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论褒姒     
古语有"红颜祸水",尤其先秦时期,三代各有美女灭之的故事流传,比如妹喜、妲己、褒姒、西施等等。事实上,女子真能误国?在唐代,罗隐曾这样作诗写道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可以说古人在很早的时候便已经有少部分人开始意识到这种责任的"嫁祸"心理的存在。褒姒的"烽火戏诸侯"更是传唱至今,本文就褒姒展开讨论"红颜祸水"一词产生的社会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2.
3.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汉中女子褒姒是"红颜祸水",因"烽火戏诸侯"而导致了西周灭亡。这是不公允的。拨开《史记》等史料中虚妄故事的成分,据西周当时的史官伯阳所言褒姒出生时间看,在西周灭亡的幽王十一年,褒姒已经是五十多岁的老太婆,周幽王根本不可能为博其一笑而置江山于不顾。西周的灭亡,自是周王室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夺嫡争权的结果,与弱女子褒姒并无多大干系。  相似文献   

4.
褒姒的神话传说及其文化思想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褒姒的神话传说是在天命观念支配下,通过想像而演义成的一则神话传说故事,反映命运的必然性就是沿着天命所决定的方向发展,直至达到既定结局,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和它相抗衡。命运不但受着天命的制约,与天命相一致,而且符合惩恶扬善的正义原则,具有伦理化的特征,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权威性,削弱甚至扼杀了人们对于命运的反抗精神。这则神话传说不是在一般的意义上暴露天命、命运观念所宣扬的消极无为思想,而是从人的价值和人格尊严的层面上开掘,揭示天命、命运观念扼杀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残酷本质。  相似文献   

5.
褒姒形象的定型是在汉代完成的,而《史记》《汉书》奠定了正史中的褒姒形象。司马迁第一次在正史中描绘了一位神秘而客观的褒姒,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位不同于《诗经》所描写的真实的褒姒形象。班固全盘接受《诗经》的观点,“赫赫宗周,褒姒灭之”不仅在《汉书》中确立并进一步强化,而且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找到了西周灭亡的替罪羊,后世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就能够求得一种心理平衡,从而也就有理由继续视西周王朝为模范王朝。褒姒成为汉代之后“红颜祸水论”的典型,这不仅是男权主义时代女性的悲哀,更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家及史官眼中,褒姒因烽火戏诸侯,一笑而失江山在历史上被定性为美女祸国,数千年来鲜少有不同声音发出。但随着西学东渐思潮的出现,一部分思想家则推翻女祸论,为褒姒正名。而在褒姒出生的故乡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出于对家乡自发的热爱和荣誉感,为褒姒构筑了一个善良可爱的美女形象。基于对褒姒形象的理解不同,史官视角、文学视角、民间叙事视角中的褒姒都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在男权社会里,语言的主动权掌握在男性手里.以男性审美取向、意识形态为主流的历史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都表现了男性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需要,男权文化也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伴随着男性对女性既依赖,又压抑;既期待,又恐惧的矛盾心理,"红颜祸水"便成为祸难来临时中国男人掩饰自身过失、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口头禅."褒姒一笑而失周天下"成为最有名的"红颜祸水"论的历史佐证.周王朝的灭亡有很多综合的因素,但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烽火戏诸侯,二是废除申后和太子,与褒姒的一笑一颦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运用得当往往可以收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哈兰德少将任美国纽约陆军国民警卫队副长官时,在一次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他建议军官们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要“懒惰”,就是要放手让其他人(部下)去工作;二要“头脑简单”,也就是要相信别人都恪尽职守; 三要“异想天开”,就是去做所谓“办不到”的事情,甚至最终看来仍然是“办不到”的事情;四要“硬干”,相信会把工作做好;五  相似文献   

