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令人“破产”的杰作英吉利诗人司宾塞,在创作完他的新作《仙女》的时候,把稿子拿到有名的诗歌鉴赏者沙盛普东伯爵那儿去。门房把他的稿子递了进去,伯爵立刻放开嗓子读了几页,因为写得太好,佩服得不得了,便令门房送二十英镑给作者。再读下去,伯爵更出了神,又吩咐门房说,“再拿二十镑给那个作者”。说完继续往下读,隔了不久他又说:“再拿二十镑给他!”可是,再  相似文献   

2.
欧洲文学史上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斯宾塞写过一部未完长诗《仙女王》,手稿送到文艺庇护人索斯安普顿伯爵手里。伯爵读了几页便命人赏赐作者20英磅,再往下读,又高兴地命令再赐二十,读着读着,不  相似文献   

3.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苦痛,但无论怎样的经历,都是宝贵的、永远难忘的。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呢?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南京有一个孩子,双目失明,然而他迷上了文学。下岗的母亲没钱,只得到旧书摊上“淘”书读给他听,读着读着,孩子有了自己的文学感觉,开始写诗。他有三个心愿:看海,见见自己资助的失学儿童,出一本自己的诗集。前两个已实现.如今他正为了实现第三个梦,每天拿着盲人字板和笔,一针一针地扎着他的诗……  相似文献   

5.
幽默与漫画     
《甘肃教育》2008,(10):32-32
受宠若惊一名知名犹太钢琴家在维也纳伯爵府举行音乐会。掌声平息后,伯爵和蔼可亲地走到钢琴家身边说:"我听过鲁宾斯坦……"犹太钢琴家受宠若惊,连忙鞠躬。伯爵继续说下去:"我也听过赛尔金……"钢琴家又鞠躬,腰弯得更低。伯爵终于把他的这句话讲完:  相似文献   

6.
玻意耳     
罗伯特·玻意耳生于爱尔兰的芒斯特,是早期英国斯图亚特王朝新贵族科克伯爵的后裔。他从小就对自然科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父亲经常鼓励他说:“你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就得学习。”还聘请了一些优秀的教师来给他上课。1635年进伊顿学院学习,1638年他又到法国、瑞典、意大利去念书,  相似文献   

7.
在莫斯科,果戈理住在亚历山大·托尔斯泰伯爵位于尼基塔街心花园的住宅里。他占用了一层楼的正房,其中两问房子的窗户面向大街。伯爵住在楼上。诗人和翻译家尼古拉·贝格回忆道:“这里给他绝对的自由,并像照料小孩那样照料他。他什么事都不用操心。午饭、早饭、茶、晚饭,他吩咐摆哪儿就摆在哪儿。  相似文献   

8.
路径     
或许因为胡弦首先是一位诗人,所以他写出的散文总有一种精致。他携带着一颗诗心漫步时就形成了散文。这散文,读着筋道,语言藏着诗的锋芒。  相似文献   

9.
在海子的诸多诗作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无疑是较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平易、朴素,调子明朗、热烈,意境开阔、放达,对他人饱含温暖的情愫,给他人美好的祝福,说不定你读着读着,会受其感染而不知不觉脸上浮现出笑容。是的,这是一首有热度的诗,那么多的人喜爱这首诗,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来源于此。  相似文献   

10.
上个月,有幸与一位游学海外的教育学者交流,他作教师写作研究,希望透过国内一线教师所写的文字,考察国内教育的现状。我给他提供了一些在各级论文、案例评比中获奖的作品。读着读着,他的表情凝重,满脸疑惑。  相似文献   

11.
老师打嗝了     
今天晨会课上,老师正十分投入地给我们读一首很美的诗:“太阳给月亮写信——”“咯儿”“铺开天空湛蓝的……”“咯儿”读着读着,老师竟打起了嗝儿。第一声时,大家没在意,可打第二声时,就有同学捂着嘴偷偷地笑了。谁知这一笑不要紧,老师又接二连三打了好几个。这时同学们再也忍  相似文献   

