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近些年来开展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培养实践研究发现,相较于国家层面对专业实践的高要求及其重视程度,高校层面在教育观念、教学条件及培养能力等方面存在现实困境,因此应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全方位落实与健全专业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2.
认为实践基地不稳定、优质实践基地匮乏、优秀教师指导缺位、实践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是导致全日制教育硕士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弱的主要原因。介绍了上海师范大学“量身定制”创建海内外联动实践基地大平台的做法,高标准选拔研究生分批次进入基地实践,强化中学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一对一”带教,聚焦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教育科研开展“立体式”实践,以导师工作站为平台促进基地间的联动,建立健全过程性的教育实践质量保障机制,这种“五个一”模式下的浸润式实践,提升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构筑了多方共赢的教育实践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加强法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法学教育应当改革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内容,强化师资队伍,加强法律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实践能力,赣南师范大学构建了全日制教育硕士生实践能力进阶培养模式,即采用大学与中小学协同培养,围绕同一教学案例,依次经过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情境实践能力三个培养阶段,每个阶段经历备课与研课、授课、听课与评课、教学反思四个环节,采用案例筛选、环境匹配、方法运用、教师选择、考核评价五项保障措施,逐级迭代提升全日制教育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日制;实践能力;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曹纳  田高良 《大学教育》2018,(12):134-136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职业教育,更是一种能力教育。在高职院校生源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大背景下,高校应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切入点,改革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其最终目标是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转型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大学是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因应,以其教师发展为主要策略的教师质量提升成为转型建设的关键内核。其中,包括教师发展观念的转型、组织与评价理念的转型、教师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教师发展机构职能定位的转型等。以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为方向的院校应建立起教师发展在理念与实践上的自觉,关注教师发展真实需求,理解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发展的内生性特质,建立起以院校为主体的教师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经历10余年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面临内生发展道路新选择。国内教育培训市场尚未构建起完善的监管体系和良好的办学秩序,在利益驱动下,非学历继续教育市场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随着国家各项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所处生态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关于继续教育转型的讨论也很热烈。本文在对同行相关研究成果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将研究的焦点聚焦于公办普通高校开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分析讨论普通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之前及转型过程中的状况、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以及面临的挑战和瓶颈。在反思普通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初心"、发展道路及模式的同时,试图探索非学历继续教育在转型背景下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对地方独立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并实践了能力为本位的校企合作两级实现矩阵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整合方法,构建了三段式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了通过校企协同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以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9.
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积累和提高,既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也与高校的支持和培养,以及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应从社会、高校和个人3个层面提高转型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实践能力:(1)社会要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并制定具体实施细则;(2)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教师实践能力发展路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建大学科技园、建立健全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制度;(3)教师要根据转型发展需要确定个人实践能力的发展目标、积极主动提升实践能力、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单纯的技术改造,而是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是一种范式的转变与跃迁,强调数字技术对职业教育的主体、内容、空间、治理、思想、文化等要素的渗透与融合,是构建职业教育新生态的系统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价值重塑、关系重构和系统变革,促进人、社会、技术与教育在物质与数字世界中实现融合和共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重在联结资源、融合发展,彰显实践性,强化多模态感知和交互,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孪生运行系统推进战略协同化,构建数据驱动业务价值体系推进流程信息化,提升院校数字基础能力推进运行智慧化。  相似文献   

11.
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以及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结构的特点,论述了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分别从校企、导师以及研究生多个层面,阐述利用校内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科研合作平台等手段,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产业转型升级是职业教育调整发展方向的宏观背景。产业转型升级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其要求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具备竞争力的优秀人才,要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链高度匹配。职业院校应积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挑战,从以就业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开放性办学过程中贯穿职业素质的培养、构建与产业链以及创新链相衔接的专业体系、强化课程建设、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办学格局等方面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确保职业教育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职业教育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背景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政策性文件确立了法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师资型法律人才培养成为法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索法学专业教育与师范专业教育在师范类高校的人才培养中的有效衔接,通过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合作,打破高等法学教育与普法教育、高校与社会的条块分割,实现人才培养内涵塑造与外延协同合作育人的双向路径发展模式,探索法治教育专业化发展背景下师资型法律人才的社会需求定位、内在培养机制与外在合作衔接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使得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的培养不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逐渐融入本科教育教学。本文对独立学院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探索性地提出了计算机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建本科高校在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要准确把握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学校服务地方能力的内涵要求,找准实现转型的着力点。专业是新建本科高校实施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载体,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评估是促进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建立内部专业评估机制,定期自我诊断,实行分类管理,必将促进学校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专业评估背景下,为了能够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的能力,提升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从影响高校英语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入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专业评估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有利于建设文明校园,推进大学依法治校的进程;有利于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信仰不足等问题,因此学校可以采取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的课程教学、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地方及高校优势和特色,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步伐。本文就高校思想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服务好学校转型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改进和提高学校后勤思想教育工作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