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说语录     
<正>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果不去理解,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  相似文献   

2.
师说语录     
《教学随笔》2013,(16):8
<正>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  相似文献   

3.
师说语录     
<正>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  相似文献   

4.
怎样让学生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以教师为主体。叶老是断然反对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他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读书能力和读书习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而要真正地体现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就应该通过“精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所谓精读指导,就是“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要使学生试去揣摩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开拓我国语文教学革新道路,在实践上可以说就是从革新教材入手的。叶老首先对语文教材的作用作了明确的、朴素的表达。他认为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学,即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我国汉民族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从理解方面说,就是得到有关语言文字的知识;从运用方面说,就是养成听说读写的习惯。但是,他说:“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略谈国文学习》)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国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脚本。”的确.我们的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的凭借.是练笔的最好典范。随文小练笔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课文分析的时候,一再反对“死记硬塞”、“死读死记,死摹仿程式和腔调”,力主“知要真知,能要真能”。那么,怎样才能进入“真知真能”的境界呢?叶圣陶归结为三个字:“多揣摩。”他说:“如果不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而回味和重复,正是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正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把“遵路”“入境”“悟神”融为一体,而且,能把这种“遵路”“入境”“悟神”不断向纵深推进,让学生“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从认识中得到了享受”,从而使“知识不再是死的‘行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语文教科书时曾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在读种种的书。”从这一段论述来看,教师借助教本这个例子来教学生,应该教给学生不仅仅是一篇篇课文,而应该是方法.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去开其它的锁.理解其它的文章,甚至教会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寻找开锁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一、单元编排的错误领会导致片面化倾向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语文教科书时曾说 :“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 ;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 ,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 ,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 ,目的在读种种的书。”从这一段论述来看 ,教师借助教本这个例子来教学生 ,应该教给学生不仅仅是一篇篇课文 ,而应该是方法 ,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去开其它的锁 ,理解其它的文章 ,甚至教会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 ,寻找开锁的钥匙。课文例子 ,具有无比丰富性 ,不…  相似文献   

10.
教学背景今天,课外阅读的作用已被人们普遍认同,但孩子们究竟要看什么书,该怎么看书却值得研究。教者,导也,教师应在把握学生不同年龄阅读兴趣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好书。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用研读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  相似文献   

11.
文章是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读文章就是凭借书面语言去理解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阅读教学既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也是提高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多读"是达到理解的重要途径。那么,要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在"读"中下功夫呢?下面,我就以指导学生阅读《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为例,浅析自己的几点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一、课外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阅读是人类学习的一种重要活动,对中学生而言,阅读对于提高语文素养有着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数量有限,课外阅读则可补其不足。叶圣陶先生曾说:"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笔者这里主要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两方面说明来分析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寇贤福 《甘肃教育》2008,(10):36-36
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教师讲解多,学生反省少,作业多,读书少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铸造其书香人生。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材说明中明确指出,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这就清楚地说明,对课内自读课文既不能由老师包干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首先,指导阅读时教师要联系本单元讲读课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教学课内自读课之前,要让学生回忆旧课——讲读课,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去自读课内自读课文,要区分课文在体裁、内容、写法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只要忆起前课,那么在自读新课之时就会触类旁通了。比如阅读《难老泉》一文,则可联系《雨中登泰山》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 ,它具有包括辨认文字 ,理解语言 ,从中获取思想文化程序的含义。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以及语文教学的大力改革 ,阅读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目前 ,我们的语文教学的着眼点虽然还不能完全离开中、高考的指挥捧 ,但是可以试着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这一捷径唯有重视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重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写道 :“现在有许多学生 ,除了教本以外 ,不再接触什么书 ,这是不对的。为了养成阅读的习惯 ,非多读不可。”“国…  相似文献   

16.
正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这样表述: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四十五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课内阅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们新课程的要求,开展课外阅读迫在眉睫。这就给我们我们教师提出来一个问题:如何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如何有效地实现课  相似文献   

17.
广大教师探索出的推知法,确是一个卓有成效的阅读方法。教学生读懂一篇课文,教师抓住课文的一部分,甚至一点,提出关于理解全篇思路和中心思想的同题,答案需在文中推求却不在文中,这就迫使学生认真读书,还要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索、推知,得出预见。引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去推知预见呢? (一)从标题入手标题能揭示或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要把标题当做阅读航标来探索。如《火烧赤壁》,在补充了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中,除了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其余三篇都是不折不扣的科技论说文,篇幅既长,难度亦深——科学术语频率较高,论述也采用科学家思维特有的方式——学生阅读时极可能因知识或思维的断层而出现理解的困难。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教师自己首先要能读懂读深读透文本。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自学的基础。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着重测试考生自学能力的题目占了相当的比例。而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只是高考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力不强,就不能准确的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更谈不上对化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练,还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的。一、基本枉念、击本定律反走读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告诉学生重点读哪些,怎样该才是正确的。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定律,要着重读,…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第六册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中,除了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其余三篇都是不折不扣的科技论说文,篇幅既长,难度亦深——科学术语频率较高,论述也采用科学家思维特有的方式——学生阅读时极可能因知识或思维的断层而出现理解的困难。要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教师自己首先要能读懂读深读透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