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邰爽秋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著名教育家。他的民生本位教育思想与活动有力推崇与践行教育应从发展人民生计出发、改进人民生活、推动社会生产进步的理念。特殊教育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得以萌发与发展。邰爽秋将其教育思想投射到特殊教育领域,针对其对象界定、班级组织、课程设置、师资管理、经费管理等诸多办学因素都做出完整、明确的指导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为了实现教育救国,解决中国民众因缺乏教育而愚昧落后的问题,平民教育、民众教育广泛兴起,晏阳初和邰爽秋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以民为本的特点,对当时乃至后来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渊源、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及教育实践的比较研究,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他们的教育主张,受益于他们的教育智慧,这将对完善我国当前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邰爽秋不仅有着丰富的教育理论成果,而且在教育实验与实践方面独树一帜,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着鲜明的"尚实"特征,强调教育事业要面向本土实践,基于实际情况,始于亲力实干。这种"尚实之道"背后,又进一步体现出邰爽秋教育思想的本土意识、社会情怀、科学精神、效率观念与行动取向。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初,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和邰爽秋并称为"中国教育界四大怪杰"。其中,陶行知和邰爽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朋友关系,而且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过,都深受杜威教育学说的影响。陶行知和邰爽秋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众立场"和"建设精神",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及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思想既有相通性,也有差异性。陶行知在南京办晓庄师范实验"生活教育",邰爽秋在上海西郊实验"民生教育",他们的实践探索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通过对两位教育思想的渊源、性质、目的、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及教育实践的比较,可以更加清晰的把握他们的教育思想的脉络和精神内涵,以便于吸纳他们的教育智慧,为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面临衰败的危机,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自己的乡村教育思想。晏阳初和邰爽秋就是其中的代表,二人分别提出了平民教育和民生本位教育,这两大教育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两种教育思想存在许多异同之处,但对当今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解决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育思想是教育发展史的灵魂。民国时期,教育流派众多,教育思潮此起彼伏。其中,"民生"颇受关注,并由此产生了"民生教育"的概念。加之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不同学者对"民生教育"有不同的解读,并最终促使中国民生教育学会的成立,创办了刊物,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从而使"民生教育"逐渐演变为一种思潮。  相似文献   

8.
9.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接受的无意识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等特征,这就使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消除受教育者的接受障碍;形式丰富多彩,给受教育者提供接受动力;内容客观可信,加快受教育者的接受进程;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强化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政治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0.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目标和过程的隐蔽性、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教育接受的无意识性、教育过程的长期性等特征,这就使它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消除受教育者的接受障碍;形式丰富多彩,给受教育者提供接受动力;内容客观可信,加快受教育者的接受进程;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强化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政治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1.
一邰爽秋(1896—1976年),字石农,江苏省东台县人。1923~1927年公派留学美国,先后获芝加哥大学教育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先后在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教育系任教授。1976年12月24日病逝于北京。邰爽秋一生著述甚丰。著、编著、选编三十八种,主编三种大型论文索引,合译三本专著,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1935年由上海教育编译馆出版、邰爽秋编著的《教育经费问题》。选入了  相似文献   

12.
王芳 《时代教育》2008,(3):213-214
陈鹤琴不是专门研究特殊教育的教育家,却对我国近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我国第一个将心理学应用于特殊儿童教育,并且首先在中国提出对聋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教育家.重视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注重对国外先进经验的辩证借鉴、利用多门学科成果来研究特殊教育等都是其特殊教育思想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个别教育计划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这一伟大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特殊教育中,只有对特殊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才是提高他们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试论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的特殊教育大部分是将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单独建校,这种“隔离式管理”的优点是便于对有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其不足是不利于实现“让特殊儿童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教育目标,并给一部分特殊儿童今后回归社会带来困难.就我国教育现状来说,近期我们的特殊教育还不可能完全采用例如西方国家那样的把“所有的学生应该归属于普通班的学生”的教育理念.但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在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重视与探讨学生的社会融合教育问题.只有做好特殊学生的社会融合教育,特殊教育才能展现出其真实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该文章旨在论述构建和谐社会和特殊教育之问的相互关系.分别从发展特殊教育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特殊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以及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开展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奥林匹克教育和特殊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奥林匹克教育能促进特殊教育对象的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技能,能健全特殊儿童的心理,能更方便、更贴近特殊教育对象.而且国际奥委会和中国国家奥委会重视特殊教育,所以,应在特殊教育中加强奥林匹克教育.  相似文献   

18.
周洁 《文教资料》2010,(5):145-147
特殊教育指用特殊的方法、设备、措施对特殊对象实施的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特殊教育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指出了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以期为特教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邰爽秋先生(一八九六——一九七六),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之一,江苏东台人。他出生于一个农村塾师家庭,一九一三年起,先后接受中等、高等师范教育。一九二三年公费留学美国,一九二七年一月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致力探索中国教育的普及问题。那时,陶行知在南京办晓庄师范实验“生活教育”,邰爽秋在上海西郊实验“民生教育”,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实验“乡村教育”,晏阳初在河北定县实验“平民教育”,他们各树一帜,走出书斋,深入农  相似文献   

20.
特殊教育的全人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特殊儿童全人教育观强调共性与个性,完整与动态,障碍与潜能,阶段性与系统性全生涯发展的整合.全人教育观将引发我们对特殊儿童身心健康,正常化生活,成功和挫折适度的教育以及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能力的培养,超越障碍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