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朱鹮的种群数量分析为主线,创设真实课堂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理解其他种群数量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促成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以“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开展论证式建模教学,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建模思维。以东非蝗灾为情境主线,通过蝗虫繁殖特点等事实证据,引发学生对初始模型Nn=2n适用性的质疑,驱动学生自主修订、完善模型,实现从理想模型到真实增长模型的转化,并迁移应用模型,为蝗灾治理、大熊猫保护、科学捕捞等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洪永清 《生物学教学》2011,36(11):36-38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通过一系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简单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构建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归纳了高中生物学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学生的常见疑问,并作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很多教辅书中关于“营养结构中因某种因素导致某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从而引起其它种群数量变化”的总结中,归纳出了以下三点规律:规律一:在一条食物链中,某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后,则后一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与其相同,反之,前一营养级生物种群数量变化与其相反。规律二:在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群中,由于食物链中某一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另一种群的营养级连锁性发生变化的规律是:当a种群数量变化时,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则b种群的数量增加,反之减少。规律三: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中,当某种群生物因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时,对…  相似文献   

7.
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的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实验安排、实验步骤进行改进,提高了实验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 由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总存在一定的营养关系,导致生态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之间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发生变化,就会导致与其相关的其他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变化,从而引发连锁反应。现将分析连锁反应导致的种群变化要点归纳如下:1 单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单条食物链中的生物,因只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  相似文献   

9.
<正>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在生物群落的演替、种群变化的预测以及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生物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常出现以下误区,现分析如下:误区一把种群"J"型增长公式中的"λ"当成种群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再现生态学家高斯的草履虫实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由理论分析到实验验证,逐步解决实验中真正遇到的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归纳公式、绘制曲线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型构建的科学思维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果蝇替代酵母菌作为"探究种群增长方式"的实验材料,具有降低实验计数难度、减轻对硬件设施的依赖和提高实验开出率的优点。充分考虑果蝇种群增长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从实验材料、培养方式、麻醉方式和计数方式的有效选择四个方面分析探讨,给出适合高中学生开展实验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种群的的数量变化一节中,分析归纳“J”型曲线和“S”型曲线产生的条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是学生的学习的重点、难点,运用游戏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3.
太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问题既是我国面临的典型生态环境问题,也承载了种群的数量特征、数量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等重要的生态学概念。在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的教学设计中,通过探究太湖蓝细菌和藻类生长的磷营养盐阈值,探讨太湖水华的现状和防治措施,引导学生形成种群概念体系,发展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4章“种群的量数变化”一节的过程中挖掘了几个很有意义的实例,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种群的数量特征”的教学中,创设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川金丝猴调研的整体式教学情境,通过模拟实验、资料分析、模型建构、案例讨论等策略,加强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使整堂课更加系统化。引导学生在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建构核心概念,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陆敏刚 《新高考》2008,(2):52-55
考点解读 本专题在2008年考试说明中属于B级要求,主要是结合种群数量变化情况进行考查,属于理解层次,但是作为新教材内容要特别重视与本专题有密切联系的人口问题,就人口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命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年年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在考试说明中为C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漫谈果蝇     
张铭清 《生物学教学》2011,36(10):70-71
本文介绍经典模式生物果蝇的相关知识,对高中遗传学理论及实验教学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以苏教版教材必修3第4章第1节"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例,阐述笔者在课堂教学时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及一些具体做法。1课题的导入笔者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假设你父亲承包了一个水库养鱼虾,如果一次投放的幼苗过多或延迟捕捞,由于环境的负载能力有限,不能达到效益的最优化;相反,如果大量捕捞,使鱼虾数量大大减少,其种群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延滞期才能进入指数增长期,  相似文献   

20.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存在周期长、操作难度高和实验结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开展。从实验选材、实验方法和检测方法3个方面对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各种改进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广大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