9.
有位著名学者,生前不无风趣地对自己的生活自我解嘲:“已属颠倒黑白之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颠倒黑白”指的是年事已高,头上黑发变白,嘴中的白齿变黑;“水深火热”则指自己嗜好喝茶水,可谓“水深”,又有抽香烟的不良癖习,烟火不离口,岂不“火热”?巧用贬义词表情达意,别解成语,风趣幽默,为自己画像,意趣盎然。这样的“贬词褒用”,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词汇丰富多彩,浩如烟海。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分,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所谓褒义词,就是指词语本身有喜爱、赞美、尊重、肯定等感情色彩的词;所谓贬义词就是指词语本身带有厌恶、贬斥、鄙视、否定感情色彩的词。我们在日常说话或写作中,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达到更高的境界,常常运用贬词褒用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愉悦功效。  相似文献   

11.
在讲初中语文第五册上的《芋老人传》时,我曾这样问学生:文章中的相国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多数学生都说,他“不忘老人芋”,知恩善报,虽也有点忘旧,但只在吃芋这件事情上。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不错,文中的相国两次说过“不忘老人芋”,然而,它们的含义是各不相同的。当年的书生(即后来的相国),从郡城参加童子试归,中途遇雨,跑到祝渡老人屋檐下躲避,老人见他“衣湿袖单,影乃益瘦”,一幅可怜相,便  相似文献   

12.
贬义词作为褒义词使用 ,一般有 6种情形 :(1)表示特殊的亲昵、喜爱 ;(2 )表示肯定、赞美 ;(3)增强轻松活跃的生活气息 ;(4)使人物生动传神 ;(5 )表现高兴愉悦感情 ;(6 )对事物强调突出。这是一种具有情感色彩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3.
14.
在通常情况下,表达赞许、喜爱的感情,要用褒义词,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也可采用“化贬为褒”的方法,从而使表达显得机巧动人,谐趣横生,让人感到耳目一新。有位著名的教授,曾幽默地对自己的生活自我解嘲说“:已属颠倒黑白之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颠倒黑白”指头上的黑发变白,口中白齿变黑“;水深火热”“,水深”指自己嗜好喝茶“,火热”指有抽烟的癖好,烟不离口。巧用贬义词,表情达意,别解成语,寓庄于谐,为自己画像,幽默风趣,妙趣横生。一、化贬为褒,刻画人物的情态。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无赖”…  相似文献   

15.
语言有感情色彩,词语有褒贬之分。“褒义词”用来表达褒扬之意, “贬义词”则用以表达贬斥之意。然而,语言是鲜活的,是千变万化的,是在人们不断运用与创造中发展的。有时在特定的语境中有意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往往使语言幽默含蓄,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16.
在运用词汇的过程中,我们往往用含褒义的词去描写好的人和事,表达赞许、肯定的感情色彩;而把贬义词用在不好的人或事物上,表达贬斥、否定的感情色彩。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我们却遇见了这种情况: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我们把贬义词用在好的人或事物上,表示肯定、喜爱、赞许等特定的含义,这种情况叫作贬词褒用。贬词褒用在修辞学上是一种修辞手段。例如: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  相似文献   

17.
书褒城驿壁     
孙樵 《中学文科》2005,(8):41-42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日常说话或写作中,为了收到更好的效果,达到更高的境界,常常运用贬词褒用的手法,令人耳目一新。一、贬词褒用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1.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我的老师》)“狡猾”一词本是贬义词,意为诡计多端,不可信任。此处则贬词褒用,既表现了顽皮而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又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爱,可谓一举两得。2.……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社戏》)“撺掇”一词本是贬义词,是怂恿、…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对于他们的评价我们往往是“先褒后贬”,先肯定成绩然后再指出不足,然而一次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让我对这种评价方式产生了质疑。  相似文献   

20.
褒奖孩子,应注意言辞适中。言过其实的夸奖会使孩子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例如,被夸为“小机灵”的孩子,可能会产生“必须获胜,不能失败”的心理压力;或者相反,使他得意忘形,目无他人。而被誉为“小数学家”的孩子,可能会自觉地压抑自己爱好艺术的情趣,甚至有可能会钻牛角尖,深深陷入虚幻的冥思苦想之中。对孩子的天赋要有洞察力。你觉察出孩子有某方面的特长,可多多鼓励他,而不要过分抬高他,鼓励比过分抬高要有益得多。比如对孩子说“你是聪明的孩子,我知道你能够做好这件事的”就比说“你是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