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黎萍 《中学文科》2006,(1):87-87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方向都已表明:转变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去指导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越来越显得刻不容缓。尤其是在由《体育教学大纲》走向《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不再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初级阶段,但很多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未能正确解读。本文就此谈谈目前体育教学中出现几种偏离现象。  相似文献   

2.
闫晓英 《生物学教学》2007,32(10):31-32
综观《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生物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在课程目标里面,两者有许多交叉融合之处。如《生物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这样描述的:“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不断显现。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在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关于体育观念、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情况。旨在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尽快地理解新课程,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下,对体育课程性质定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分类、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关系以及“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内涵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思考。认为:体育课程是以身体实践为主要途径,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内容,传承运动文化,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使学生成为‘文化化’新人为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体系应确立逻辑起点,层次目标应具有可检审性和操作性;协调和平衡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与运动技术之间的关系,需在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上,增进学生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反映了体育本质属性的要求,但体育课程对健康功用范围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5.
马瑞 《陕西教育》2008,(10):33-33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而取代了旧的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于2004年的新学期开始在我国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省区试点。2007年9月全国各省市高一年级开始正式实施新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改革是整个高中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改革是我国有体育课程一百年来最大的一个变化,有必要对新的《课程标准》和旧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研究,以加深认识与理解,进一步促进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6.
毫无疑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用《新课标》)的实施是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新课标》的内容设计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新一轮改革实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新课程改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期性的因素。本文将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基于“整体”与“一贯”的理念,将原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关注学生的健康,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其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须对传统体育课进行全面改革,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  相似文献   

8.
回眸《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2001年颁布后,国家、省、市、区分级开展了专题培训,体育教师围绕“标准”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地研究与改革,为体育教学的完善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推进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试行《课程标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课程标准》试行的研究中,如何选择研究方法和视角非常重要。文章拟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分析方法对《课程标准》的试行作一肤浅探讨,试开辟体育课程领域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为基本依据的历史新课程改革,遵循“先实验、后推广”的思路,与其他新课程一起,从2001年9月开始进入了实验阶段。  相似文献   

11.
实行多元评价,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9月,《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9年级)课程标准》(下称《课题标准》)颁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面积试点。延安市初中阶段于2003年,高中阶段于2007年已经正式实行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先进的思想、全新的理念对体育学习评价提出了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使用适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学习评价方法。已经成为各个学校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从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经先后在15个省陆续进行,2008年秋将在山西省实施。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目前有6个出版机构出版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体育与健康》教科书,6个版本的教科书均通过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供实验省份选用。为了使山西省广大普通高中学校的体育与健康的教师更好地了解教材、使用好教材,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娃 《内蒙古教育》2002,(11):31-32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称“标准”)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一.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1950年和1951年,毛泽东主席先后两次写信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做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为落实毛主席指示,1951年8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其中指出:要“切实改进体育教学,尽可能地充实体育娱乐的设备,加强学生体格的锻炼”;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研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中,学术界对其方方面的评价。分析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并通过发现的问题,进一点提出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颁布与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推动了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其中,如何正确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创新中学体育教学模式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体育教学大纲的新突破,许多观点和设想直击现行体育教学的弊端,可以说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荟萃,又是体育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使我国中小学体育进入一个新阶段。为此,笔者根据《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各方面因素,尝试提出了新的中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办法,以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课程》2012,(1):144-148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进入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2005年,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至今为止,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已有十个年头。  相似文献   

18.
北京陈经纶中学是一所具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体育传统名校.是首批示范高中。本校现拥有篮球馆、综合体育馆、游泳馆,标准田径场、两块小足球场、三块篮球场、两块排球场等体育场馆,其发展目标为“实现三个个性化”,即“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得以落实,使《体育与健康》课程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更好地体现示范校的示范作用,早Et实现我校“三个个性化”目标.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运动器材、师资等体育资源的健身和育人功能,本校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以下简称《标准》),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条件.进行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并得到各级主管领导、专家的肯定与支持,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施物理课程标准已有几年时间,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适应新教材,探索课程标准如何贯彻落实.为此,教师对新教材进行交流、讨论和反思.笔者通过阅读美国中学普遍选用的综合理科教材《科学探索者》之《运动、力和能量》(以下简称《探索者》),从另一个角度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以下简称新教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刘斌 《成才之路》2013,(18):8-8
自2003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新课程的理念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关注。但体育新课程的落实不是一两节公开课就能解决的,它的主要阵地是体育常规课的教学。只有认认真真上好常规课,“健康第一”才能成为现实。如果说我们的常规课也能像公开课、优质课一样与新课程如影随形,那么“健康第一”将不再是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