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特殊教育》2023,(3):F0002-F0002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竹香学校创办于2016年,为福田区教育局下属九年一贯制培智学校,承担区内孤独症、智障和脑瘫儿童的义务教育。学校以“幸福特教”为办学理念,秉持“守正、砺节、奉公、拥和”的竹香精神,追求教育幸福、家庭幸福,赢得家长、社会的普遍赞誉。学校围绕“幸福特教”办学理念,着力构建“教师课程+家长课程+学生课程”的多维课程体系。家长课程以“惠欣家长学校”和“幸福讲堂”为载体,以国学、中医、教育为课程主要内容,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良好家风建设,提升家庭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闵行区启智学校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对中重度智障学生实施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的培智学校。2005年,担任普校中层干部的石筱菁被任命为启智学校的校长。17年来,她扎根培智教育,坚持"心中有爱、眼中有光、手中有法",不断增强培智教育自信,积极探索培智教育多元育人路径,带领学校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别化的教育康复支持,把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闵行启智学校已成为全国一流特殊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由温州市聋哑学校(1946年创办)、永嘉县聋哑学校(1990年创办)、温州市新码道学校(1991年转制为培智教育)、温州市盲人学校(1997年创办)合并而成,是一所十五年制(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公立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3,(4):F0004-F0004
苏州市金阊培智学校自1985年创办以来,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现代化为核心,以创全心一流特殊教育为目标,在“学会补偿、学会生活、学会服务”的办学宗旨指引下,为保障智障儿童享有平等优质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变化、融合教育的倡导实施、原有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培智学校的改革势在必行。以北京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的研究方法对该校与社区互动的原因、历史、具体举措、效果及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文化氛围、学校管理、课程方面培智学校都有其与社区互动的机制。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特点有:“双赢”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基础、“利益共同体”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表现形式、“改革发展”是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动力。要更好地促进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不仅需要协调学校内学科课程与社区课程的冲突、突破学校改革和质量发展的瓶颈,更需要处理好学校、社区、家庭、政府在培智学校与社区互动中的支持服务关系。  相似文献   

6.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事关培智学生学什么、培智学校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从我国培智学校课程的沿革来看,学生残疾程度加重、智力残疾人士生活质态低下导致生活化课程理念成为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核心”。生活化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中应该注意避免“唯生活化”和“低标准化”倾向,引领学生走向“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培智学校的招生对象以招收中、重度智障学生为主.随着教育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出台,在新课标背景下,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堂从原先的沉闷、模式化,填鸭式的教学状态中释放出来,智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情境教学”“同伴合作”“在做中学”等学习方式层出不穷,教学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然而,如何切实提高培智生活数学课堂的实效性成为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以《第几》一课的教学为例,略谈培智学校低年级高效生活数学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南昌市培智学校创办于1985年,是江西省第一所专门为智障孩子提供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先进,师资队伍精良,教育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江苏省培智教育年会日前在昆山召开,此次年会主题为“培智学校艺术课程的实践研究”,来自全省80多所特教学校的200余名校长、教师代表参加了年会。昆山市爱心学校、苏州市金阊培智学校等在会上介绍了开展校本化培智艺术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培智学校课程改革与社会适应目标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回顾智力落后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适应目标在智力落后教育与培智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社会适应目标进行了详细回顾与分析;以社会适应能力为切入口,对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思考。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要“以生活质量为导向”;既注意课程的统合,又要注意课程的分层;要向“学校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发展;同时,注重“均衡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苏教育研究》2012,(8):F0004-F0004
扬中聋哑学校创建于1988年,2001年正式更名为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办学功能由聋教育转向培智教育。学校先后被授予“镇江市平安校园”、“镇江市信息化先进学校”、“镇江市绿色学校”、“镇江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培智学校学生受认知能力和言语能力的限制,常常以情绪的外部表现作为交际工具,用问题行为宣告对环境的不适应是他们惯用的手法。培智学校学生对学校的适应面临重重困难。本文为培养培智学校学生的学校适应能力,以微行动为立足点,从微环境打造,“长”积极情绪;微活动循环,“长”行为规范;微契机指引,“长”适应能力三个维度进行实践研究,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补偿缺陷,真正让学生在无“微”不至的教育引导下以微见长。这一研究对促进培智学校学生适应学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审慎地观察一下培智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我们深为基层学校教师的热情所感动,同时也发现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本试就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种类型加以简要分析,并由此提出有关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一些看法,与培智教育的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海燕 《教师》2023,(24):60-62
“1+3+N”模式是笔者作为培智班级班主任在特殊教育班级管理六年的经验总结。“1”是指以代币制机制为多主线贯穿整个班级管理,激励培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是指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同教育;“N”是指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多门课程教学达成教育目标。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笔者所教的培智班级学生开展劳动主题教育的现状加以分析,探索基于“1+3+N”模式的班级劳动主题教育实施过程与方法,其实践探索结果可供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参考。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宣武区培智中心学校针对培智教育的办学实际,以“科学实践领航,特教文化育人”为目标,以校本研究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途径,基于问题,实践引领,务实行动研究,取得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智障孩子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具备怎样的能力,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培智学校课程设置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这一方案彰显着“让生活走进培智教育,让教育改变学生生活”的理念和精神。新的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原则、课程内容等方面给培智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培智学校开设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课程的原由 2007年2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阶段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指出要坚持“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由学校因地制宜,针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考虑到其障碍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特殊教育》2023,(7):I0001-I0001
浙江省象山县培智学校创办于2011年9月,是一所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15年一贯制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功能教室齐全,是浙江省首批特殊教育标准化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9856平方米,绿化面积6700平方米,总投资32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9.
熊琪 《文教资料》2011,(28):112-113
培智学校的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校长在培智学校文化建设中所担任的角色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认识和发挥校长的作用和力量,促进培智学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特殊教育》2023,(3):I0004-I0004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2013年,是我国北疆的一所全日制培智学校。学校组建了自治区第一支送教上门团队。2017年8月,学校承办了全国义务教育送教上门专题现场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导,普特学校校长、教学骨干,高校专家等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学习、借鉴学校的送教经验和模式。郭勇校长及团队多次受全国各地教育部门邀请开讲座、做培训。郭勇校长被同仁们誉为“草原雄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