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雎剑坡  郭兴 《军事记者》2004,(12):46-46
2005年报刊征订工作开始后,人民军队报社拿出资金,为全社每个编辑记优先订阅了一份全军新闻专业核心期刊——《军事记》,同时要求70多名特约记人人订阅新年度《军事记》。  相似文献   

2.
张刚 《青年记者》2006,(17):35-35
我们这里很久没来记了,我们太需要记来采访!”2000年,我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齐鲁晚报正式工作.报社并没有给我们这些新参加工作的青年记分口,而是让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我首次到济南市槐荫区五里沟街道建立联系点时,街道工作人员向我发出这样的感叹。  相似文献   

3.
我的拙著《应用新闻论》终于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原本没想也没敢想吃新闻这碗饭。由于历史的原因使我有幸赶上“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活,毕业了也就分到报社了。其实,我学的并不是新闻专业。 到报社工作起先以为很简单,出外记记写写,在家编编划划,对于一个学政教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写写编编长了才发现其中的学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是《军事记》编辑部约稿.我真的不敢在这里谈什么初上“两会”的体会。记得“两会”前记部通知我上会时.心里的感觉是既兴奋,又担心。对于我这位记队伍的新手来说,能参加“两会”报道,不仅是领导的信任,更是一次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机会。可我担心的是.自己常年从事基层部队采访,平时对时政报道了解甚少,第一次上会,写不出东西“砸了锅”咋办?  相似文献   

5.
许学芳 《青年记者》2006,(23):69-69
2000年夏天,报社来了一批新记。报社有令,要我带几个新记下去实习采访。  相似文献   

6.
报社工作的中心是办好报纸杨尚德1986年3月,我和范敬直同志调人经济日报,当时工作千头万绪、内部意见纷纷,究竟从哪里入手?第一次召开报社职工大会时,我们就提出了一个口号:“集中精力办好报纸。”因为报社的中必任务是办好报纸,只有把大家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到...  相似文献   

7.
袁良 《军事记者》2002,(10):9-10
我喜爱“军事新闻记成长的摇篮“——《军事记》,我更盼望愿意借助这个“摇篮”走好新闻成才路的人们喜爱《军事记》,而且是真心实意喜爱她。  相似文献   

8.
黄育平 《军事记者》2005,(10):66-66
提起《军事记》对我的帮助,说实话,就像一个助推器,助我在新闻报道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不断加速。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 为适应报社开展新闻业务的需要,维护记站的工作和管理秩序,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报社记站,是指报社根据新闻采访需要在其登记地以外地区设立的从事采访、组稿、通联等新闻业务活动的派出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境内报社的记站共有2984家,其中有2140家是中央级报社在各地设立的记站,中央级报社的记站是记站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出现问题的记站情况来看,市场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传媒集团记站很少出现问题,市场化程度低、效益差的传媒企业(尤其是个别全国性行业协会主管的报社)违规问题较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在新世纪的融融春光里,记在北京西山的一栋小楼里,就军事记的职责、素质等问题,拜访了名的老军事记、作家魏巍同志。  相似文献   

12.
李金春 《军事记者》2004,(11):64-64
去年十二月,部里订报刊时.我把科长列出的报刊订阅清单.送给政委审定时.政委仔细看了一遍说:“怎么没订《军事记》?它可是及时引领我们掌握军队报道动态的良师益友啊.作为通讯报道员,你更应该精心研读它。”说完政委在订单上补订了一份《军事记》。  相似文献   

13.
我的心里话     
2000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这个海军某猎潜艇枪水长了解到,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恢复招生,出于兴趣和“充充电”的目的,我就给军报新闻函授中心邮去了自制的报名表、照片和学费。很快,函授中心就寄来了好几本有关新闻写作的书籍,还有两期《军事记者》和学员实习采访证,工作之余我就翻一翻这些学习材料,感觉不错。2001年3月份,出于好奇和为了完成函授中心布置的作业,我就给函授中心写了篇幽默小故事——《洗脸水变成稀饭》(第一次给报社写东西)。没想到,函授中心的一位老师很快就给我批改了作业,并对我提出了要求和寄予了希…  相似文献   

14.
1958年1月,我以人生最好的年华来到了《黑龙江日报》。来此之前我已有12年公安工作的经历,所以一到报社就被分配到政教部,承担政法、军事、外事和临时大事报道的采访任务。我从事上述报道的时间近8年,一直持续到“文革”开始。  相似文献   

15.
4月初,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报社记站管理的通知〉。“尽管件中要求的是我们过去多年都这么做的,而且做得很好,现在仍旧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一定要认真查找我们是否还存在件提到的某种违规的现象。”出版总署的会议一结束,报社记部主任郭蓝燕就给记站发来通知,希望各站认真学习、认真领会、认真对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六一”前后.我与报社摄影部记朱宁共同策划的“聚焦春蕾女童”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热心读把电话打到报社.表示愿意救助“春蕾女童”;其中一位女童被许昌市一所省重点高中破格录取.免收学杂费:许昌市东城一高,一所民办中学,出资36万元设立了河南省第一家寄宿制“春蕾”班.吸纳在“聚焦春营女童”中报道过的女孩到该校读书,  相似文献   

17.
近来,我时不时有一些小稿被各种报刊采用,周围一些战友总爱问我:“你有什么亲戚在报社,关系一定很硬吧?”对此,我只是一笑了之;我在报社根本没什么“关系”更没什么亲戚呀!当初我刚到团报道组当报道员时,由于上搞心切,就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天一篇稿。一晃三个月过去了,我满怀希望地把近一百篇自认为“得意”的新闻稿寄向各级报社,结果泥牛入海,杳无音信,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块搞新闻的料。这时,周围战友的议论也飘到了我的耳中:“现在报社上稿全靠关系,报社没人没关系,稿子写得再好也不会被编辑采用。”于是,我写稿就开…  相似文献   

18.
年轻化是当前新闻从业人员的一个普遍现象。新人给报社带来了活力,但队伍太年轻,也给报纸带来了新的问题。前两年,我常听到群众对老记的描述是:见了记就像见了老乡,特亲切,拉个家常拉个呱,说起话来一点都不外道,跟自己人一样。现在经常听到一些老通讯员对新记的描述则是:现在的记,和老百姓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老百姓说句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1月8日。中国第一个记节,解放军报社高级记江永红军事新闻作品研讨会在南京政治学院举行。江永红同志是从我军基层成长起来的,几十年的军事新闻工作中,他不断努力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新闻写作风格,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曾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对江永红同志富有特色的军事新闻作品进行分析,学习借鉴他的新闻写作经验,从中摸索军事新闻报道的一些特点,思考新时期军事记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曾云 《军事记者》2004,(10):62-62
每年我都要订两份《军事记》,一份留给自己,另一份则送给曾经和我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士报道员陈家礼。他因去年部队编制体制调整.退出了现役,临走时我俩约定:每期《军事记》都有他的份,不管天涯海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