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我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思想独树一帜。这一伦理思想在当时客观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对于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道家法律思想主要是从"天道自然"出发而引申的"无为而治",老庄道家以及后来的新道家(黄老学说)都在不同的角度上阐明并涉及到这一点,这种"无为而治"的法律观从根本上说属于法治,它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相当的作用,在今天的条件下也依然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3.
道家管理的核心概念是:一、道;二、自然;三、无为。道家管理的四大发展方向是:一、道体观:管理价值之发展;二、人性观:管理人生之发展;三、修身观:管理人格之发展;四、认识观:管理方法之发展。"体用一元"是道家管理哲学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4.
道家管理的核心概念是:一、道;二、自然;三、无为。道家管理的四大发展方向是:一、道体观:管理价值之发展;二、人性观:管理人生之发展;三、修身观:管理人格之发展;四、认识观:管理方法之发展。体用一元是道家管理哲学的理论结构。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道家思想,它的"无为而治"管理理论一直是中国管理理论发展的源泉,其成熟的管理理念核心内容与很多现代科学管理理论有相似之处,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作为现代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实践中继承、发展道家管理思想其意义是重大的。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社会内涵,将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结合学校体育管理工作中一些具体方面,粗浅地谈谈几点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解释了无为而治本义就无妄为而治,考查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应来源上古的“垂拱之治”,并谈了无为而治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应用。在谈无为而治在管理中的应用中提出了个人观点,认为企业管理是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的。管理是一个由管理到员工自我管理的过程,是由管到不管的过程,管的目的是为了不管。不管是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故曰:不管为之至管!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行政管理中,传统的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伦理思想值得借鉴和参考。本文从对“无为而治”的解释和“无为而治”在行政管理中的体现出发,对“无为而治”的现代价值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道家的治国思想不少论点正不断地被社会所验证,给人以启迪。“道法自然”,启发我们尊重自然规律,避免强作妄为。“无为而治”的思想,启示我们减少政府的过度干预。治理国家不能仅寄希望于制定更多的法律条文,尽量避免政策多变;注重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从社会现实出发提出道德要求等。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奴隶制行将瓦解,封建制逐渐形成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的“中国哲学之父”老子面对社会变动的现实,既感到不满,但又无能为力,既有一种失落的情绪,又不甘心不断迸射的反朴和谐的理想社会主张崩溃。所以,他提出了一系列清静旁观,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的主张来看待和审视人生与社会,其原因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剖现。一、从《老子》一书所透射的思想中可看出,老子以道为本体,以“无为而无不为”为其原则和途径,进而达到德美合一的精神自由之路。据文达三(海南师院学报1996年第二期)严格的考证,认为:“为”字初文有两个义项,一是指…  相似文献   

10.
以往学术界都把"君人南面之术"当做道家的政治思想加以研究,如果从管理角度来看,它讲的就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如何管理好国家的道理。所以,道家也有管理学的思想。研究古代道家的管理思想,抛弃其过时的内容,挖掘其合理的成分为我们当代管理所用,对于完善当代的管理学,指导当代的管理工作,会有所启迪,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目标管理的理论,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运用目标管理具有明显的有利条件和较强的可行性,表现为:学院办公室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理念与目标管理原理相符,学院办公室管理特征与目标管理特点相契合,学院办公室具备目标管理的基本条件。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要制定目标管理任务书,授予相应的权力,进行适当的控制,保证个人职责的履行和任务的完成,最后实现办公室管理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伴随国家法治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法治工作的宏观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校需要从如何面对师生和怎样处理与社会各界的关系等内外两个层面上来开拓法治工作的新局面。这就对新时期学校法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的兴起引发了企业管理环境的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向以人为本运演势之必然。管理的以人为本有其特定的基本内涵,我国企业也应建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4.
李菲 《教育学报》2006,2(6):85-90
生活问题归根到底是生活意义问题。生活意义为人的生活确立根基,使人的整个生命富有灵魂和生机。对意义的需求是人存在的总体需求,对意义的追索也是人存在的永恒情结,这种永恒情结就是“终极关怀”的情结。“终极关怀”指人对生活意义的自始至终的关怀状态和过程。德育作为一项以道德为依托使人成“人”的事业,应该以“终极关怀”为精神意蕴或指向。当前,以“终极关怀”为视角思考和建构学校德育目的也是对德育回归生活的深化。终极关怀的视角下,德育目的应该是成就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人。这种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是具备自主关怀生活意义的意识和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5.
2009年初福建省出台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用”政策,建立县域内教师交流制度,促进师资均衡配置。试点工作在摸索中推行,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的不少困惑与阻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各试点区域实施政策的基本情况做出梳理,并试提出完善政策的可操作性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德育柔性化管理作为德育改革的崭新成果,注重现代师表形象的塑造,提倡青年学生的自我实践强调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构建。德育柔性化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依据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而实施的人性化德育管理,旨在学生个人需要满足与学校和谐秩序之间建立一种平衡机制,将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7.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能否在中国西部农村小学实施与推广,是该项目能否在中国普及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做中学”的理念和原则适用于中国西部农村小学;西部农村小学有愿望、有条件实施“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项目的实施必须解决好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能否在中国西部农村小学实施与推广,是该项目能否在中国普及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做中学"的理念和原则适用于中国西部农村小学;西部农村小学有愿望、有条件实施"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项目的实施必须解决好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燕 《高教论坛》2007,(3):125-128
高校教师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均处于令人担忧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就是高校教师承受着过大的各种压力。本文从师本关注的角度提出了高校管理中“人本管理”的理念,并进一步阐释了“人本管理”中的人性化关怀。  相似文献   

20.
绩效考核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但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绩效考核体系难以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基于目标管理建立个性化的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对教师形成有效的激励,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