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童年》是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自己童年经历的书,是一部艺术上相当成熟的作品。书中高尔基再现了他童年时代的生活,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家艰辛坎坷的童年,还可以知道那个时代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高尔基是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童年》这本书也处处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尔基的童年时期正值19世纪后期,社会的重重矛盾日益尖锐,沙皇政权的统治腐朽黑暗,人民的不满情绪与抗议声浪日甚一日。高尔基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他的童年是清贫、悲凉的,但又是充满快乐与爱的。童年…  相似文献   

2.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是一条七彩的路,是一座闪亮的桥,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比起我们美好而愉快的童年生活,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笔下《童年》里主人公的童年生活非常悲惨。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前,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1868—1936)被迫流亡国外,寄居在意大利的卡普里岛。一次,列宁来到这里看望高尔基。高尔基对列宁讲起了自己的童年和流浪生活。当时列宁全神贯注地倾听着,那双习惯地眯缝着的眼睛灼灼发光。他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这些全写下来,老朋友,应该写!这一切都是非常有益,非常有益……。正是在列宁的倡议下,高尔基创作了三部自传体小说《童年》(1912—1913)、《人  相似文献   

4.
曾经读过马克西姆·高尔基的《童年》。高尔基出生在俄国一个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十一岁走向社会,饱尝了人生的辛酸。而《童年》正是根据他的童年生活写成的自传体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5.
童年,每个人都曾拥有:幸福的,快乐的,痛苦的,辛酸的……但是,无论你的童年如何,都应好好珍惜,细细体味,因为人生只有一次童年。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把他自己的童年写成了自传小说,书中的阿廖沙就是作者自己。读完《童年》,感受颇多。对我来说,我无法想像在俄罗斯19世纪的社会中的人会那样残忍,可以无情地鞭打自己的老婆、孩子。高尔基的《童年》在我眼里不只是一部小说,而是俄罗斯民族的生活画卷,是那样充满奇异色彩。外祖父喜怒无常,可以毒打他,可以扔下他不管,也可以疼爱他;外祖母对他爱不释手,当成宝贝似的教他识字,讲故事…  相似文献   

6.
赵静 《华章》2011,(12):40-40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这个冬天,我拿起《童年》,随着高尔基一起重温那些童年往事。读罢,掩卷沉思,几点感慨,几许收获,纸笔间回味无限。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名著高尔基的《童年》,我们能理解高尔基对童年、对人生、对苦难的认识,欣赏他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还可以从他的字里行间看到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尔基】 高尔基(1868年-1936年),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社会的最底层度过的。  相似文献   

9.
乡土情     
众所周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出了一个大文学家高尔基。高尔基童年坎坷,生活艰辛,寄养在外祖父的家里。所幸的是高尔基有一个很慈祥、很善良的外祖母。外祖母疼爱高尔基,常常让高尔基倚坐在她的身边,一面手捻毛线,一面口里轻轻哼唱俄罗斯乡土歌谣,讲述民间故事。高尔基听得入了迷,情不自禁地学着外祖母的口气哼唱。不知不觉中,高尔基的心田里撒下俄罗斯乡土文学的种子。无怪乎高尔基在其全集最后一卷《回忆录》里写道:“外祖母是我的真正的启蒙老师,是她打开了我的心窍,使我认识了人生,理  相似文献   

10.
童年虽然是人生中美好的季节,但也免不了岁月的风吹雨打。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以温情的笔触写了阿廖沙的童年苦难,好比一朵在苦难中绽放的“太阳花”,是那么美丽,那么耀眼!  相似文献   

11.
在"五一"七天长假中,我读了一本小说,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书名叫《童年》。书中,高尔基用优美的文笔写下了小时候,因父亡而迁居到外祖父家的所见所闻。在  相似文献   

12.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聆听着《童年》的歌声,不禁回想起我们人生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每个人都有一首属于自己的童年之歌,那歌声温柔、灵动、甜美;但高尔基的童年却与众不同,那音符沉闷而苦涩,歌声沙哑而低沉。《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人公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阿廖沙来到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外祖父也变得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  相似文献   

13.
童年的书     
我的童年刚刚过去,但童年的记忆却时时从脑海中冒出,其中让我想起最多的,是与高尔基的《童年》有关的一件事。童年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动  相似文献   

14.
六年制第十二册12课(《高尔基的童年》采用了正面叙述、反面衬托和细节刻画的写作方法,再现了高尔基童年时代艰苦的学习环境,锐意的读书精神,坚定的好学志向。抓住这一写作特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正面叙述,突出读书热望作者重彩浓墨从正面叙述了高尔基千方百计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地读书。 1.在借书中突出了读书的热望。当别人要酬谢阿辽沙做的好事时,他说“什么也不要送”,“借一本书给他读读倒好”。阿辽沙渴望有书,迫切借书的心情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最初发表于1913年。高尔基开始写自传体三部曲的时候,已是一位成熟的无产阶级作家,所以,这三部曲既是作者童年至青年时期生平的自述,也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珍品,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对俄罗斯19世纪  相似文献   

16.
我一向不喜欢看黑暗的东西,对描写苦难和黑暗的文学作品,如果不是“不得不”,一般也是能不看就不看的。对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这么多年来,都是看了简介后,觉得太悲惨太残酷,一直提不起认认真真读完一遍的勇气。但是他的《海燕》,我是很熟悉的,因为海燕的勇猛、积极,不畏艰苦,不畏黑暗,使我曾经将它倒背如流。到了今天,在《童年》又一次成为初中生必读书后,我想,这该是我克服障碍,好好学习这本书的时候了。《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三部曲描写了“我”的…  相似文献   

17.
写给豆豆     
豆豆:你好! 是《新作文》让我认识了你,同时也喜欢上了你。你让我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书。其实,我和你一样,也是一个小书迷,也读过不少书,今天,我就向你推荐一本令人百看不厌的好书———《童年》。《童年》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写了高尔基从三岁至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片断。他以淳朴的感情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自己成长的艰苦历程。这本书虽然是高尔基成年之后写的,但是却把他在不同时间对世界、对家人的看法表达得淋漓尽致。读着这本书,我感到自己也在随着高尔基一同长大。随着…  相似文献   

18.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内容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到十岁这一段时间的生活断面。《童年》最基本的主题就是主人公阿廖沙的成长。高尔基以无产阶级作家特有的感情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成功地再现了阿廖沙作为一代新人从觉醒到成长的艰苦历程。俄罗斯生活中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是促使高尔基成长的直接动因。他在作品的开头就写道:“有时连我自己也难以相信,竟会发生那样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辩驳、否认,因为在那一家子蠢货的黑暗生活中,残酷的事情太多了。”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  相似文献   

19.
读书的体会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是怎样踩着这个阶梯进步的呢?我的童年已经快要成为过去时了,但是在黑柳彻子的书里,淘气的小豆豆又一次带我走进了童年世界,找回了那些属于我的稚气  相似文献   

20.
老爸的童年既有像高尔基那样的遭遇,也有像闰土那样的趣事。那时我爷爷家里穷,孩子又多,因此大家都要忙着干活,没什么闲工夫。因为爷爷对四大名著的内容、人物、情节都非常了解,所以我爸童年最快乐的事就是听爷爷说书。那时,爷爷常常在屋后的竹林里给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