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自传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由专业“角色”的客观要求转向专业“自我”的构建、叙事研究的兴起和传记研究重新兴盛的背景下。自传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重新兴起后,日益受到广大研究者尤其是教师的关注。自传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教师专业自省意识的提升、专业自我认同的建构、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发展规划的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在进行自传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自传研究中的反思以及自传内容的真实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由专业"角色"的客观要求转向专业"自我"的构建、叙事研究的兴起和传记研究重新兴盛的背景下,自传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重新兴起后,日益受到广大研究者尤其是教师的关注。自传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教师专业自省意识的提升、专业自我认同的建构、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专业发展规划的形成,对教师专业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在进行自传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自传研究中的反思以及自传内容的真实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诗人自传在总体上与现代文学同步产生,但在具体时间上又晚于现代文学的发端。它的诞生在汲取西方传记经验的同时,完成了对中国古代传记传统的超越,并呈现书写形式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现代诗人自传的发展史就其整体走向可以1949年、1978年和新世纪为界限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并从内容到形式展现出本土化特征和中国特色。内容上,突出与时代、社会等主体之外主题的紧密联系,并形成了自我张扬型、传统自传型、反思历史与自我解剖型三种具有独特价值的文本类型;表现形式上,杂糅以回忆录、口述史及访谈录、日记等多种体裁和形式。21世纪以来,现当代诗人自传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也使诗人自传的数量得到提升,但从参考、研究的层面,需要从生成方式上对自传价值加以区分,从内容上结合相关文献材料辨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自传界纯粹探究自传的真实性问题的研究路径已经几乎被舍弃,许多批评家认为,对自传文类来说,探讨自传的真实性,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文本、自我、身份的问题开始占优势。概而言之,对自传的理论研究可分为两大流派:一是把自传作为基于自我存在的本体论的概念的文本、流派进行研究的古典自传理论派;一为视自传为虚构文本的解构隐喻派。自传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人类学现象,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人种学家、社会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解构主义者、后殖民和女性主义者的目光。而中国的自传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邓雪文 《文教资料》2014,(29):79-80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作家自传形成了一个发展的高峰,许多作家书写自传,作家自传在当时文学市场的销售情况也空前火爆。研究三十年代作家自传的发展,无法回避现代出版对其的影响。本文具体探讨三十年代多种现代出版手段如何推动作家自传的繁荣和畅销。  相似文献   

6.
一批现代作家纷纷在前半生开始撰写自传,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的自传写作热。他们的自传冲动与他们在新旧文化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新文化英雄"地位密切相关。自传既是他们对过往人生历程、思想、经验和文化业绩的总结,更是对他们的"新文化英雄"地位的一种确认,也是他们努力建构的新文化历史话语的一部分。从他们的自传中不难发现他们的文化英雄心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中期,中国自传文学勃兴和初步繁荣。这与一批大力提倡、鼓吹、评介自传文学的文化人密不可分,与一批热心刊发和出版自传作品的编辑、出版家密不可分,也与一批积极从事自传译介的翻译家密不可分。他们可以谓之为中国现代自传文学的“助产士”,相对于自传者的自传冲动和创作努力,他们是中国现代自传繁荣的重要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女作家林白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品,而“自传性写作”是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该文试图从传记文学研究的角度,对小说文本中表现出的自传性进行分析。通过论述自传性在该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所获得的文本接受效果,阐明了自传性写作对该文本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以此来探索自传性之于现阶段女性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文尝试从关键词的角度,旨在探讨自传文学的概念、范围、属性及其文类规范和审美特性,着重剖析了自传、自传与传记、自传与自传小说的区分以及自传记忆和忏悔等关键词,以期促进当代自传诗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代表作之一,“自传性写作”是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作者打破小说和自传的体裁疆界,把生活真实的自传事实纳入虚构的小说框架。互文性、私人性、身体性、真实性四个维度,体现了小说的自传性特点及自传性在该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自传是自述的传记,是叙述自己的生平经历的传记式文学体裁。自传一般包括:个人成长经历和个人思想演变过程。西方自画像艺术史上,有些艺术家年轻时就开始描绘自己的形象,而且一直持续到老年。依据自传的定义,从青年到老年的所有自画像可以说是艺术家用视觉图像描绘的一部个人自传。因此,这种忠实记录艺术家个人成长经历和个人思想演变过程的自画像类型称,即"自传式自画像"。从自传的形式来看,自传式自画像主要有日记体、编年体和内省式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当代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现状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裔美国人自传在当代美国的文学 /文化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在国内它却倍受冷遇。该文从宏观的角度对 1900年以降的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指出目前研究的问题所在及其出路,以期抛砖引玉,能够引起国内广大学者对非裔美国人自传研究的高度关注,填补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上世纪》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手绘本自传,但是它与传统的自传作品以及图传有着很大不同,似乎不能称为自传。文章从人的记忆特点以及优秀自传品格上论证了它是一部较好的“小人物”自传。同时,又从它的叙述结构特点和手绘图配文字的叙述方式,论证了该作品是不同以往的很有特点的自传作品。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一直有很多的研究学者对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在此,本文从《五柳先生传》一文是否为陶渊明自传、此文创作的背景时间、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以及该文章对后世带来的影响,这五个方面展开简要阐述。并简要地提出自己对此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cussion of the ecological autobiography as a tool for enhancing an understanding of one's self and the human‐earth relationship. Also presented is a five‐step process for developing one's own ecological autobiography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autobiographical essays a par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A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indicates that focused autobiographies have been used effectively for personal growth, research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hat use of the ecological autobiography warrants serious consideration as a tool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言为心声,作家通过自传的形式来向外界抒发自己内心的志向,以此来与外界进行抗争,希望得到外界理解和支持。这是中国现代作家进行自传创作的一种动机,本文从这些作家的创作动机入手去分析这类自传,还原他们的内心真实感想,理解认识他们的人生志向。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plores an approach to autobiographical research based on a notion of “outlaw genre” autobiography referred to as biomythography. Outlaw genres of autobiography resist the tendency of western autobiography to craft narratives that will ultimately link the life of an individual to a universalised person—someone to whom all readers can relate. In this study, photo essays are used to learn about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stories of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The photo essays an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biomythography” helped us reflect on layers media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ur courses.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call for us to examine hegemonies extending from our students' personal histories as science learners, and through mythologies of teacher education. Alternative research frameworks and approaches, such as those represented in this study, might help science teacher educators explore myths undermining the preparation of future science teachers and learners.  相似文献   

18.
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的文类一直是评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人认为它是虚构故事,有人认为是自传或他传。汤亭亭将自传、他传与虚构融为一体,革新了传统自传的写作艺术。  相似文献   

19.
口述自传是当今传记文学中的一个崭新门类.它随着口述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显示出其蓬勃的生命力.由于口述自传本身的文体特性,它在史料的真实性与叙述的文学性上与一般的传记文学有所不同.在抓住将要逝去的历史这一点上,口述自传所显示的重要作用使其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中国当今的口述自传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37—1949年,中国现代自传出现了重大转折。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对这一时期的自传写作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自传的发展,导致写作中自我意识的贫乏;另一方面,它也造就了这一时期自传写作独具特色的一面——在“大我”与“小我”之间的徘徊、困惑和挣扎,体现出自我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更为曲折和复杂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