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皖西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以专业特区改革为契机,以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抓手,强调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多资源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学生创新创业以及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经过多年建设,形成教育理念先进、课程体系优化、应用特色鲜明、教学过程可控、教学效果显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的立体化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融合物理学、信息通信、光电子学等多个方向的综合性专业,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工科”专业。文章给出大连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一流课程与教材、课程思政教育、创新实践与学科竞赛、多方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给出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规划与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3.
围绕新工科建设的理念与电子信息产业类的发展需求,针对当下人才培养存在工程职业素养不高、思想认识不深、创新意识不强、不能适应电子信息类行业的快速发展等问题,该研究提出“课程思政”与“产教研融合”的双驱育人新模式,从两个方面阐述新工科背景下的育人教学理念,并讨论了该育人模式得以实践的3条有效路径,以需求为导向,构建“点—线—面—体”综合课程思政体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推进混合式课堂建设,构建新工科“强思政、厚基础、重实践”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最后,结合梧州学院发展情况总结实践效果,对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推动课程教育改革,促进专业课程教育内容与产业经济需求有机衔接,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北方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双万计划”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特色,构建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相符的人才培养体系,多角度、多举措进行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点建设成效逐渐显现,对同类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梁银双  徐自立 《科教导刊》2022,(32):114-116
对于应用型高校,新工科理念成为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工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学改革的关键。作为工科专业的经典数学基础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以往漫长的教学周期中,教学理念和方法基本固化,“重理论轻应用”,脱离专业需求和实践。因此在一流课程的建设中,要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新工科理念,具体从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进,实践环节的开展、考核方式的变革及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五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探讨新工科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对于强调社会实践的“社会工作实务”课程而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举足轻重。贵州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团队以教学模式为主线,关注创新和实践维度,探索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然而,在智慧教学、持续反思性监控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标准,结合地方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发展智慧教学、坚持持续反思性监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培养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交通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不仅是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应紧密结合专业建设,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环节中,并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文章以“道路交通安全”课程为例,深入探索新时代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思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考核模式等方面,详细研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路径,破解课程思政“表面化”“硬融入”等问题,从强化学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文化素养、工程伦理等教育出发,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8.
焦丽霞 《甘肃教育》2023,(10):15-18
近年来,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师德师风建设任务作为重要目标。文章以学前手工课程为例,通过构建“思政、知识、能力、素质”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学前手工一流课程建设的教学设计,以更好地发挥思政全方位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人才培养目标,筑牢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职业认知的根基,学校应根据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扎实有效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对接工程测量技能竞赛标准,梳理与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凸显课程的“思政”作用,优化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着力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双一流”建设是指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是党和国家为了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战略目标。“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一批能够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在新形势下,国家提出了加快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方针,尤其对复合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基于我国当下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的要求,以及预防医学专业现状和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对“双一流”背景下复合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讨论,构建适合我国当前公共卫生领域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健康中国2030”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行业,是保障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的基础和重要支撑。建设“交通强国”重大战略需求为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和机遇,人才需求空前旺盛。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基建发展给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对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论文分析了“交通+”发展方向对人才培养的交叉学科知识背景、国际化视野和家国情怀的要求,围绕上述要求,指出了目前高校在交通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拓展专业内涵、与时俱进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国际化能力;系统架构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介绍了长安大学未来交通学院、国际工程方向、课程思政育人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为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交通类人才培养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四个服务”功能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是育人的“根”与“魂”。针对目前高校能力本位教学中职业能力开发不够深入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本研究对新时代课程思政内涵进行分析,以跨境电商阿里巴巴国际站产教融合项目平台为依托,以能力本位为理论指导,确定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跨境电商英语课程能力本位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能力本位教学设计,不仅在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就业等三个维度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工匠意识,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专业课程思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网页设计与制作”以省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为抓手,融合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等社会热点,推进高水平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课程围绕“团队培育”“项目选取”“任务牵引”“思政凝练”“教法创新”“效果评价”六个维度系统设计课程思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双一流”创建工程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莅校调研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创建一流学科,河南理工大学主动抢抓这一重大发展机遇,牢牢把握“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时代脉搏,强化担当、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主动对接,勠力同心、勇攀高峰,以“五个着力”全面推进一流学科创建工程,确定了到2025年力争1~2个学科达到国家一流学科水平并进入建设行列的目标,用责任与使命书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教师队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基地、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总结了南昌航空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突出课程思政航空特色、将“航空强国、航空报国”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在此趋势下,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符合当今高校育人工作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文章从当今时代需求、理论依据、原则规定及路径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逻辑理路。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以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协同共建为路径,面向矿业类专业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健全师资培养和管理制度、完善产学研实践条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深化教学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等方面着手,实施了全面系统的矿业类“一流专业”建设与实践,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可为同类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健康管理与国家思想政治内容密切相关。作为医学院校,政治合格在人才培养上占首要地位。分别从思政内容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的需求与特点、思政内容融入“健康管理学”课程的基本思路、“健康管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分析探讨“健康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旨在引导学生在健康管理实践过程中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9.
“机器人设计与应用”课程涉及学科范围广泛,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该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及意义进行探讨,提炼“机器人设计与应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总结课程相关的重大需求、工程实际、典型事迹和工程伦理等案例,有机地将蕴含思政元素的各种课程思政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同时,设计了课程思政背景下“机器人设计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完善了对学生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0.
“课堂革命”是关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刻革命。辽宁医药职业学院针对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产教融合深度不够、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不兼容”、思政元素“硬插强入”、考核评价方式低效单一等问题对高职医学微生物技术课程进行了“课堂革命”,学生素质显著提升,专业发展稳步向前,为行业企业提供了创新型综合性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