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考察介词“P”的范围、介词宾语“x”的性质以及“P不P+x”结构的句法分布,探讨介词正反迭用带宾格式的句法特征,指出介词正反迭用和动词或形容词正反迭用格式的句法功能是互补关系。在此基础上,从发问形式、回答形式等方面讨论了该格式在构成疑问句上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在语用上具有的营造焦点游移的功能,并指出这是其形成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
“词汇化动词 NP”的口语用法是当前社会中年轻人较为流行的一种表达方式,且有蔓延的趋势,但是严格地按照语法来讲,这是一种错误的语法格式。本文在列举种种“词汇化动词 NP”语法格式个例的同时,还对它们作了结构上的分析,发现这种本不能带宾语而今又能接宾语的动词都是词汇化了的动词,“词汇化动词 NP”新用法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可能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作用以及这种动词结构的特殊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不为……”和“为……不”两种否定性“为”字句在构成、语义、功能层面都存在差别。构成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为”字宾语“O”和中心项“V/VP”充当的成分上;语义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句式义上;功能层面的差别表现在造句功能、预设、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的现象有发展的趋势,并逐渐形成一种较普遍的语言现象.现代汉语中“副+名”的组合,有的出于语法的需要,有的则出于修辞的需要.出于语法需要的,大都具有关涉性的语义特征;出于修辞需要的,大都具有描述性的语义特征.现代汉语中副词修饰名词有两种类型,即语法类型与修辞类型.两种类型的“副+名”组合,在具体分类、句法功能、语义等方面是不同的,修辞类型中的名词可看作活用,名词临时活用为形容词.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归纳了能够进入河南玄武方言“A/V+嘞+给啥样”结构中的形容词(A)和动词(V),曹指出了它们蕴涵有偏离常态这一语言特征。其次,分析了这一结构中“给啥样”具有普通话“很”或玄武方言词“镇“和“恁”的意义,进而又讨论了“给啥样”能够固化的原因。最后,归纳了固化结构“A/V+嘞+给啥样”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6.
动宾格式备受标题青睐指的是很多在通常行文中不能使用或很少使用的动宾格式在标题中却可以使用。陆俭明认为,“语言是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里宾语有扩大的趋势。有的动词原先不能带宾语,但现在开始出现带宾语的情况。”[1]这趋势在标题中体现得尤为突出。通常语句中一般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标题中可以带宾语,形容词、名词在标题中用作动词也可以带宾语,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标题对语言结构选择上的一种倾向,即倾向于选择动宾格式。这些特殊的动宾格式包括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名词动用带宾语、形容词动用带宾语、四言格式带宾语等。  相似文献   

7.
按照认知功能分类,汉语传统语法中的量词,或英语传统语法中的量名词,与传统语法中的形容词一起被归在事物属性词范畴。这种分类可以在句法功能上进行证明:首先,与名词不同的是,量词必须出现于表量构式中;其次,名词既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又可以充当话题,但“数量”短语不能充当主语和宾语,只能充当话题;光杆量词既不能做主语、宾语,也不能充当句子的话题;再次,数量短语可以像形容词一样充当名词的限定词,且必须位于被限定词之前;最后,与其他属性词同现时必须位于其他属性词之前。  相似文献   

8.
从“形容词+的+名词”结构出发探讨了“的”字的功能。从“语法动态性’’角度认为,“描写性”是“的”的词法功能,“描述性”和“陈述性”是“的”的句法功能。句法功能是词法功能的扩展。并由此推论出“S+(是)+V+的+O”结构是由“的”字作标志,将动宾短语离合,重新强调并陈述已经发生或正在延续的事件的一种新的句式。  相似文献   

