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群像在中国古代小说中非常普遍。《红楼梦》之前的古典小说人物群像的特点是类型化的,而从《红楼梦》出现以后,“一切传统的写法被打破了”。曹雪芹善于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人物群像,形成了性格化的典型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群像类人物文章是指不以写某一个人物为主,而是写一群人,很难说文中的哪一个人物是主要人物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通过群像人物的不断叠加、重合,表达某类人物精神层面的共同特质。  相似文献   

3.
鲍照的诗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描绘了众多具有鲜明色彩的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与诗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情感心态,鲍照用多种人物群像抒写了相似的情感体验,即与现实不合而产生愤懑、不平、孤独、悲凉、哀怨的情愫.主观情感和客观现实的冲突使鲍照诗歌抒情言志功能最大化,更具表现力.通过研究鲍照诗歌人物群像及其形成原因,可以让我们客观具体地了解真实的刘宋社会状况和鲍照的情感心态.  相似文献   

4.
《绿房子》是略萨根据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为基础写成的一部描写秘鲁当代生活的风俗画卷。文章介绍了略萨在《绿房子》中人物塑造的群像类型:悲剧的体现者、受压迫的女性、亚马逊河上的暴虐者。分析了作者运用群像人物的原因,即形式配合、历史局限、现实表达三方面,最后简要叙述其意义,包括结构的立体性、叙述的客观性和多角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直接在汉语语境中研究莎氏《哈姆莱特》的四个中文文本,从内心独白、在剧本其他人物眼中、在与他人的言行关系中等几个方面论证了哈姆莱特群像的存在与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东北沦陷区的文丛、文选派,艺文志派、"大北风"作家群的作家们有意无意间便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文艺思潮,那就是通过对"废园文学"的人物群像的塑造,来表现作家们压抑,受难的心态,浓重描摹了"废园"里的暗色,正是当时东北沦陷区这个大"家"的状态,它多少还原了日伪统治下作家们进行文学创作的举步维艰。而"废园文学"之所以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与这组人物群像的塑造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安西启 《现代语文》2007,(11):28-28,7
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中知识分子群像的分析,批判的分析了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伦理道德。在批判分析这些艺术形象的基础上指出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从而进一步联系现实,揭示儒林群像的典型意义。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中知识分子群像的分析,批判的分析了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封建社会政治文化伦理道德。在批判分析这些艺术形象的基础上指出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从而进一步联系现实,揭示儒林群像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8.
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黎族作家文学既不乏传统黎族文化的真实写照,又不缺古今冲突下黎乡人民作出的抉择。在传统和现代的书写中,黎族作家们塑造了以传统美德的践行者、传统观念的维系者和传统旧俗的挑战者为代表的黎人群像典型。原生态自然环境的诗意描摹、独特民族性格的多重再现、黎味语言的巧妙展现等写作特色的运用使得黎族人物群像更为丰满立体,而作家的成长体验以及文学理想则解释了黎族作家们塑造黎人群像的共同原因。  相似文献   

9.
萨克雷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嬉笑中的反讽著称,其反讽主要有揶揄、幽默、滑稽三种形式,这些形式共同指向人物命运、人物性格、人物群像等内容。正是这些充实的内容与多样化的反讽形式相互配合,使其作品批判的力度也得到极大加强。  相似文献   

10.
杨绛描写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的系列作品,反映了底层群像的文化特征和心理特点。这些群体碎片既让后人看到这些底层人物的生存境况,也看到作者本人的文化心理与人格内涵。  相似文献   

