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周指周作人,张为张爱玲。去年9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刊登了何满子先生的《反“好汉奸论”说周作人》一文,因为周作人与张爱玲是同时代的文化人,而且都是在改革开放后突然“红”起来、“热”起来的“名流”,这里便将他二位放到一起略加评说。  相似文献   

2.
11卷、7000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作为"译人"的周作人重新还原。这一次是周作人译文的原貌与全貌。编者打磨掉当时时代的局限与遮蔽,让周作人的思想与观点得以真切呈现直到现在,周作人仍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历史人物。但无论怎样,他在翻译领域的成就恐怕要被许多研究者重新评判。11大卷、总计7000余页的《周作人译文全集》将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3.
周作人,曾经以小品文的创作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占有过一定的地位,在外国文学的译介工作中有过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他的沉沦堕落和长期以来文学领域形成的某种观念,使得周作人研究领域几成禁区,跋涉者无几,研究成果寥寥.近几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开始严肃地审视往日的足印,本着科学的态度,求实探真的精神,对周作人这样历史复杂的作家也给予了公正的评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景彬撰写的《周作人评析》(下文简称《评析》),拓展和深化了周作人研究领域,可以说是我国第一部周作人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4.
舒芜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倾十余年心力于周作人研究上,陆续发表了30多万言的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择其要者汇编为《周作人的是非功过》(1993年6月)出版,这是当代文坛值得重视的不小的事情。 《周作人的是非功过》分上下两编,上编七篇,论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化史、新文学史和中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于周作人的了解远远不及对他的兄长鲁迅,反而更多地纠结在为何兄弟反目、周作人做了汉奸等问题上。  相似文献   

6.
一鲁迅与周作人起先“兄弟怡怡”,以后“成为参商”,即如舒芜《鲁迅、周作人失和决裂后的间接联系》一文所说:“一九二三年七月十四日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八月二日鲁迅搬出与周作人同寓的北京八道湾寓宅,次年六月十一日鲁迅回八道湾寓宅取书物,周作人夫妇向鲁迅大骂大闹,从此以后,彼此避不见面(除了可能有几次避不开的集会上相遇),直到鲁迅逝世,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这席话很是简明扼要,但是好像也就轻易放过了什么——我指的是加了括号的那一句,似乎未必在“大家都知道”之列。  相似文献   

7.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历时5年精心打磨的典藏之作《周作人散文全集》(14卷本)。该全集由著名出版家、周作人研究专家钟叔河先生完成编校修订。  相似文献   

8.
鲁迅和毛泽东是历史巨人,巨人会见应载人史册,因而要严肃对待.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曾筹拍大型传记片<鲁迅传>,后因"左"的干扰,此片搁浅.该片工作人员沈鹏年同志在<书林>1982年第1期撰文<周作人生前回忆实录:毛泽东到八道湾会见鲁迅>(以下简称"沈文"),不少报刊竞相转载,影响很大,也有的学者否认此事,但社会上没有一个定论.本人读了所谓的<周作人生前回忆实录>,感到无非是沈鹏年自己在"转述"周作人的话,而不是周作人自己所写,亦未见其他刊物发表有周作人的"回忆实录",其真伪姑且存疑待证,仅就"沈文"中某些所谓"周作人"之话,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1925年6月间,周作人在给俞平伯的信中对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的说法有自己的认识。周作人说:“陶渊明说:‘读书不求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周作人的作品以一种必然猛然走红起来,研究知堂的专论专著也以各种面目和态度问世,仅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的十三种中,就有两种是以周作人为研究对象的,自是十分醒目。去年倪墨炎的《中国的叛徒与隐士:周作人》已引发起不小的轰动(当然不是通俗文艺的那种轰动),读书界人士交口赞誉。  相似文献   

11.
将出版大汉奸周作人的作品,说是“文艺政策的更加宽松、开放,双百方针真正开始实行”的结果,这是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双百方针极大的曲解和污蔑;又说这是“注重文化积累”的表现,这也是对“文化积累”含义的歪曲。我们对大汉奸周作人没有双百方针可言,如果说出版大汉奸周作人的作品,就是文化积累,它就玷污了文化积累所包括的一切内涵,抹煞了  相似文献   

