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在学习蒸发与沸腾的时候,书上有这样一段话:“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说明它要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有的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致冷作用”,就是液体蒸发需要从外界环境吸热,不从外界环境吸热液体就不能蒸发,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液体蒸发与液体吸热之间并没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 ,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液体表面进行汽化的过程 ,叫做蒸发 ,液体蒸发的特点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静悄悄地发生。液体蒸发时 ,从液体中逸出的是速度 (能量 )较大的分子 ,在液体中的分子的平均速度必然减小 ,它就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 ,这就是液体蒸发的致冷效应。液体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是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汽化的过程 ,叫做沸腾。液体沸腾的条件是什么 ?液体沸腾时吸不吸收热量 ?液体沸腾时翻腾滚滚的水花是怎样产生的 ?为此 ,我们在课堂上做了如下两个演示实验。实验一 :将未盛满水的烧瓶敞口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到 95℃左右 …  相似文献   

3.
无声冰箱     
无声冰箱柯林译陈敏校热电效应可能为致冷和发电开辟新的途径。夜晚,万籁俱寂,只有从厨房传来电冰箱低沉的嗡嗡声,它在为使冰淇淋保持冻结状态和牛奶冷却而努力工作。声音来自压缩机,它周而复始地驱动一种液体(通常是氟氯烃)蒸发和冷凝。这种液体在沸腾时吸收冰箱内...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深学生对“液体沸腾时要吸收热量”的理解,不少刊物和参考书均介绍用图1的装置进行演示验证,认为“观察到大烧杯里水沸腾了,而试管中的水不沸腾”,其原因是试管“浸泡在和它等温的水里,不发生热传递,不能吸收热量”,从而证明液体虽达沸点,并不吸收热量也不沸腾,也就是  相似文献   

5.
蒸发与沸腾     
蒸发与沸腾蒸发与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相同点是:都吸收热量;都是由液体形态变成气体形态的过程。不同点是:蒸发任何温度下都可进行;沸腾则需要一定的温度;蒸发是在液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和液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第一册热学部分安排了一个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在这个实验中只要求学生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既又增加较多器材,也不占用较多时间,对这个实验加以扩展,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液体沸腾知识的理解。以下介绍两个实例:  相似文献   

7.
沸腾是汽化的一种方式.近年来,各地考试对沸腾的特征和条件的考查屡见不鲜,其中对沸腾条件的考查又是重点.一、液体沸腾的定义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与蒸发同属于汽化现象,但是,  相似文献   

8.
在通常情况下,冰只能使水冷却,不能使水沸腾.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冰却能使水沸腾起来.请看下面的实验.在平底烧瓶内灌半瓶水,放在洒精灯上加热(图a).待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将烧瓶从火上取下,并快速用基子塞紧瓶口.此时虽然烧瓶中水的温度很高,但沸腾已停止(图b).再把烧瓶倒过来,在烧瓶底放一些碎冰块,我们看到烧瓶中的水很快又重新沸腾起来(图C).为什么会重新沸腾起来见?物理学告诉我问,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压强高,沸点高;压强低,沸点也低.例则,著地面上大气压为1大气压。则水在IOOC沸腾;在波投8848…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源泉     
汹涌澎湃的是海水,碧波荡漾的是湖水,潺潺不绝的是泉水,清澈见底的是溪水……水,常温下不过是一种透明无味的液体,可到零度就会变成晶莹的冰花,而到百摄氏度又会变成沸腾的“热雾”,可不能小瞧了它,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便没有了一切。  相似文献   

10.
关于液体的沸腾,初中《物理》做了详细的定性描述,高中《物理》(甲种本)则通过实验,定量地给出了液体沸腾的条件。不少教师感到初、高中课本对这一问题的表述梯度过大,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为此本文想就这个问题,做一些深入的讨论,供大家教学参考。一、沸腾条件的表述初中《物理》表述为:沸腾只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并指出: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即使是同一种液体,它的沸点也要随液面上的气压而改变。高中《物理》(甲种本)表述为:液体只有在它的饱和汽压等于外界压强时才能沸腾。那么,如何理解这两种表述间的联系呢? 实际上,它们是一致的,只是后一种表述更为  相似文献   

11.
通常情况下,纯液体在一定温度时,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当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和外界气压相等时,发生沸腾.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气化的过程.例如纯水在1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沸腾.由于表面能的存在,引起了各种过饱和现象,处于不稳定状态的过热液体即为其中之一.例如纯水在1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常难以沸腾,必须继续加热,超过正常沸点100℃时才能沸腾.  相似文献   

12.
郭奕 《考试周刊》2013,(61):136-137
物理是中考必考科目,所以教师要重视初中物理教学。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物理考试中对液体沸腾的特点、条件和特征的考查屡见不鲜。学生必须熟知关于液体沸腾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在考试中从容应用,以不变应万变。本文研究初中物理中液体沸腾特点这部分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沸腾是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特点是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沸腾的条件是:一、达到沸点,二、继续吸热;液体沸点的高低与液面上气压的大小有关。为加深对上述知识的理解。特选典型例题解答如下:  相似文献   

14.
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和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这是判断液体是否沸腾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下面把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简单叙述一下;相同点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的方式,它们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在蒸发和沸腾过程中都要吸热.不同点列表如下:概括成定义就是: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一、蒸发的特点1.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①温度②表面积③通风.即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采用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而要…  相似文献   

16.
有的学生以为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就会沸腾.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是对液体沸腾的条件不清楚.为了纠正这种认识,可在讲授"液体的沸腾"这部分教材时,补充下面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纯液体沸腾汽化过程的热力学问题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指出生成一个球形气泡新相时必须克服一个能峰,而且这个能峰随液体过热度的增大而变小,从而合理的解释了液体沸腾汽化的过热现象。  相似文献   

18.
沸腾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液体沸腾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得出液体沸腾的条件:气泡内的饱和蒸汽压与泡外大气压强相等.  相似文献   

19.
师:今天我们来谈谈汽化现象,同学们记得什么叫汽化.汽化有哪几种形式?生: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师:什么叫蒸发?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生:只从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速度大小有关.液体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反之则越慢.师:什么nil沸腾?什么叫沸点?沸点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ti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沸腾.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点大小…  相似文献   

20.
对纯液体沸腾汽化过程的热力学问题用吉布斯自由能判据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指出生成一个球形气泡新相时必须克服一个能峰,而且这个能峰随液体的过热度的增大而变小,从而合理地解释了液体沸腾汽化的过热现象,并讨论了液体了中气泡的凯尔文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