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丕锋 《师道》2009,(5):26-26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学生思维的催化剂。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谈几点看法。一、重视导入环节鼓励主动参与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相似文献   

2.
巴慧利 《考试周刊》2011,(60):129-129
在教学中,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学英语,什么原因呢?正所谓:“Interesting is the best teacher.”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让学生们充满灵气的大脑和充满创造性的双手充分地活动起来。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变厌学为乐学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上下一番工夫了。我在这里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美的文化,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智慧的学科,而数学课堂也应该充满灵气与活力。怎样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的神奇与美,使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是一个促使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变化过程,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满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促使学生愿学、乐学,增强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发挥的主动学习能力,从而达到课堂优化、效率提高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叶丽 《学子》2013,(11):39-40
语文课堂要想让学生"得意得言又得法"且充满情趣,教师就得心甘情愿地"让学"于学生,让自己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在备课的时候,要切实地了解学生,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教学要由"为教师好教而设计"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因为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正的精彩。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每当我们轻轻打开课本,就宛如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这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美术教学让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喜爱这门课。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一、激发学生兴趣1.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  相似文献   

7.
习作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是多样化的,因而学生的习作也应是多样化的。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把学生固定在一个模式上,不给学生一个全新的空间,这种做法,就会扭曲学生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让那些本应该丰富多彩的、充满灵气的作文变成僵化的、呆板的、充满着空话、套话的作文,还称之为“得意之作”。在新课程的作文教学中,怎样做才会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习作训练中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核心、贴近生活、突出个性、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式的习作大课堂。使学生爱写、会写、善写,写出真实的生…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这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众所周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那么教师要怎样设计提问,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立体优化”。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这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众所周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好方法.那么教师要怎样设计提问,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立体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一、让兴趣和爱好激发初中生的阅读欲望学生们普遍认为学语文是件枯燥的事情:提及文言文、作文就头疼。大量的阅读理解与繁琐的赏析,渐渐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甚至让他们对语文学习心生反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爱和快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知识,从而使他们变得更有想象力。其实,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激情、充满诗意、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课堂中,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学习的快乐,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不仅要让他们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好好地学习知识,当他们走出教学课堂的时候也应该将教学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要让学习变成他们的一种能力,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也是一样,因为在初中的化学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使用课堂评价性语言,能够使用充满了艺术性的语言提高课堂评价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评价也应该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能够使用充满了客观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满了学习语文的活力。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挚感情,从而认真地进行语文课堂学习。  相似文献   

13.
自主学习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学习。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一、激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1.利用好动心理,诱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生动活泼的学科,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过程.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老师应该科学地创造学习的意境,合理地设计悬念,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15.
刘英平 《考试周刊》2010,(12):181-181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激活快乐因子,激发创造的潜能。《物理课程标准》要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新课改所呼唤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依赖于主体的不断活动,激发其内驱力。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关键在于其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而激活学生快乐因子,让他们乐于课堂,情于课本,这是每个教师所应该认真研究的课程.  相似文献   

16.
王小平 《考试周刊》2009,(29):72-7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识字产生了兴趣就等于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们会自觉地克服很多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识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学习从来就不只是纯粹的智力增长,学习的主要意义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应该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灵气,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应该映射出生命的意义。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使语文教学焕发青春活力。把素质教育落到语文课堂实处。  相似文献   

18.
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快乐的课堂,也应该是让学生焕发活力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展示其个性,会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体。《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这就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每个决策环节都应尊重学生这个主体,以他们的需要为依据,赋予他们自由的选择权和发展权,使他们成为自由精神与创新精神和谐发展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会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就会使课堂充满灵气与活力,使学习事半功倍。其次,课堂教学要注意活跃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能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再次,要讲究提问艺术,课堂提问要保证问题的质量,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过于深奥,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有话可说。这样,课堂才能充满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怎样的教学,怎样的课堂,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进行了如下的总结。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明确了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