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宗羲与陈确的论争很大程度上受其对"物"之理解的影响。这又牵涉到他们对万物一体学说中的未发状态和已发状态的理解。在黄宗羲这里,已发状态中包括本然之物和非本然之物,为了达到至善,就要用未发状态来矫正已发状态,黄宗羲的结论是"存天理,去人欲";而陈确拒绝"未发"状态的存在,将所有"物"都置于已发状态中,而这也表现为"人欲"。由于没有本然和非本然之区分,他的"物"或"欲"就都是合理的。他按照万物一体的逻辑得出结论:天理就是人欲。而黄宗羲最后对陈确思想的宽容,是因为他觉察到了万物一体学说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良知"说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即"是非之心"、"真诚恻怛"、"人皆有之"。当下社会,在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中,"良知说"具有坚定的必要性和实践的可能性。恢复良知本真、加强良知教育、践行良知精神是加强廉洁自律工作的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当人们的情感达到及至,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宣泄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当我们大步迈  相似文献   

4.
多数学者认为,盛行于有宋一朝的"活法"诗论源于江西诗派吕本中,然当下学术界已有新成果证明吕本中并非首创者。北宋时期为救"昆体"之弊的胡宿才是最早提出该理论的学者,"活法"诗论在北宋即开始流行,后经过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大力实践,才得以进一步发扬光大。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文将尝试厘清"活法"诗论的历史来源以及阐明苏轼、黄庭坚在"活法"诗论中所作的贡献,旨在有助于完善"活法"诗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明代中晚期,"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转换为"良知"与"知识"之辨。一般的观点认为,阳明强调致良知的道德实践,故而对经验知识有所忽略,甚至是以德性消解了知识。也有学者认为,阳明虽强调致良知之工夫,但并未轻忽知识之价值,知识有其独立的地位。事实上,阳明在论述良知与见闻之知的关系时,明确有"不滞"与"不离"的说法:良知不依见闻而有,为见闻生成之场域,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见闻之知源于意、物的分化,为良知的客观呈现,故"良知不离于见闻"。究言之,阳明既非以良知取消知识而落入泛道德主义,亦非以知识泯灭良知而落入唯知性主义,而是在承认知识价值的同时回归良知本体之澄明。  相似文献   

6.
在《是与时》中关于良知,海德格尔逐一分析了什么是"良知的声音"、"良知的呼唤",是谁在呼唤,又是在呼唤着什么、唤向何处等问题。并最终阐明良知是理解"此是"的核心概念,即良知作为一种无声的呼唤,它将"此是"唤向自己最本己的"能是"和"在-世界-中-是",继而达致对"此是"的真正理解。  相似文献   

7.
"雾霾评论"被喻为文学批评圈中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文学批评实践中的雾霾现象在当下的文学批评界已成一定气候,且达到不可小视的程度。如若不及时对其加以有效治理和正确规引,"雾霾评论"必定会让整个文学批评活动面临"烟雾缭绕"和"粉尘漫天"的巨大考验。理论至上、内心迷失和精神匮乏等雾霾笼罩下的文学批评正在背叛自我,远离现实生活,呈现出逐步滑向悲哀与没落之趋势。今天的文学批评已经处在必须反省与审视自己的时刻,文学批评活动需要坚守自己的批评精神、社会良知与责任担当,批评家需要守住底线、记住良知,营造客观公正的文学批评氛围,让文学批评远离雾霾、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8.
朱子格物论是其工夫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学者们或侧重其内在修养而否定其与科学的联系,或肯定其对外之理性求索而认可其近于科学之处.朱子"格物"的对象分为"心性良知"与"万物之理",其中对外部分所具有的认知理性与现代科学有相近之处,但其格物论的最终旨趣仍是光明德性.在体用视域下,格物论是上达道体的修养工夫,是衔接本体与发用的关节,是内外该贯、人物同进、体用兼备的进路.故需体用一贯,以仁摄智,将向外即物方向所开出的理性精神作为与自然科学的契合点,以此向上则可助上达道体,向下则可发用成物.  相似文献   

9.
在王阳明看来,作为“天理”的“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的,但是这样的心体在其旨归上又是至善的。这种至善的心体又具有“诚”“定”等本性,这种本性也是心之本体。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廉”也是心之本体。先验的心体总是要以“意”的形式外发于经验事物,而这种经验化如果是本心的发用,那么它就能够成为合乎道德的行为,这样,以本心之发用来对待本不属于己之物,这就有了廉的品格。心发于政,则有廉政。心体外发为“意”,也就有了善恶之别,而判断自己行为善恶的标准,就是自己本心的良知,良知也能够判断为政者在行政过程中是廉还是贪。  相似文献   

10.
《太原大学学报》2020,(6):10-19
以"道德自身意识"刻画良知,对理解儒家心学有重要启发。但二者毕竟有重大差异,尤其是作为主宰心或真己的良知绝不能视为"意念"对意念自身之是非的意识。心学极重视分别良知与意念,但道德自身意识思路使得良知成了"意念"在自身之中并通过自身的自知,即"良知"被吸纳入"意念"自身之中。良知是主宰,而非像道德自身意识那样是伴随性、依附性的。良知是情境化的整体感,而不仅是单纯对意念本身之是非的判断。良知具有全时性,不仅可与意念同时存在,而且存在于意念之前和之后,"同时性"只是截取其中一个横切面。良知无起无不起,而不会随着意念的产生才同时产生,更不会随着意念的消失而消失。道德自身意识之依附于意念,就像无数的萤火虫自带光亮;良知之主宰意念,则像唯一的太阳照耀万物。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灵景观。对道德自身意识思路的反思,有助于开启新的一轮思想互动。  相似文献   

