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利 《出版参考》2006,(26):17-18
共产国际为外国兄弟党来苏的同志设了若干所党校,位于莫斯科郊区的孔策沃区的党校(八部)是其中之一.听早已来苏联的苏丽华(苏兆征同志之女)说,这所学校的房屋是共产国际送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我们从中国来的同志们顿时为中国的苏维埃共和国充满了自豪感.党校的学员都是中国同志,主要是在战争的艰难岁月中受伤或患病的革命者.在这里,他们得到了休整的机会:一方面治病,一方面在校学习马列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一、1920年7月中国积极分子会议 维经斯基(在华期间化名吴廷康。笔名魏琴、卫金等,共产国际代表)在上海组建了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以后,公开身份是《上海俄文生活报》编辑,报馆成为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的掩护.所接触的中国人有陈独秀、李汉俊、曹亚伯、朱卓文、陈家京、曹子祥、张福堂、姚作宾、张墨池、景梅九、黄凌霜、胡愈之、秦抱朴、袁振英等,  相似文献   

3.
2012年5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李玉贞研究员的著作《国民党与共产国际(1919—1927)》(以下简称“李著”)。李玉贞研究员是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她在译介共产国际历史档案方面的贡献尤为值得称道。这部著作又是作者“积三十年之功”的研究成果,不管是对国际共运史史料的挖掘来说,还是深化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来说,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中国重要报纸论文全文数据库(CCND)为检索来源,以华东地区省级党校图书馆发文量为研究主体,以H指数、A指数为计算指标,从发文数量、发文质量及未来发展预期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评价了2001—2010年间华东地区党校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在1938年3月至1940年初,受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委托,出使共产国际.在此期间,任弼时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他不但在国际讲坛上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思想,而且亲笔撰文在苏联<共产国际>、<真理报>、<红星报>等报刊上向国际无产阶级和苏联人民进行广泛宣传,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使共产国际承认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是正确的,也最终使共产国际认可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任弼时在共产国际的宣传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托派最早起源于1927年中国大革命失败后的莫斯科中国留学生中间。他们由于在当时托洛茨基与斯大林的争论中,拥护托洛茨基批评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在中国推行孟什维克机会主义路线而遭致中国革命失败的立场,进而与苏联托派取得联系(有的还加入了苏联托派).并在1927年纪念十月革命节十周年的活动中,参加了瓦斯大林游行,结果被遣送回国。1928年12月,他们在上海开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托派小组织,取名“中国布尔对维克列宁主义反对派”,创办机关报《我们的话》(仿效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前办的地下刊物名称)。后来。另一些回国的托派…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共产国际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早期的发展与曲折.无不与共产国际的指导密切相关.共产国际指导的正确与错误直接反映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的顺利或曲折中。  相似文献   

8.
任弼时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在1938年3月至1940年初,受毛泽东和巾共中央的委托,出使共产国际。在此期间,任弼时非常重视宣传工作,他不但在国际讲坛上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思想,而且亲笔撰文在苏联《共产国际》、《真理报》、  相似文献   