12.
《特区教育》2014,(11):20-20
儿童文学家林良在《纯真的境界》中说道: 诗的写作很自由,尤其现代的新诗……我们对诗的唯一要求,就是一首诗要有“诗趣”。我们读一首诗,读着读着读完了,如果诗里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让你心动,让你欣喜,我们就会觉得这首诗平淡。如果你读一首诗,诗里面有地方让你心动,让你点头,那就是“诗趣”的所在。  相似文献   

13.
提起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故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研究很多,如对李白出生地、家世及卒年等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山水诗,便是一副山水画,诗乃大自然山水的墨之韵.北宋郭熙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无独有偶,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有云:"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诗是一种有声的画".可见中西关于诗画的关系同源,那就是追求一种意境.李白并不是以山水诗闻名,但是,李白的山水诗以雄奇、豪迈、大气、苍凉见长,突破了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借山水以自娱的窠臼.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妈妈的账单     
—r不被得酣爸爸是个商人,他常常到爸爸的商店里玩c】‘2瓣爹’i霹釜被I,.小彼得漂……。1 .店里的生意很好,每天都有一些收I ~…I款和付款的账单要办理。 l 。‘””暇1寸‘芾币““”胚”半。4 一天.他勿然姐了十肾丁主意,也开一张账单给妈妈?索翻耶他帮妈妈做事的报酬隐撕翻m5.第二天,妈、 妈惊奇地在餐盘边} 发现了一张账单。7.晚上,小 彼得在餐盘边找 到了他的60芬 尼,他高兴地收 了起来。 9.I]’彼得读着读着,羞愧得恨不得有个地缝能钻进去。妈妈的账单@卢宁 @季凯闻  相似文献   

15.
他,眼睛闪着光,操着一口掺带湘音的普通话,谈锋很健。话题涉及到各个领域。他谈诗。说两年前他回了一趟湘西老家,这是1946年离家后第一次回故乡,心情激动,感触很多,9天里写了24首诗,并选几首读给我听。他谈商业。从商业竞争谈起,谈到共产党人应该“后天下之富而富”,由此又谈到孔子的“仁”与商业的关系。他谈哲学,谈文学,给我分析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和雨果的《笑面人》……他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俨然是一位文史方面的专家。  相似文献   

16.
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万首诗人(流传下来的有九千三百余首)。人们喜读他的作品固然因为他的诗雄豪沉实,清新丰润,在艺术上富于独创性,但更主要的大概还是因为他那灼人的爱国热情。他的充溢着爱国思想情感的诗篇,总是给人以巨大的鼓舞,这就是历代无数仁人志士读着他的诗无不产生感情上强烈共鸣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源自于生活。我读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是张老师,是位男老师。张老师以前是中学语文老师。他给我们上语文课总会不自觉地说到外边去:讲《桂林山水》,他会说他去福建旅游买香蕉的事,因为买了太熟的,所以在火车上的三餐都是香蕉;讲刘禹锡的《浪淘沙》,我们读着"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他便陶陶然讲着若是真如诗人所说,顺着黄河直上银  相似文献   

18.
如何引领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诗词幽远意境,探寻诗人壮志幽情,让师生心随意动,情随境扬呢?一、扣诗眼,触摸诗情抓诗眼设计教学,引导学生细品诗句,就能铺设一道通往诗境的路。案例一:《枫桥夜泊》教学:师:读着读着,哪些字眼触动你的心扉?生:愁。师:这是一种怎样的愁啊?请再读这首诗。生:思乡之愁。诗人孤身在外,半夜,他看着满天寒霜,听着乌啼,多么想念家乡和亲人啊!生:我认为是孤独之愁。霜满天的寒夜,游子躺在  相似文献   

19.
如果真的能回到过去,回到你生活的那个年代,但愿我们之间没有距离。——题记读着流传千古的《将进酒》,仿佛置身于你生活的那个世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变了时间,变了世界,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天上的明月。有人说,诗能反映人的生活境界。无法舞剑,无法饮酒,但读着你的诗,却能品出无尽的豪气与悲伤。世人将你推向了诗的顶峰,唤你为诗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算千金都用尽,一身的才华无法施展,你仍对未来充满希望。我们之间虽隔着千年的时空,我却觉得你近得触手可及。我可以感受  相似文献   

20.
我坐在课桌前,静静地读着妈妈给我买的杂志--<儿童文学>.<儿童文学>里面有许多文章写得都很好,有些还给了我很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