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来的诗评家多认为韩偓诗歌的主导风格乃是绮丽侧艳。其实不然。本文试图通过对他入仕后所做的诗篇进行观照,并以诗中频频闪现的“酒”意象为切入点,以其间的“情”与“境”为立足点,以期重新确立其诗歌的主导风格——悲婉慷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古代诗论中“缘情”与“言志”是两种源远流长、影响颇大的创作主张。《诗大序》中所说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尚书》中提出的“诗言志”,乃是这两种主张的滥觞。但在魏晋以前“缘情”说与“言志”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可以把二者看成同一内容的不同说法。这内容主要是儒家的思想观念。因此,这里指的“情”并非文学创作中的情感。魏晋以后,随着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文学特性的认识也愈加深入,于是陆机提出的“诗缘情而绮靡”的“缘情”说正式产生。这里的“情”才是“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干芳春”的悲喜哀乐之情。尤其是在刘勰提出“人禀七  相似文献   

3.
古典酒诗的生成有其内在的依据。一方面,古典诗中人生情愫的释放与渲泄与人的酒后之言结缘最深,饮酒与诗创作有一种天然的默契,不管是欣喜之情、超拔之意,还是渗透人生方方面面的忧郁情愫均可在酒诗中被确认。另一方面,人的醉境意绪与灵感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认同,醉境与诗之间有着特定的神奇效应。饮酒还塑造了古代人的化心理、价值观念、人格个性和审美情趣,由此而赋予了古典酒诗以独特的化品格:旷达、狂放、奇异、天真、风雅。缘于此,古典酒诗才日益显现出其不凡的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文学长廓中,男性一直不是“斗酒诗百篇”的才子形象,就是“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的英雄形象。他们是社会的统治者,他们的伟岸让人视他们为天神。但新时期的新写实作家却描绘了一群委琐、卑微的男性,让男性走出了神话世界。  相似文献   

5.
陆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影响最大的诗人。其“缘情而绮靡”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特别是其“模拟诗”,包括拟古诗和乐府诗,在“缘情”和“绮靡”两方面的努力实践,使其诗具有“温以丽,意悲而远”的特色,产生了一字千金的艺术效果。对其后的永明体及唐代近体诗的产生,作用不可估量。可是,自唐代以来,人们对陆机诗的评价一直偏低。章试图从解读陆机的“模拟诗”入手,对陆机诗的价值重新评估,以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给陆机以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陆机适应时代重情的风尚在其《文赋》中提出“诗缘情”的观点,强调诗歌抒写人的情感,揭示了诗歌本质规律和诗歌创作的基本特征。陆机诗歌中功业未成的悲哀往往和生命短促易逝的悲感连在一起,其感慨世事盛衰,吉凶倚伏,世道险峻,人生险恶的叹世之作同样流露出浓重的生命悲剧感。陆机诗歌中的乡情交织着深刻的功名失落及客游见轻的心理失衡产生的不遇之感,曲折动人;其有些赠答诗回忆往事,思念友人,情真意切。要之,“诗缘情”的理论主张由陆机提出,并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较好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动词发,引起对自身生命的悲忧。秋之物象流动,与人的生命行程往往相吻合,使悲秋成为古代诗人的一种心理定势。本文就此谈谈悲秋诗中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8.
传 统 诗 论 中 所 指 的 意 象 实 指 作 品 中 以 景 寓 情 , 情 景 交 融 的 一 种 艺 术 处 理 。 要 想 准 确 理 解 古 诗 , 就 有 必 要 在 平 时 的 学 习 中 注 意 认 识 并 积 累 传 统 意 象 。 从 意 象 入 手 , 是 理 解 诗 境 的 必 由 之 路 。 古 诗 抒 情 言 志 有 些 共 同 的 套 路 。 写 送 别 、 离 愁 等 用 “ 折 柳 ”( 2002 年 高 考 已 涉 及 )、 “ 西 楼 ”( 许 浑 《 谢 亭 送 别 》: “ 劳 歌 一 曲 解 行 舟 , 红 叶 青 山 水 流 急 。 日 暮 酒 醒 人 已 远 , 满 天 风 雨 下 西 楼 。”)、“ 短 亭 ”…  相似文献   

