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从"语文知识核心时代"走向"语文核心素养时代"。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通过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把德育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丰富语文社会实践,培养语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3.
根据北京市中职语文课程教改精神,针对中职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现状,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论述了学生表演课本剧的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意义。将课本剧表演引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是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晓霞 《成才之路》2013,(14):42-42
语文素养在新课标中被提高到"第一理念"高度,这反映了新时期人们对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也是新时代赋予语文课程刻不容缓的使命。我们的教学实践应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基础,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构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5.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语文课程。偏远农村学校应从教育科研、语文课堂、生活即语文实践三方面下抓手,提高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能力,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语文核心素养是当下的热门话题.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精神实质和相互关系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 语文核心素养有四个层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个层面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层面.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的提升、审美能力的培养、文化传承的实现,都是以学生的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实践经验的建构中得以实现的.因此,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课程独特的课程素养,是唯一或主要属于语文课程的.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必须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形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将“综合实践活动”纳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将此类课程的宗旨定位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各种语文知识和养成思想道德观念的主渠道.因此,我们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认为,"实例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卓有成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需要互相提升自己的知识量。通过语文课堂传达丰富的知识需要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而开放式课堂教学能够调动起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在创新型课堂环境下对知识的吸收和探讨问题的更加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什么?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用成为实现语文课堂目标的重要策略。教师如何直面语用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语用教学的内涵和语用教学实践的策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复述,作为小学阶段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促进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在一线语文课堂上,朗读和背诵备受广大教师的宠爱,复述则游离在课堂的边缘,成了可有可无的语言实践,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本文旨在明确复述的重要性,探索指导小学生复述的对策,希望能唤醒广大一线教师对复述的再认识,在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对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看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困惑,进而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并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开展语文课堂活动具有体现语文课程属性、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矫正语文课堂教学积弊等多方面的实践价值。语文课堂活动应立足"语文",指向"课堂",着眼"活动";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核心素养是预设语文课堂活动的三个主要向度;学习方式、思维方式、教学智慧是生成语文课堂活动的三个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知,充盈着"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就是着眼于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思考、善于发掘,用语文的方式教语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生活等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学生一生的发展方向.可应该如何高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而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有起伏动人的诵读,能展开自由、平等、民主的对话,应该涌动情感的激流,闪烁思想的火花,放射智慧的光芒!因此,在语文的美及学生人文素质不断缺失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语文教学进行审视与展望,还语文以本来面目,真正提升学生语文之素养与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展现、渗透语文的神韵之美,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能力的提升呢?我以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教学形态。它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下那种仅重视课堂教学的封闭僵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力图在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语文课堂与学生课外校外生活的联系中,在学生积极自主的语文活动中,实现听说读写的整体培养、知情意行各方面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这一点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整个语文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活动。那么在朴实的语文课堂中如何开展丰富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语言的魅力,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一、依托文本,让课堂小练笔成为靓丽风景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这一点应该说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更是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