11.
"小鲜肉"作为当下比较流行的网络流行称谓语之一。在使用过程中,"小鲜肉"具有独特的词汇意义的特征,其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由语言自身因素、语用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和贝克莱的"心外无物"的观点有诸多类似的地方,但也有些具体的差异。首先,关于"心"的问题上,王阳明的"心"或"心体"指内存天理的道德之心,而贝克莱之"心"是认识、产生观念或对象的精神实体。其次,在"物"的理解上,王阳明的"物"虽然可以泛指各种存在之物,但主要指意向性的活动和赋予对象的意义活动;贝克莱之"物"是指观念的集合物(对象、事物)。它们的共同点是"依心而在"。最后,在"心外无物"的观点上,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主要包括三种含义:意之所在便是物,事物之意义因人而存在,仁者的境界;而贝克莱所谓"心外无物"则有两层含义:作为观念的"事物"不能在精神之外存在,心外没有物质实体存在。  相似文献   

13.
同于通变,司马迁唱之于前,郑樵和之于后。司马迁发千古之迹,究心识变,是得大机;郑樵追千载余韵,孤心苦诣。是得大用。二者是圃和方的意象的组合。司马迁的通变是当下采取的一种不即不离不一亦不异之超现实主义;郑樵的会通是传统理学否定向度上的一种新安排。是对大一统思想的新诠释。二者的通变思想都含有一些异端。实质上是一种主体自我分裂的审美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王襞在"自然之谓道"的基础上又提出"率性之谓道".他认为,良知自然,不烦人力,只需率性便可自知自能;他把人的"天性之体"看作"流行之体",主张顺其自然,不假人力;他强调率性以归真,反对一切束缚,追求人性自由,以免用智用巧而扼杀和伤害人本就具足的自然之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科技商品经济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科技商品的堆积,而单个的科技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从马克思商品理论和劳动价值论的维度看,科技商品的"二因素"是科技使用价值和科技价值。科技使用价值是科技商品的基础性因素,它主要是从"物"的属性方面对科技商品进行考察的结果,它所展示的是科技商品的"物"的属性,在实质上所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科技使用价值与一般物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相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即"科技使用价值之一般",同时又表现出自身的独有的特征即"科技使用价值之特殊"。科技价值是科技商品的核心因素,它主要是从"人"的属性方面对科技商品进行考察的结果,它所体现的是科技商品的"人"的属性,在实质上所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科技价值与一般物质性商品的价值相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即"科技价值之一般",同时又表现出独特的属性和特征即"科技价值之特殊"。作为科技商品"二因素"的科技使用价值和科技价值,既相互区别、各不相同,又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科技商品,因此科技商品是科技使用价值和科技价值的辩证统一体。而这种辩证统一性,是从"物"的属性和"人"的属性相统一的角度进行考察的结果,在实质上体现的是科技商品之"物"的属性和"人"的属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画经过千余年的发展 ,无论艺术实践还是绘画理论都达到了空前完美的高度 ,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充满着东方哲学和文化精神的艺术体系。而在高度发展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 ,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都在不断更新 ,用什么样的审美理想来指导创作实践 ?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才能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要 ?是继承传统 ,开掘潜力 ,发前人所未发 ,还是否定传统 ,另觅新路 ?这为现代山水画创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明末清初,江山易代,家仇国恨,离乱纷争。"江左大儒"钱邦芑祝发逃禅,由仕而僧,成为名噪一时的"大错和尚"。他隐居贵州余庆县他山、云南宾川县鸡足山时所写的大量禅诗,意象奇伟,意境深邃,无论是他者之行的"杖",禅者之山的"石",还是隐者之湖的"水",都寄寓了一代南明孤臣矢志不渝、遗世独立的志节与忠耿,也传递着一介士子报国无门、寄身佛门的孤寂和无奈。  相似文献   

18.
袁莉 《文教资料》2012,(1):73-74
"致良知"是阳明学的核心和基石,也是王阳明一生讲学的宗旨。"致良知"说包括"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两个重要部分,本文从这两部分的哲学涵义出发,进而探讨"致良知"思想对现代主体性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阳明之后,后学对良知的阐释异见纷呈,流弊益甚,或是将良知引入虚玄,义理分解到极致,或是任取当下,导良知入情识,两者都将良知导入光景。罗汝芳补偏救弊,以赤子之心为宗,觉悟信从赤子之心的虚灵周遍,不再去空描画良知本体和做执持工夫,以此破除对良知的障蔽和遮掩,顺适此心,直下承当,使良知流行于人伦日用之间,为心学的发展指示出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钱钟书通过从"观物"之"我"所呈现出的不同心性修养入手,探讨了三种物我关系。第一种是具万物一体之爱的"大我"之境;第二种是"挟私蔽欲"的"小我"之境;第三种是呈现万物的本真情态,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