9.
酒,是中国一种古老的饮料;饮酒,是中国人民一种古老的爱好。早在殷周时期,人们就有了饮酒的兴趣:有“腆于酒”者,有“湎于酒”者,有“群饮者”,有喜庆用酒者,祭祀用酒者,酒成了一种生活需要。其后,诗人们把酒写进了诗中,《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都有是作。魏晋时期,以酒入诗之作数量大大增加,然创作诚如林庚先生所说:“酒与诗还是两件事情,酒往往是概念的做为诗的题目”。这种情况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手里才有改变。陶诗借酒为迹,以省净冲淡的风格受到后人称赞。  相似文献   

10.
杜甫一生与“爱”和“悲”二字紧密贴合,在其诗中有十分重要的体现,本文基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爱人”之心谈起,走进杜甫,感受其酒入愁肠的博爱与抽刀断水水更流般的悲欢。  相似文献   

11.
论黄仲则的人格弱点与其诗歌之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从黄仲则性格的狂这一人格特征人手,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探讨“狂”的成因,以及狂对他诗歌的影响,并以黄仲则为个案,延伸分析古代人诗中普遍存在的“悲士不遇”主题,揭示人人格的弱点,以及“悲士不遇”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也包括人性观念的变更。封建社会儒学把人的本性规定为礼义道德,这种思想可以称为道德人性论。儒家道德人性论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它成了束缚、扼杀人性的工具。康有为认为封建社会这种儒学背离了孔子本意,在恢复、弘扬孔子儒学正道的旗号下,他以自然人性论对儒家道德人性论进行了批判,否定了封建社会正统儒学“性善论”、“性善情恶论”、“存天理、灭人欲”等固有观念。康有为的思想在当时开风气之先,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陆机的“诗缘情”说,历史上颇多争议。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番考察和辨析,认为“诗缘情”和“诗言志”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融合的,陆机的“诗缘情”说在中国文论史上具有原创性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珺 《湘南学院学报》2001,22(6):43-46,60
在古代文学长廊中 ,男性一直不是“斗酒诗百篇”的才子形象 ,就是“君子死知己 ,提剑出燕京”的英雄形象。他们是社会的统治者 ,他们的伟岸让人视他们为天神。但新时期的新写实作家却描绘了一群委琐、卑微的男性 ,让男性走出了神话世界  相似文献   

15.
诗可言志,酒可畅情,古文人好把酒赋诗,畅抒胸臆,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中国古代发达的酒文化、文人以酒会友的社交行为、诗人以酒达情的习惯是诗酒文化的主要成因,豪迈、愁苦、浪漫、悲怨的文人情怀,皆在诗酒文化中展现出来,使诗酒文化成为了解古人生活、精神世界和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素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古代游子漂泊异地、沦浇他乡,在夜深人静之际,举头望月,都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那种思亲眷故之感,他们都将自己或悲或喜之情寄托于艺术形象-月亮。针对此,从月亮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和人的审美移情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17.
王粲是建安文学史上“七子之冠冕”,其诗号称“五言之冠冕”。王粲的诗歌创作随其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了前、后不同的风格特色。前期寄人篱下,怀才不遇,多哀伤、沉郁之情,诗风苍凉悲慨。后期政治上深得重用,尽展才华,心情乐观开朗,诗风慷慨豪壮。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郑谷曾在《读李白集》中写道 :“何事文星与酒星 ,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百首 ,留著人间伴月明。”诗与酒 ,和李白几乎是不可分开的 ,所以李白有“诗酒英豪”之称。李白的劝酒诗也是古代宴饮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将进酒》是其劝酒诗中的代表作。诗以豪迈狂放之语 ,抒发压抑困苦之情 ,成一泻千里之势。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的时候 ,除了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及诗歌的艺术特色之外 ,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引领学生品味诗歌瞬息万变、跌宕起伏的抒情特色上 ,因为这是一首劝酒诗 ,同时更是体现作者抒情个性的诗。全…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诗歌、对联等,适时引入历史教学,产生了良好效果。在导入新课时巧借诗歌、对联,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帝和战》一课,就引用了“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首诗。并和学生一起分析“狼烟”“鸣镝无声”的隐含意思,以及“一曲琵琶”代指哪件事。我在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引用了“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一诗。并让学生讨论:这首诗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诗中的“鬼”“豺狼”各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叫”…  相似文献   

20.
王粲是建安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号称“七子之冠冕”,其诗在建安诗坛独树一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王粲的诗可以分为两期三类,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五言诗苍凉悲慨,志深笔长;前期的四言诗情至语质,文当而整;后期的五言诗莽苍雄阔,笔势浩荡。我们既要重视以《七哀诗》其一、其二为代表的前期诗作,也应该给以《从军诗》为代表的后期诗作以充分评价,因为它们分别体现了建安诗风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