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自治是大学生存发展的根基。从历史向度看,大学自治是一种斗争,使大学生存和发展得以保证;是一种传承,使大学理念和理想不被淹没;是一种平衡,使大学和其他组织妥协相容。从现实向度看,大学自治是一种守护,使大学不迷失对真理的追求;是一种责任,使大学不松懈对公共职能的履行;是一种引领,使大学不放弃对现实社会的超越。揭示和彰显大学自治意蕴,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大学自治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内涵,更好地引导现代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空"观思想是佛教教理中的重要概念.尽管各派的理解与解释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因缘和合"这个理论基础.虽然本质上它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但是将佛教的"空"观思想运用于修身养性在历史上早就得到重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空"养"性"也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要求:小到摆脱患得患失、体味人生真谛,大到空出我执、以无我的精神奉献一切,只要不带偏见并运用得当,佛教"空"观思想是可以产生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佛教的平等观念,为古代印度的释迦牟尼亲手所创。相对于其他宗教、中外哲学或思想家的观点来说,它有着非常鲜明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年代上为全球范围内最早提出,并在僧团内部全面加以实行。其二,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包含了生命权利和成佛权利两方面的内容。佛教平等观的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不杀生”的戒律以及一系列保护弱小生命的行为方式上。所有这些,曾经对许多中国哲学家(包括反对佛教者)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至今依然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师生对话是语文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对话应掌握平等原则。师生对话要找准切入点,展开合理对话。只有基于师生平等对话的语文教学,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佛教的平等思想对根深蒂固于人类社会中的不平等观念具有极大的洗涤与解毒作用,以佛教的平等思想对治如今在在处处的不平等显得极为可行与重要。  相似文献   

6.
佛教平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的"四姓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平等思想既是针对印度现实社会中的出身、种姓、性别和宗教信仰的诸多不平等现象之反抗,又体现出了完善的人格,提高了人的觉悟,使人能真正成为不愧为万物之灵的人。该思想既是佛教的世界观、价值观又可以看成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理论基础。佛教的生命平等观和万物平等思想,是把其他生物放在和人类平等的甚至是至亲的位置上来诠释的,重新定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角色。佛教中的"缘起性空"的无我论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否定。任何生命没有可以驾驭其他生命的特权,这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现代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教师思想:理论图景、批判向度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教师思想既包括后现代主义者对教师的论述,也包括具有后现代思想的教育学者从后现代主义立场出发对现代教师的反思。后现代思想者主要从知识真理观、主体观以及现代政治权力秩序观这三个向度对现代教师观进行了批判和解构,他们提出的独特的教师理念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全面、前瞻性地把握当下的教师问题。由于其建立的思想基础——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后现代教师思想也存在片面性和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打破了高深学问的神秘面纱,将哲学的生命力根植于现实,以大众化和通俗化方式回答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完成了从“纯粹学术”到“现实关注”转向,实现了从“文本依赖”到“现实叙说”的转变。其蕴含的现实向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明确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任务,坚持以青年学生为中心,切实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紧扣时代背景并回应时代问题,重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慈悲精神作为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贯穿于整个佛教教义之中。慈悲精神就是与乐拔苦的菩萨精神,其理论基础是缘起论。慈悲精神在佛教上的践行主要体现在布施和戒杀上。慈悲精神的现代意义是:有助于提升道德境界,塑造良好的人格形象;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佛教与杜甫及其晚年心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诗中与佛教有关的作品是研究杜甫思想的重要资料。杜甫对佛教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佛教艺术的接触和僧人的交往,加深了他对异质文化的了解和思考,但并未使他对宗教产生太大的兴趣,佛教的博爱、劝善思想与儒家的民胞物与、仁民爱物思想在杜甫晚年思想中得到高度的融合。佛教思想补充和丰富了杜甫的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討歸化城的寺廟與喇嘛。其次,討論喇嘛的經濟活動,包括寺廟的牧廠、屯墾,以及喇嘛的商業活動再者,比較歸化和多倫諾爾及其他地方寺廟的經費最後從牧廠屯墾來看清代治理蒙古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13.
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包含在其民权主义之中.通过对中西民众自由权之比较,孙中山认为在中国倡导自由平等权,必须服从政治斗争的需要.因为中国民众需要发财胜过需要自由,中国民众需要纪律逾于自由,并认为为争取国家民族的自由权,必要时应牺牲个人的自由权.  相似文献   

14.
因果报应思想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佛教认为,众生在未达到“神界”之前,总是循着“十二因缘”所指的因果链条,始终处在生死流转、类劫轮回的痛苦中。生死福祸,富贵贫贱,都是报应。人们的思想行为作“业”不同,所受果报亦自不同。这一宗教迷信思想,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过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的平等思想,不仅体现在伊斯兰教义与安拉的个人榜样中,还直接从其传统的经济制度实践上得到显现。在教义上,伊斯兰教认为信徒不管种族、贫富、贵贱的差异都是安拉的子民,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同时,伊斯兰教也主张对异教徒“卡非尔”、甚至不遵从真主戒律的纵欲者和行为不端之人,给予谅宥和宽恕,并提倡和睦共处。在社会经济制度实践中,伊斯兰教在历史上还将平等观念直接运用于“乌玛”(意为“公社”)的建立上。在“乌玛”中,穆斯林成员彼此视同手足,社会地位相互平等,共享生活资源,体现了穆斯林民族的平等追求与和谐社会的理想。  相似文献   

16.
胡适的教育平等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平等因素.同时也受到西方实用主义教育理念的影响。胡适主张接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在教育问题上男女平等,推行义务教育,用考试方法公平地选拔毕业生,主张在教员的聘请上不拘一格,推崇平民教育。胡适教育平等观的影响相当深远。当然。胡适的教育平等观也有局限,他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以教育为工具来推行他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是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洛阳伽蓝记》是一本与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著作,然而,人们从佛教方面入手对其进行的研究并不多,笔者认为,在作者笔下丰富的材料中,有相当一部分材料可以从佛教无明与执取的角度进行解读,在作者笔下众多的人物中,既有对于富贵权势的无明与执取,也有对世俗财富、感情与美色、荣誉名声的无明与执取。从佛教义理方面对《洛阳伽蓝记》的材料进行解读,不失为我们对其进行研究的一个较好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化理念及其两个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前半部分从文明形态转变说、社会形态转变说以及资源利用形态转变说三方面清理了现代化作为一种理念的内在涵义,试图为现代化问题提供某些共识基础。文章的后半部分分析了现代化的两个维度—既成的事实与未来的筹划。针对前者,作者认为,关于现代化的研究首先是历史的研究即现代化史的研究;针对后者,作者论证了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总是表现为政府和个人对未来的筹划过程,重要的是对筹划的方式、内容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估。作者最后强调一个观点:东方的现代化乃至现代化史,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而是错综复杂的人为建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