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行福 《教书育人》2006,(11):18-18
日前,笔者看到了这样的一篇报道:记者前不久在一所农村高中调研时,目睹了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位学校领导的带领下记者先后走进几个班级了解情况,发现班上的学生都在埋头学习,没有一个学生抬头关注教室门口的来访者。校长后来介绍说,这是从山东安丘四中考察归来后正在推广的“不抬头学习法”。按照校长的解释,所谓“不抬头学习法”就是:埋头苦读,上课用心听讲,自习目视课本,下课不准讲话,中规中矩,老老实实,好好学习。这位校长告诉记者,他目睹了安丘四中学生学习全神贯注的状态,任参观者在教室怎么走动,学生从不抬头看一眼。  相似文献   

2.
初听到"抬头率"这个名词,是到一所名校参观。一进那 所学校的教室,确实震撼了一下:学生们都在埋头学习,我们 一下子进去好几个人,居然没有一个学生抬头。后来了解到, 这是他们一直都在抓"抬头率"的结果,我们所进入的教室就 是"抬头率"为零。 据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时入神。 人在入神地学习的时候,有时候确实能把整个世界抛到一 边,这种体验恐怕很多人都有过,笔者就曾一边看书一边做饭  相似文献   

3.
刘克梅 《师道》2009,(7):42-42
高考期间看了一篇关于芬兰高考的文章:在首都赫尔辛基最好的学校——罗素中学,校门口没人把守,考察者径直走进了一间大教室。几十个学生正埋头写字,在巨大的玻璃窗户的映衬下,教室显得异常恬静漂亮。考察者问随行的校长秘书“可不可以拍照”,她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4.
觉醒在碰壁后 1993年3月,31岁的吴建攀从慈利县教委副主任岗位上来到四中担任校长。这真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学校上不去的症结在哪里?年轻的校长经过一番考察,认定问题在压力不够。不几天,吴建攀提出了一个“振兴慈利四中”的方案:从增加学习时间入手,打一场提高升学率的翻身仗,同一中比个高低! 于是,课表上的课程由7节增加到11节——早上加一节,晚上加三节;复习资料只要任课教师认为可用的,都堆到了学生案头,各门各类叠起来一大摞;各班的尖子学生被造成名册打印给所有老师。  相似文献   

5.
批阅完学生的作文《给未来老师的一封信》后,我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之中…… 小欣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希望未来的老师是一个文明的好老师,不要随便体罚学生,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 事情是这样的.小超在上次期末考试结束后极度兴奋,砸碎了教室里的荧光灯,导致同学们在阴暗的天气里无法看清黑板.一天早读,我一走进教室,抬头就看见教室后头四五个凳子被高高摞起来,凳子四周被缠上一圈又一圈的卫生纸.我勃然大怒,质问:“这是谁干的?”只见小超慢腾腾地站起来.我愤怒地说:“这是教室,是学习的地方,你想干啥?”小超低着头,红着脸,赶紧把凳子放回原位.  相似文献   

6.
美术课     
一位刚毕业执教的小学美术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屁股。”女老师哭着去找校长,校长听后到教室训斥学生,训完后回头一看黑板。更恼了:“啊,你们还在黑板上画了个屁股?”  相似文献   

7.
“妈妈和老师说的不一样,我听谁的?”每周一的班会中,孩子们无忌的童言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复华小学四年级九班的李玉倩老师忧心忡忡。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老师说:“学校五天的德育工作,孩子回家两天往往就变成零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该校校长刘金枝告诉记者:现在,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家长在孩子的“分数”与“能力”上,往往是更看重前者。不少家长不把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视为“正事儿”。刘校长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老师捡到一名学生丢失的铅笔,当老师问这名学生时,一场对话耐人寻味:“是你的笔么?”“不是。”“…  相似文献   

8.
一年级的8个教室均已超员,班额平均70人。几天来,要求孩子入学的家长还是不断来“磨”,这成了一个月前才被任命为校长的秦德才“甜蜜的烦恼”。他对记者说:“学校招不来学生,校长有危机感;学生多得容纳不下,同样让人着急。”刚过不惑之年的秦德才是当地的教育行家、鄢陵县实验小学的新校长。记者来采访这天,是9月3日,星期五。上午上课铃一响,他就拿起听课记录本,一边向来“磨”的家长解释着,一边来到五(1)班教室听课。“我在这个学校已经两年了,先任副校长,又当书记。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我都坚持每周听几节课。”这节课讲《分数的乘法》,成…  相似文献   

9.
小霞     
市长到一所小学视察,看见下课后还有一个小女孩坐在教室里写作业,就走进教室,摸了摸小女孩的头。一个记者手急眼快“,咔嚓”一声拍下了市长弯腰抚摸小女孩的情景。不久,这张照片就登在报纸上,还得了全国某个大赛的奖。市长看到报纸上的照片后,兴奋起来,打电话给那所小学的校长,问这个小女孩的学习好不好。校长不假思索地说“:好,她学习用功,成绩优秀。”校长放下电话后找到小女孩所在班的班主任了解到,这个小女孩叫小霞,学习的确用功,成绩也很优秀,还是班上的文娱委员。校长又赶紧把小霞那个班所有的任课老师叫到办公室,专门开会研究如何更…  相似文献   