9.
万京华 《军事记者》2005,(10):64-64
我党历来非常重视对外宣传工作的开展。如1920年7月在上海成立的中俄通讯社,就是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领导下工作的,当时中俄通讯社不仅翻译和报道来自俄国和共产国际的材料.还编中国报刊上的重要消息,译成俄发往莫斯科,在苏俄报刊上发表。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曾在海外出版《救国时报》(中),向海外侨胞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0.
加见 《档案时空》2003,(9):18-19
王明被共产国际派回国后,不顾国内斗争的实际情况,不同中共中央商量,强行推行一些错误的思想路线,遭到党内外同志的一致反对。为了挽回危局,党中央派任弼时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和斯大林汇报国内斗争情况,共产国际听到中共中央真正的声音后,开始转向支持以毛泽东同志为领袖的中共中央并公开承认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校图书馆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冼为广 《图书馆论坛》1996,(2):71-72,77
党校图书馆改革之我见洗为广(中共广州市委党校)改革开放以来,党校系统的图书馆工作有了较快发展,无论基础设施、馆藏建设、信息开发利用,以及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全国乃至广东地区都做了大量工作,获得了许多进步。然而,喜悦之余,也有不少问题令人忧虑.诸如,文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分类法发展趋势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图书分类法发展趋势论吴仲强,廖楣彩(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图书馆)纵观我国图书分类的历史,无论是理论之研究,还是技术方法之阐述,都是以体系分类法为研究对象的,我们目前继续使用的《人大法》、《科图法】和《中图法》等,也都属于体系分类的范畴.所谓体...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6日日至11日,全国省级党校图书馆馆长会议在中其中央党校召开。来自全国省级党校,包括单列市党校和一些部门、大企业党校的图书馆馆长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共同讨论和研究党校系统图书资料情报工作的发展大计。 6月6日,上午会议举行隆重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中央党校领导有常务到校长薛驹、副校长邢贲思等同志,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顾问孟凡同志。应邀到会的来宾多人。会上,中央党校副校长邢贲思、副教育长王聚武作了重要讲话。邢贲思同志在题为《关于党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0,(12):71-82
本文以1917-1927年的中国报刊史料为依据,考察列宁论著和宣传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这个过程分别以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1924年1月列宁逝世为节点,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917年5月中国报纸首次报道苏俄革命和提及列宁,到1920年3月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为第一阶段;从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到列宁逝世之前(1920年4月-1923年12月)为第二阶段;从列宁1924年1月逝世到1927年底为第三阶段。列宁论著和宣传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从翻译到解释,再到探索性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党校档案是直接记述和反映党校活动的真实记录.记载了党校优秀教职员工为党校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记录了一批批优秀党员的发展历程,是党校发展建设的可靠依据。充分利用党校档案信息,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结合,才能实现党校档案潜在的社会效益,更好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党员干部。只有管好党校档案,党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工作才能源远流长。所以,必须进一步强化党校档案管理,以适应党校自身形象和价值观建设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关于陈独秀晚年与托派论争的几个文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面公布的中国托派(当时称“中国共产主义同盟”)中央关于陈独秀的几个档案文件,原载于当时托派出版的内部油印小册子和机关报。1980年(托洛茨基死后40丰)开放的美国胡佛大学保存的托洛茨基档案中亦有收藏。它反映了陈独秀晚年(1937——1942年)与托派中央领导集团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论战情况,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特公布以飨读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唐宝林选编整理。一、我们对于独秀同志的意见我们对于D.S同志的意见,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D.S.公开直称他‘与任何党派没有关系.’这是完全采取了馆党…  相似文献   

17.
刘艳 《新闻前哨》2011,(5):90-91
20世纪20年代,广播陆续在各国兴起。1920年11月.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匹茨堡KDKA台开播:1921--1923年,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中国相继出现广播电台:1922年11月7日。苏维埃俄国建立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初名“共产国际广播电台”)正式播音。该电台的功率为12千瓦,在当时世界上属于功率较大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1月1日至3日,“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会议”在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召开。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步伐》的主题报告,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戚和平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王伟光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这个会议是继2000年海南会议、2002年新疆会议以来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党校文献情报服务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形势下党校文献情报服务工作探讨彭前卫(广州市委党校)近几年来,党校文献情报用户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党校的培训班次的变化,即由以长短结合、学历教育为主过渡到今天的以主题班次为重点,兼及部门班次和学历班次,导致了学员结构的变化。二是师...  相似文献   

20.
1.新闻宣传要以()为根本指针,。(),(),这是党对新闻宣传的根本要求。2.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坚持()的方针,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司宣传工作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方针。3.新闻宣传必须要()、(),这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面对加快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对新闻宣传的新需求,新闻宣传工作要更加重视改进(),讲求(),注重()。5.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指出:“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只是忠实地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