11.
冯慧玲 《文教资料》2012,(27):179-181
新谍战剧既有对传统的延续,更有变奏和改写,尤其在人物塑造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与传统相比,新谍战剧中的男英雄更具后现代的多元化特征,更为立体且平民化。同时新谍战剧将目光投向了隐匿于男性背后的女性,表达了现代性的女性意识。另外新谍战剧对群像的打磨和人物的组合拼贴,也产生出了更强烈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2.
《喂——出来》是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星新一创作的一篇科幻微小说,被收录在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八(下)中,就本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深度解读文本,说明作者正是通过对这样的人物群像的描写,揭示了现代社会人活着的悲剧性根源和存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是一轴以中国18世纪封建儒生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主的儒林群像的讽刺画卷,作者站在俯视整个封建文化的高度,不仅展示了儒林群像的种种丑态,而且对造成儒林群体悲剧命运的根源作了深刻的剖析.所以,它既是一幅封建社会末期儒生的百丑图,又是一部封建科举制度下儒林的悲痛史.  相似文献   

14.
“兄友弟恭”是封建道德理想之一,而吴敬梓在现实生活中所亲历的却是“兄弟参商”,这是他的创作中出现兄弟群像的生活根据;摇曳多姿的表现手法,使得他所塑造的兄弟群像取得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小说中的兄弟群像大都是士人出身,因此他们的言行也都是士人性格的某一侧面的反映,既有其烛照世相的现实意义,也体现了作的道德反思。  相似文献   

15.
《秦腔》中始终存在着显性和隐性两个叙述者,显性叙述者是疯子引生,他的功能是描述清风街泼烦无聊的日常琐事;隐性叙述者起到补充叙述的功能,完成发生在清风街的重大事件的叙述.从而弥补由于疯癫叙事而造成的主题肤浅荒诞。小说通过缺乏典型性格的人物群像展现了一个凝缩的、典型的、特定时期的农村图景.以此承载作者对中国农村转型期存在状态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6.
杨争光的长篇小说《从两个蛋开始》通过政治化人物赵北存既写了他的“编年史”,又以复杂多样的故事展示了“一个村庄的编年史”。从总体上看。作者用了一种别样的方式来叙述历史: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展现了半个世纪中中国发生的历史;在四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塑造出的符驮村人的群像足可以代表国人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形象;内容典型、全面,引发了人们对既往历史地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7.
地域电影作为当代电影重要的类型之一,其强烈的在地性折射出所在地的语言特色、人物群像与时空风貌,也蕴藏着所在地的想象、构建及尊严。《榴莲飘飘》《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钢的琴》三部电影分别讲述香港、上海同东北小城的在地故事,通过文本分析与影像比较,呈现出东北生活的抑郁恍惚与停滞不前、底层群体的挣扎与坚韧,以及在满足最基本生存条件下他们所拥有的权力与态度。三部电影的两地比较摒弃了毫无作用的悲悯,传达的是一种钢铁与冰雪的气息、一种不服输的坚持,揭示东北是亟待重新关注的场域。  相似文献   

18.
黄裳散文主体由书话、游记以及怀人(评人)之文组成,其散文写作有继承前人的方面,如对书跋写作方式的继承,对“苦茶庵法脉”与“杂文风”风格的继承..黄裳散文的价值在于为散文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将学术性写作转化为文艺性写作,具体体现在材料的转化上:学术材料转化为散文材料,将学术因子占据主位的书话转化为文化散文,史料掌故化、自然山水人文化以及人物群像化,这些均是是黄裳将“书”的资料转化为散文的主要方式,也是黄裳提供给散文文体新鲜的养料.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在《史记》中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的社会下层人物,这些人物生动、真实,形成了下层人物群像.诸如刺客形象、游侠形象、商贾形象、医者形象、女性形象等.研究这些人物群像,探讨其意义价值,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史记》的伟大价值,也将有益于当今的世风.  相似文献   

20.
《风之少年》是"鬼才"作家班马多年心血累积的诗作合集。诗人用情感丰沛、抑扬起伏的词句构筑出了一个丰富多元又独具个性的少年主体群像世界。少年主体对生命之"力"的张扬、少年与大自然形成的交互主体关系以及少年身上承载着的浓郁历史文化品性,是诗集里不同少年群像的显著表征,同时也是作家对少年主体想象性建构的三个切入点,体现着班马对理想少年的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