12.
索引见苦心     
柳园 《中国索引》2010,8(1):61-61
广西师大出版社《周作人散文全集》印成的时候,我正在为苏州大学学报赶一篇关于梁启超的论文。全文大致杀青,最麻烦的是核对引文和写注释,那是要把所有引证过参考过的书全部翻找出来的。文中引鲁迅与周作人的话最多,鲁迅还比较好查,周作人的文章散存在各种版本的集子中,很费工夫。  相似文献   

13.
在读书界和学术界,止庵有两个为人所知的身份:一是继钟叔河之后周作人作品最主要的整理出版者,他先后整理出版《周作人自编文集》、《苦雨斋译丛》、《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等七八百万字的著译;二是一个受周作人影响的散文家,他私淑周氏,研习其作品20余年,深得知堂文章的神韵。正由于以上原因,年初在鲁迅博物馆举行的“苦雨斋文丛”首发式上听止庵说,他的《周作人传》即将面世,我是充满期待的。  相似文献   

14.
孙郁在《鲁迅与周作人》一书中,首先提出这样的论断,来标示自己秉承的公正还原的立场——不再把鲁迅当成神,而视为人;不再把周作人看成鬼,而以平常心待之。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13,(4):106
<正>由周作人撰书、鲁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在2012年5月12日,被以184万元价格拍卖。2012年8月,曾多次要求停拍手稿的周作人13位后人,将拍卖公司诉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要求确认拍卖行为无效,并返还手稿。现年63岁的周吉宜,是周作人的长孙,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作为此次提起诉讼的13名周氏后人之一,他告诉华  相似文献   

16.
彭艳 《兰台世界》2012,(22):55-56
周作人对文学翻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其对日本文学的翻译成就,迄今也少有与其比肩者。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翻译贡献最多,在他的30多种翻译著作中,对日本文学的翻译就占了五分之三。本文将对周作人的日本文学翻译成就进行一番粗略的梳理,这些日本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如梦记》、《平家物语》(前七卷)、《枕草子》、《古事记》、《日本狂言选》、《日本俗歌六十首》、《浮世澡堂》、《徒  相似文献   

17.
这两年,与散文似已结下了缘份。自己不会写,但读它却渐有些入迷,故心中要说的心得也多了起来。这两个月,翻看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小品经典”四十八种,着实过了一次瘾。但读到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人关于散文的意见,觉得对于散文的问题,前人该说的大多已说了,后人再重复,实在有多余之嫌。散文是已熟透的文体,当代人要想在此处翻出新样,招引众人驻足观赏,没有天马行空的气魄与才气,我总疑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行至90年代,中国散文确实大热起来。不过这种热,大多是把思路拉向过去,重温周氏兄弟那代人的旧梦。汪曾棋、孙犁、张中行等人的魅力,就在于  相似文献   

18.
出版(自由)权与著作权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生 《中国编辑》2007,(4):52-55,58
从公民权利体系角度看,出版(自由)权和著作权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由于这两个概念都与作品的复制、传播有关,因而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在理论上探讨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的著述较少见,在实践中,对两者的混淆和误解却经常发生。前些年在北京审理的“侵犯《周作人散文集》著作权纠纷案”中,被告(一家出版社)就提出了一种有悖法理的观点:周作人已被剥夺政治权利[其中包括出版(自由)权],  相似文献   

19.
50年代末直到“文革”前夕,由于工作关系,我曾与周作人有过频繁的联系。1952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向周作人组稿,请他翻译希腊及日本古典文学作品。1958年11月,出版社指派我负责日本文学的组稿、翻译工作,同时,向我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约周作人及钱稻荪二位翻译别人不能胜任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当时,他们在出版社算是编制外的特约译者。  相似文献   

20.
50年代末直到"文革"前夕,由于工作关系,我曾与周作人有过频繁的联系.1952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开始向周作人组稿,请他翻译希腊及日本古典文学作品.1958年11月,出版社指派我负责日本文学的组稿、翻译工作,同时,向我交代了一项特殊任务:约周作人及钱稻荪二位翻译别人不能胜任的日本古典文学作品.当时,他们在出版社算是编制外的特约译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