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家伦民国时期曾任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他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治校观。他整顿校风、调整学科、聘任良师的教育实践都是基于他的治校观,即大学的使命就是要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1932年8月,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前身是国立江苏大学;国立江苏大学的前身是第四中山大学;第四中山大学由东南大学所改;东南大学最初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分出的教育、农业、工艺及商业四科基础上组成。而南京高师是在原两江师范学堂(1902年创办)的旧址创立。罗家伦以九年之久的时间办理中央大学,使中大比起前身,有较大发展。罗家伦出任中大校长,于当年10月开学复课。次年,着手重建医学院,并在工学院设立  相似文献   

3.
罗家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曾是一位颇受争议也是贡献较大的校长,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大刀阔斧,厉行改革,使清华走向了综合性大学的轨道;任中央大学校长,更堪称鞠躬尽瘁,十年耕耘,创造了那个时代高等学府发展的神话。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罗家伦的大学理念与实践的学术性、民族性与本土性。  相似文献   

4.
罗家伦的大学生培养观与蔡元培等民国时期教育家是一致的,把大学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重视大学生人格培养。罗家伦在担任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校长时,要求大学生树立领导时代的"知识化人格",认清对于国家民族的使命,进而提出系统的塑造"强者"的新人生观,在大学生培养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罗家伦毕生致力于"学术救国"的思想研究与实践。他肩负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任,同时还承担着挽救国家危亡和改造社会的政治任务,具有教育与政治的双重角色。终其一生,他始终在"为学"与"为官"之间徘徊。尽管时常有"为学"与"为官"的选择冲突,但他所做之事仍多与学术密切相关。因此,罗家伦个人的学术成就和他在大学的学术管理,均可统一于他的"学术救国"的核心理念之下。重温罗家伦学术救国等大学教育理念与实践,可为现今大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2005年6月,钟叔河先生为他23年后再版的《过去的大学》重新作序,感叹道:“‘过去的大学’,是蔡元培、蒋梦麟、胡适当校长的北京大学,是梅贻琦当校长的清华大学,是罗家伦当校长的中央大学,是竺可桢当校长的浙江大学……”这不禁引起我的遐想,期待有人能将老中学们卓尔不群的身影萃于一编,供我们欣赏,让我们沉思。  相似文献   

7.
罗久芳  李菁 《教师博览》2007,(12):20-21
我们或许可以用这样几个字符勾勒出罗家伦的一生:“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名人,三十一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十年掌权者。  相似文献   

8.
李菁 《教育》2007,(17)
“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和命名人,31岁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的10年掌舵者,这些字符记录了罗家伦的人生轨迹,至今还散发着令人敬仰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梅贻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在他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以通识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清华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清华大学由一所留美预备学堂一跃成为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时代"。他的通识教育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竺可桢的大学教育思想与治校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可桢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融合中西教育之长 ,颇具特色。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1 3年中 ,他秉着“求是”精神 ,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和改革大学教育 ,将浙江大学从一所底子薄弱的地方性大学发展为人文荟萃、人才辈出的著名高等学府。学习和探讨竺可桢的教育思想和治校实践对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今人论述罗家伦的教育思想,多以其政治立场为导向,而甚忽略其教育建树的一面。本文以罗家伦执掌清华与中央大学时期为例,探析了其罗致优良师资与力求完善聘任制度等具体的教师聘任观,以期为时下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提供某些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2.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创办于1938年的重庆树人小学发轫于此。国民政府元老、当世草圣于右任先生题写校名。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重庆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13.
略论梅贻琦的高等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贻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他的高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通识教育、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等内容,这些优秀思想对于我们当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蒋南翔(1913-1988),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中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导者,曾先后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和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符合中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清华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所提出的许多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理论宝库。蒋南翔1913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中学时代就积极参加爱国运动。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到上海担任江湾区区  相似文献   

15.
1928年8月国民政府大学院接管北平各大学院校,由于清华的特殊历史背景,大学院与外交部达成妥协,组建新的董事会形成共同管辖格局,但事实上外交部主导了清华的控制权.同年11月因董事会会议议决裁撤工程系引发风波,这场风波成为清华师生反对董事会专权的"改隶废董"运动的触媒之一.在风波中,代表大学院方(教育部)校长罗家伦借势清华师生的力量最终赢得清华管辖权争夺的胜利,结束了清华大学由教、外两部共管的局面,但也使罗和清华师生之间出现裂痕.工程系裁撤实质上是罗家伦建设"文、理"为中心的"新清华"办学理念的体现.罗家伦以革命的方式,希图以德国大学的理念改造深受美国大学传统影响的清华大学,重视"变"忽视"常",最终的去职也与此有关.剖析工程系裁撤风波,为理解中国大学成长的特殊性和探寻大学改革的路径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罗家伦是民国时期体制内知识分子的代表,在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他的大学理念及办学实践中,罗家伦从民族争生存的角度来看待大学使命,突出了大学教育对于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大学治理紧密围绕国家目标展开,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需要的知识生产和人才培育。在教育过程中,他强调政治意志对于大学师生的引导,灌输主流的意识形态和党派价值观。罗家伦的教育理念及其办学实践体现了政府主导的大学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梅贻琦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在他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期,清华大学人才辈出。其高等教育的管理经验,也为后人所称道。对梅贻琦先生教育思想的探讨,有助于缓解"钱学森之问"所带来的焦虑。这其中的通才教育、大师论和"教授治校"等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启示在于:以通才教育培育学生,以大师论加快办学模式创新,以"教授治校"启迪高校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共同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通识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2-1949年间的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端与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及他们主持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丰碑,他们所坚持的通识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大学在办学理念和实践运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一流大学校长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在世界一流大学形成过程中,一批具有明确办学理念、在高等教育史上可圈可点的校长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回顾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凡是学校持续快速发展时期,都留有杰出校长铸造的辉煌。这些著名校长和著名大学相互辉映,著名大学为著名校长提供了实践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助其成为闻名世界的教育家,而这些著名校长又通过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提升了著名大学的办学水平,使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他们的成就为所在学校的历史和世界高等教育史留…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通识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大学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大学的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梅贻琦所著的《大学一解》中的通识教育思想,并从人文精神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梅贻琦通识教育思想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其对于当今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