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肖艳惠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7):172+174
日语中的复合动词"Vカケル",具有多义性。本篇论文从"Vカケル"后项动词"カケル"着眼,通过认知上的语义扩展理论分析其多义性,并进一步研究与前项动词结合后的复合动词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3.
邱华月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6)
日语中的动词“ぁげる”可以表示多种意思,运用语义特征和语义扩展模式进行分析,理清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及各义项中要求共现的论元,并归纳出语义扩展模式图,结果显示,“ぁげ为”的基本语义特征是[+施事动作][+受事移动][+受事变化][+受事向上核心语义特征是“受事向上”,当这个义项脱落时,“ぁげる”的基本义发生根本改变,引起语法化,为其构成复合动词时的语法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汉语动词重叠式及其规律一直是汉语语言学界探索的热点,本文以重庆方言动词重叠式为对象,以其重叠形式为切入点,从语义角度(主要是词语范畴)考察了其构成条件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7.
言语行为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由美国哲学家塞尔加以修正和发展的。在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加以简述,并进一步对与这一理论相关的施为动词加以分析后,我们认为施为动词是一类特殊的动词,从功能语义方面具体讨论了其句法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8.
全立波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165-168
动词AABB式内部成员是有差异的,在作状语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从状语与谓语动词的语义关系着眼,动词AABB式状语与动词在语义组合上可呈现出三类状态:黏着态、伴随态、自由态,这可从动词AABB式状语的语义特征与内部、外部形式上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黄海燕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37-38
以小品词on为切入点,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意象图式和认知隐喻理论为指导,对带on的短语动词的语义进行分析,发现相关短语动词中有17个义项,这些义项对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与扩延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汉语中"得"字句的谓语动词从价数的不同和语义特征的不同两个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并结合"得"字句的补语指向进行分析,根据统计的数字,按进入"得"字句的可能性大小排序,动作动词和关系动词处于序列的最高级和最低级,性状动词和心理动词基本上接近。不同价的动词随着价量的升高,所带"得"字补语的能力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11.
罗瑞球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3):127-129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视点研究情态助动词的语义实质,探讨其语义与结构的对应关系。并从新的视角论证了易仲良教授的将M -φ作为情态语法范畴的标记式是合语法性的。 相似文献
12.
唐鲜艺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50-54
侗语动词的语义角色分为强制性语义角色和非强制性语义角色两类。其中,侗语动词所能关联的强制性语义角色根据它们在句法、语义上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主事、客事和与事三大类;而非强制性语义角色有工具、材料、处所、方式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两词短词动词的结构及其运用特点,即:两词短语动词与自由动词短语的区别,两词短语动词的分类和同形两词短语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构成两词短语动词功能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枫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0(5):95-100
先秦时期,“语告”语义场内主要成员包括“告”、“谓”、“语”,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员格局不变,但“告”和“语”的句法格式发生较大变化,唐五代至宋元时期,“语”和“谓”先后消亡,最终形成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动词“告”独自承担语告表达功能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动词做状语的构成方式及语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正实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2):259-261
动词做状语是动词的句法功能之一,动词“直接”位于谓语动词前做状语有各种语法表现,主要可以从动词做状语的形式和语义特征两方面进行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根据语境及表达的需要,日语自动词句有时可以译为汉语中的“被”字句。本文试图对日语自动词与汉语被动式的这种不对称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探讨日语自动词独特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7.
VNN构块式中的言语行为动词语义认知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NN构块式包括双宾结构和宾-补结构,这两种结构都具有给予性特征。由英语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这两种结构同样具有给予性特征。本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距离象似性、客体移动方向和意象图式的分析方法,对二十七个英语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语义认知结构分析。通过分析讨论,我们发现认知语言学的这三种分析方法对英语言语行为动词构成的双宾结构和宾-补结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王枫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9(1):90-95
先秦时期,“问”与“对”配对使用,至唐五代,“答”在“问答”义场中表现活跃,逐渐取代“对”的义场核心成员地位,怀疑此时“对”在口语中已经消失,宋元明清时期,“对”在书面文献中用例也已极少,最终退出“问答”义场。 相似文献
19.
20.
英语短语动词常用但极其复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容器图式为基础,基于射体一界标概念,从语义网络的概念化分类,描述解释其隐喻延伸意义,以帮助学习者联想、理解、归纳记忆短语动词之多义,减轻学习者死记硬背之苦,以期能给教、学以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