9.
“形+数”格式“巨N”在古代汉语中有八种表现形式,只有“巨万”沿用至现代汉语中,且成为一个固定的双音词.该格式在历时发展中呈现出选择性、顺序性、沿用时间长短不一、使用范围大小有异等特性.其语法特点是用形容词修饰数词,充当定语和谓语,主要的语义特征是强调数量巨大,具有夸张的修辞特点.该格式产生的动因,一是数词和形容词自身的特点,二是语言的新奇性特征;消失的动因,一是词类基本语法功能的限制,二是科技和认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学者们指出“语法自有相应的语义基础,要表达的内容决定了表达的形式”,“词的语法功能和它所能存在的结构模式,是受它的词汇意义控制的”。就“变”和“化”的词义和句法结构进行具体地考察和分析,认为“化”具有“转变、转换”的词义特点,所以“化”具有组织结果信息的功能,相应地具有“…化为…”和“化+形容词(作补语)”的句法结构形式;而“变”因为不具有同样的词义特点,因而不具有相应的句法组织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从汉语史来看,近代汉语时期是处置式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唐五代以来在“把/将+NP+来”动宾补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把/将+NP+来+VP”结构是近代汉语中才存在的一种句法结构形式,它也是现代汉语处置式又一重要来源。其发展演变的途径是:“把,将+NP+来+VP”形成之初是一个连动结构,“来”作为动词“把,将”的补语,为趋向动词,后随着VP语义复杂化以及“把/将”所带宾语的泛化,“来”字逐渐虚化为一个无实义的语助词而脱落,“把,将”表“持拿”“牵引”的动词意义也逐渐弱化,最终语法化为处置式的语法标志。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语法著作一般都认为"凡受'很'修饰而不能带宾语的谓词是形容词.""确定形容词的两项标准(受"很"修饰和不能带宾语)必须兼备."(朱德熙1982)然而,在我们汉语的语言事实中,却又存在着诸如"端正态度""方便群众"这类形容词带真宾语的现象,因此语法学者们就不得不对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构式语法是认知语言学的句法理论,现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框架结构,具有坚实的认知和功能基础。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语言的创造性和句式的多义现象就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等认知机制把具体多样的词语嵌入句式来实现的。本文首先对“打”字后接的宾语做了分类,然后介绍了构式语法的一些要点,并尝试用“构式语法”理论解释汉语中“光杆动词‘打’+宾语”结构。此外,针对构式语法对字典编撰的启示也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出现了“三个平面理论”热,“三个平面理论”即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分析语言现象。本文将从“句法平面”这个角度来分析“形容词带宾语”中宾语的构成。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V+向/往+NP”是由“向/往+NP+VP”中的动词“V”经过介词引发的核心动词移位而构成的;论证了该结构表达正式语体的原因在于:经过句法移位以后大大降低了介词结构所表达方向的具体性,造成了结构所表达内容的泛时空化;通过对该类结构书面正式语体功能的分析,印证了“语体不同则语法也因之而异”的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出现了“三个平面理论”热,“三个平面理论”即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分析语言现象.本文将从“句法平面”这个角度来分析“形容词带宾语”中宾语的构成.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高考备考复习还是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be+of+名词”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句型,“of+名词”相当于一个形容词,在句子中作表语、定语和宾语补足语,例如:  相似文献   

18.
“永远”在一般的辞书中都被看做是时间副词,只能作状语,但在现今的语言事实中,却出现了一些作定语、宾语、谓语、补语等违背规则的超常用法,“永远”的句法功能明显扩大。“永远”功能扩大的生成机制是范畴转换,即副词“永远”在特定语境下语法范畴发生了变化,向形容词等转变。范畴转换是变换范畴对同一有待认知的对象进行观察,体现了语言发展与创造的动力来源,同时也反映出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9.
《论语》单音节形容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量的角度对《论语》中的单音节形容词的句法功能进行研究,通过与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特征比较,结果发现单音节形容词作谓语(不带宾语),单音节形容词作宾语,单音节形容词带宾语以及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是《论语》单音节形容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充当“V 到”结构的主语和宾语的有关情况,尤其对其在句子中充当句法成分的情况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如作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等。还归纳了“V 到”结构构成的各种句式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