10.
苏联功勋教师、校长索·尼·罗卓娃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迟到的男生从窗口钻进教室,引起哄堂大笑,室内一片喧哗。新来的年轻教师不知所措。这时,校长罗卓娃出现在教室门口。她查明情况后,严厉地对那个学生说:“去,立即爬回窗外去!走到台阶  相似文献   

11.
一、终身学习的提出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说一个中国校长和一个美国校长在一起讨论怎样才算是最好的中学校长。中国校长认为尽量多地把学生送进名牌大学,把学校升学率提到最高,那就算是最好的校长。美国校长认为如果通过自己学校的培养,使学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同听了一位著名特级教师的观摹课的缘故,最近一个时期,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差不多都有这样一个环节———老师在朗读课文后问学生:“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或哪几个句子?”据说这个环节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这篇课文,“我不喜欢”前些日子,我  相似文献   

13.
<正>一、终身学习的提出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说一个中国校长和一个美国校长在一起讨论怎样才算是最好的中学校长。中国校长认为尽量多地把学生送进名牌大学,把学校升学率提到最高,那就算是最好的校长。美国校长认为如果通过自己学校的培养,使学  相似文献   

14.
1996年4月25日 ,襄樊四中校园内挂出了一个红色的信箱 ,从此 ,校长与师生员工之间 ,架起了一道——作为一位省重点中学的校长 ,湖北襄樊四中校长李珍贵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然而 ,每天打开“校长信箱”取信、看信、回信却雷打不动。“校长信箱”不过是一只十分普通的小信箱 ,对四中的师生来讲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感到困惑时可以找她 ;需要帮助时可以找她……正如一位学生所说 :“校长信箱拉近了我们与校长之间的距离 ,沟通了我们与校长的心灵 ,校长能听到我们最真实的想法 ,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难题……”李珍贵校长深有感触地说 :…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如此存在——北京四中教育故事刘长铭主编定价:49.80元校长刘长铭率全校师生倾情奉献一所百年名校的130多篇教育故事让你——触摸教育的深意和发生方式感悟四中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理念看见四中名师教育智慧的细节收获四中名师一流且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艺当年,我的记忆也很辉煌,但那是一个偏科学生在一所好学校,生命如何被成全的记忆,不放弃每个学生,每个差生。不因为一个学生的成绩好坏论定在班级的位置,每个生命都应该受到鼓励。四中启迪了我的人格,我从这里获得生  相似文献   

16.
课堂上常遇到这样的现象:从某一角落传来声响;一个学生悄悄地离开了座位;一只青蛙跳来跳去,教室一片哗然;不知从哪里飞出一架“飞机”;一个小光点在墙壁四周和天棚上晃动;一个纸团投到另一个同学的桌上;一个学生聚精会神埋头在看武侠小说……没有哪位教师愿意在课堂上碰见这种事,但这实际上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那么,是听之任之,随其所为,还是中断授课,大发雷霆呢?前者,其做法影响大多数同学学习;  相似文献   

17.
背景事件之一:捣蛋鬼坐上“红椅子”据《广州日报》报道:为了对付调皮淘气、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广州一些学校的老师在教室前面的左边或右边单独设置一个或几个特殊的座位让这些学生坐,这样的座位被称作“红椅子”一位小女生说:“坐‘红椅子’,那多不光彩。我要争取以后不受这样的惩罚。”  相似文献   

18.
颜兰芳 《考试周刊》2013,(79):131-132
<正>在一篇报道中曾有过这样一段文字:有记者问:"什么是德育?"一位教师说:"德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一位班主任说:"德育就是善待孩子、欣赏孩子。"校长说:"德育是‘人育’,是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善的引导。"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加强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成为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哲学 ,学生和老师都头疼 :学生感到难学 ,老师感到难教。其实 ,哲学来自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尤其是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俗谚俚语、古语成语、诗词对联、寓言神话、当代漫画中都可以发现哲学的影子。笔者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一些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笑话 ,并把它用到哲学课教学 ,大受学生欢迎。现整理其中一部分成文 ,以飨同行。这是什么年轻的女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后 ,向学生们问道 :“同学们 ,这是什么 ?”“屁股 !”学生们齐声答道。女教师哭着跑出了教室 ,并把状告到校长那里 :“真是 ,学生们嘲笑人。”校长来到…  相似文献   

20.
陈卫东 《教书育人》2013,(20):10-11
一、学会度势:"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察,细观也。作为校长,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审时度势,能够把当前的局面做一个全面分析,能准确地估计到局势的走向,方可因时而动,相机而行。校长要把握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脉搏,掌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关注教育界乃至社会上对教育的兴奋点。度势主要指度社会政治之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