"作为一套完整的监督体系明确提了出来。其中舆论监督作为"四个监督"之一,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提出的更高的求,这就需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